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一年级迎新年春节手抄报资料

发布时间:2017-12-31  编辑:cgf 手机版

   春节歌谣谚语,独特的风俗民情

  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留意当地的一些俗语和歌谣,就能感受到这些风俗民情的一番味道。

  晚辈给长辈拜年讨红包,这一春节习俗在大江南北大同小异。在福州,有儿歌唱道:“拜年拜年,要橘要钱”。“橘”在福州方言里与“吉”谐音,“要橘要钱”也就是“大吉大利,红包拿来”之意。在莆田,有谚语说:“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这恰好反映出,当地人正月初一吃面不喝汤的风俗。

  “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首流行于闽南农村的歌谣唱出的是当地名为“过火群”的除夕习俗。除夕时分,闽南农村家家户户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男人们则依辈分跳过火焰,边跳边念。“过火群”的习俗寓意烧掉旧岁邪气,迎来大吉大利的新年。

  在厦门,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正月初三这一天无客登门,晚起无妨。厦门的这一习俗相传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厦门官兵因过年而疏于守备,倭寇乘机攻城,厦门军民奋起抗敌,激战两天三夜,倭寇败退,但厦门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遗体,顾不上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厦门人把这一天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当地特有习俗。

10424G161-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描写春节的诗句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夜上海论坛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夜上海论坛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夜上海论坛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夜上海论坛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夜上海论坛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夜上海论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夜上海论坛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夜上海论坛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夜上海论坛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夜上海论坛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夜上海论坛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夜上海论坛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夜上海论坛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夜上海论坛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夜上海论坛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夜上海论坛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夜上海论坛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夜上海论坛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2016迎新年小学生手抄报

2.

3.一年级辞旧迎新春节手抄报资料

4.一年级猴年新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5.2016年小学生关于新春迎新年手抄报资料

6.2016迎新年手抄报内容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