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鉴赏及译文

时间:2021-01-10 11:52:57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陶渊明《悲从弟仲德》鉴赏及译文

  《悲从弟仲德》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鉴赏及译文

  魏晋:陶渊明

夜上海论坛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夜上海论坛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夜上海论坛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悲从弟仲德》译文

夜上海论坛  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飘零。

  问我如今为谁悲?所怀之人在幽冥。

  按礼成服为堂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门前执手话别时,谁料你会先凋殒。

夜上海论坛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哀伤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夜上海论坛  夫妻灵位置空馆,早晚寂寞无哭声。

夜上海论坛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夜上海论坛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形。

夜上海论坛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泪沾襟。

  《悲从弟仲德》注释

  从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敬德:一作“仲德”。按陶渊明另一位从弟名“敬远”,当以“敬德”为可信。其生平事迹不详。

夜上海论坛  衔哀:心怀哀痛。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衔,含。过:访,探望。这里有凭吊之意。旧宅:指柴桑敬德的旧居。

  悲泪:悲伤的眼泪。应(yìng):随着。零:落下。

  借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怀人:所怀念的人。九冥(míng):犹“九泉”,指阴间。

夜上海论坛  礼服:指五服亲疏关系。古代按血统的亲疏关系,把服丧的'礼服分为五个等级,叫五服。群:众。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同生: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执手:握手告别。《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郑玄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

夜上海论坛  何意:哪里料到。《后汉书·申屠蟠传》:“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尔:你。倾:指死。

夜上海论坛  在数:谓由于天数。数,指自然的定数。一作“毁”。竟不免:终不免于死。不,一作“未”。

夜上海论坛  为山:指建立功业。《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kuì):盛土的筐子。

  沈:同“沉”。哀疚(jiù):悲痛。多指居丧。疚,内心痛苦。

夜上海论坛  二胤(yìn):两个孩子。胤:子嗣,后代。

  双位:夫妻灵位,指仲德与其妻之灵位。位,一作“泣”。委:置。

夜上海论坛  朝夕: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经·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夜上海论坛  流尘:指灰尘。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流尘飘荡魂安归。”集:聚,落满。虚坐:空座。坐,通“座”。晋潘岳《寡妇赋》:“奉虚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廓孤立兮顾影,块独言兮听响。”

  宿草:隔年的草。《礼记·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后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旅:寄生。一作“依”。前庭:正屋前的庭院。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阶除;台阶。汉蔡邕《伤故栗赋》:“树遐方之嘉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旷:空缺,荒废。游迹:行走的踪迹。指敬德而言。

  独:唯有。余情:遗留下来的情意。

  翳(yì)然:隐晦的样子,即暗暗地。乘化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逝去。化,造化。晋陶潜《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夜上海论坛  终天:终古,永久。谓如天之久远无穷。晋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形:指形体。

  迟迟:这里形容不忍离去而行走迟缓的样子。《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焉,有思心则声迟迟然。”

夜上海论坛  恻恻:悲痛;凄凉。汉扬雄《太玄·翕》:“翕缴恻恻。”范望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恻恻也。恻,痛也。”襟盈:满怀。襟:襟怀。盈:满。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悲从弟仲德》创作背景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

  《悲从弟仲德》赏析

  陶渊明全家回到上京里后,感到物迁人非,非常恻怆,他凭吊了从弟敬德的旧宅,寡奶遗孑,虚坐生尘,更触动悲怀。

  尽管陶渊明深知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死不能复活,仍为从弟功业未成一篑而悲叹,为从弟在“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他的时候辞世而感伤。从弟的旧宅如今已物是人非,只剩下他和妻子落满灰尘的灵位和庭园荒草以及园林馀情了,陶渊明不禁步履沉重迟缓,眼泪沾满衣襟。

  礼服制度决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金钱财富决定人与人的感情距离。陶渊明对失去从弟会如此悲痛,反映了他不受礼法制度和世俗偏见的约束,将情感置于礼法和世俗之上,从容于礼法和世俗之外。全诗体现了陶渊明情感至上和逍遥自佚的性格特征。

  这首诗写得较长,分五层委婉道来,有的句子似不甚精思,如“悲泪应心零”、“何意尔先倾”,殊不知悲之至而不择语,随口道来,更能体现其任真。陶渊明虽然淡泊,然对于亲友,正是一位十分重感情的人。

夜上海论坛【陶渊明《悲从弟仲德》鉴赏及译文】相关文章: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译文及鉴赏01-18

《将仲子》诗经鉴赏及译文参考11-24

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译文及鉴赏05-17

《伤仲永》原文译文鉴赏09-23

纳兰性德《长相思》译文及鉴赏答案04-21

查德卿《柳营曲·江上》译文及鉴赏04-17

纳兰性德《浣溪沙·姜女祠》译文及鉴赏05-17

纳兰性德《清平乐·风鬟雨鬓》鉴赏及译文04-20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译文及鉴赏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