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

时间:2022-10-14 11:47:58 课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

  《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选自s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12课。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思路及关键处处理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关于课题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文章语言朴素真切,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二)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呢?依据教材特点、学情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所作的三维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夜上海论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的无私、伟大

夜上海论坛  3、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

夜上海论坛  (三)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关注,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夜上海论坛  1、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抓细节之美,品言语之情,

  悟人生之道。

  2、紧扣新课标的阅读训练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话为主线。

  (二)学法:

夜上海论坛  1、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运用“剖析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艺术,因此,我的教学过程预设为五个环节。(课件)

  (一)课外引读,激情导入

  教师先简介史铁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欢树》中怀念母亲的句子:

  (幻灯片《合欢树》片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介绍作者的同时也介绍作者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让学生对史铁生的作品有一个初步印象。再从这一段话引伸到本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爱”。

  通过第一遍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讨论对母亲的初步印象,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抓住文章中心“母爱”。

夜上海论坛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母爱的伟大。

夜上海论坛  在这篇文章中,“好好儿活”出现了两次,体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体现的是子女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念,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本文的社会意义所在。所以,我抓住“好好儿活”这句话,层层深入进行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

夜上海论坛  1、理解两次看花,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

  这一层次重点探讨妈妈说的“咱娘儿俩儿好好儿活”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母亲为什么几次三番要带儿子去看花?适时出示课件,介绍作者资料,帮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同时指导学生体会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的含义,从而体会母爱。

夜上海论坛  2、指导阅读赏菊部分,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

夜上海论坛  先指导学生读书,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母亲非要儿子去看菊花的用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再读这句话。最后,通过赏析作者作品和交流查阅的作者近期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俩儿要好好活”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3、升华感情色彩,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夜上海论坛  回过头来再看课题,让学生思考《秋天的怀念》中怀念的究竟是什么?跳出文本,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好好儿活”的社会意义,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夜上海论坛  (四)总结全文,回扣中心,拓展思考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准备通过“谈感受,送名言,悟母爱”三个环节来进行。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送给学生泰戈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次,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这本身就是奇迹。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2

  一、文常

  《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夜上海论坛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作者与背景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原籍河北涿(zhu)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二、字词

  残疾 焦躁不安 憎恨(zng) 暴怒无常 砸碎 墙壁 沉寂

夜上海论坛  瘫痪(tn huàn) 侍弄(shì) 捶打 整宿(xu) 翻来覆去

夜上海论坛  唰唰啦啦 憔悴(qiáo cuì) 央求 神色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夜上海论坛  豌豆 仿膳 踩扁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创伤(chung)

  词语解释:

夜上海论坛  1、瘫痪(t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夜上海论坛  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夜上海论坛  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

  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5、絮絮叨叨(xùxùdod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问题巩固

  (一)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解析: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夜上海论坛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夜上海论坛  解析: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解析:“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夜上海论坛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解析:仅仅因为“我”勉强(qing)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二)“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夜上海论坛  解析:“我”的暴怒无常,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天的归雁,还是甜美的歌声,或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其本质是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解析:第2自然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第5自然段“我没想到她已经炳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我”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夜上海论坛  (四)找出第1段中的叠用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叠用词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夜上海论坛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夜上海论坛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夜上海论坛  解析:两个“悄悄地”,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眼边)“红红地”,含蓄地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我”更为痛苦,又无可诉说;“去走走”极为口语化,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掩饰不住高度紧张的期待心情,因为对这样的提议,“我”是不容易响应的;“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朴实而真切,万千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中。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讲义】相关文章:

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11-25

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05-04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有感04-06

课文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04-03

人教版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课文12-17

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03-17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03-28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12-21

七年级语文《秋天怀念》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