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

时间:2024-05-10 21:14:56 金磊 一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社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的课文,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由陶岚琴朗读(部编版的课文录音朗读者改为陈亮、梓君、左小群)。曾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

  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夜上海论坛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夜上海论坛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夜上海论坛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夜上海论坛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夜上海论坛  1、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

夜上海论坛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夜上海论坛  三、整体欣赏故事情节。

夜上海论坛  四、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夜上海论坛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用图表示。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螃蟹妈妈、乌龟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夜上海论坛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夜上海论坛  五、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夜上海论坛  六、活动延伸

夜上海论坛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部分孩子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

  1.学习观察画面中小蝌蚪的变化及周围背景的变化,想像故事的情节,并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的内容,并用想像填补画面空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感受探究小蝌蚪生命过程的乐趣。

  在语言教学中设计的提问一般比较多,不同的提问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扩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提问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语言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让他们不再去关注别人的发言。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已有水平的了解上对教案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升问题的有效性。

夜上海论坛  在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案先有感情地讲完故事后,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先后提出了下列问题: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后,我认为:这些问题太过于表面化,完全是让幼儿在回忆故事的内容,没有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只要把故事的内容的记住就能回答出问题,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我觉得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夜上海论坛  1.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呢?

  2.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不像呢?

  3.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层层深入,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逐步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是几个问题的综合,在问题的答案中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

  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在兴致勃勃中结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最后我的活动小结,让幼儿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我只是告诉幼儿它们是益虫,去保护它们,我应该搜集一些图片资料,让幼儿能更形象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去保护它们,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同步练习题

  一、同学们,这是一篇没有注上拼音的课文,请你认真地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并做好生字卡片。

  二、通过朗读,你认识了多少个生字?把你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夜上海论坛  灰( )阿()顶()披()裳()蹲()

夜上海论坛  迎( ) 追()姨()鼓()鲤()游()

夜上海论坛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通过留心观察,认识不少字了吧?把他们写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多又正确。

夜上海论坛  四、课文一共有6幅插图,请你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再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的。

  五、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划下来,小青蛙又是什么样子的?用“~”划下来。

  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请写下来。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2-02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7-21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朗读07-18

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课文09-13

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课文11-22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课文《小蝌蚪找妈妈》08-19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07-30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品0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3-31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