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及鉴赏

时间:2022-12-30 09:29:38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及鉴赏

夜上海论坛  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严郑公宅同咏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如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夜上海论坛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前言】

夜上海论坛  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注释】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夜上海论坛  ②箨(tuò):笋壳。含箨(tuò),包有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书帙(zhì),书套

夜上海论坛  ④翦(jiǎn):同剪

  【翻译】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是变的清凉。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鉴赏】

  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贯诗风有异。“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竹的颜色绿得逼人眼,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

夜上海论坛  “色侵书帙晚”,描绘竹子的形象,描写的是竹影,“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竹林之密,竹之高,竹之浓,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竹的颜色绿得逼人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隐过酒樽凉”,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夜上海论坛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颈联继续从视觉和嗅觉来感触竹。

夜上海论坛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人们只有真心爱竹、护竹,不去“剪伐”,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夜上海论坛  本诗是一首应答之作,自然少不了对主人的一番赞颂,以竹盛赞了严郑公高洁的情操,杜甫虽然长严武十四岁,严武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作者后半身长期依赖严武接济,出语自然更加谦恭。不过本诗在艺术价值上也是值得称道的。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值得认真品味。

  创作背景

夜上海论坛  这是广德二年(764年)秋天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与《严郑公阶下新松》作于同时,当时杜甫在严武的节度使府中任职,杜甫希望严武培植自己,因而作此诗。

  文学赏析

  全诗落笔于眼前所见之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严郑公的宅院里大约生长着一丛绿意葱茏的新竹,初生的竹竿半截子还包裹在笋壳之中,青翠柔嫩的竹梢刚刚探出院墙。正因为它们是新生的,便呈现出特别旺盛的生命力,一旦破土而出,就顽强地向上生长,努力挣脱出笋壳的束缚。一“绿”字,信手拈来,率尔自然,看似乎实无奇,却统领笼盖全篇,播散着清新宜人的莹莹氛围,显露着幼竹的勃勃生机。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竹丛苍郁之色漫过窗棂投映在书堆上,令人疑是薄暮将临;一阵竹影飘向酒杯,使杯里的酒也带上几分凉意。诗人借“书帙晚”和“酒樽凉”两个错觉,从侧面敷设烘托出了竹色的青葱和竹荫沁人心睥的凉爽。

夜上海论坛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颈联写竹的美好姿质:天雨涤去了沾在竹上的尘垢,使它更显挺秀姣好;温煦的微风吹拂着竹林,传送出淡淡的幽香。“娟娟净”和“细细香”本是翠竹的天然风采,而“雨洗”、“风吹”,使其更显佳妙。诗人在笔墨之外还含蕴着这样的意思:竹子的茁壮生长有赖于惠风甘雨的沐浴,这是它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条件。

夜上海论坛  前六句描摹直接呈现于眼前的景象,末两句从实在之境宕开去,诗人希望这喜人的幼竹不要被无端“剪伐”而得以繁茂生长。那样的话,现在还只是“半含箨”、“才出墙”的新竹,便能变成参天修竹,可以拂拭天际流云了。这首诗或多或少包含了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慨。当然,重要的在于,诗中“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的呼吁和预见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应该予以保护扶持,而不要让它受到戕害摧残。

  作者以动驭静,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写竹,选择了不同生长期的特征,显现出不同环境中竹的风韵。而且结合作者生活来写,更能表现一个“爱”字。这首咏竹诗,“新梢”二字乃全诗诗眼,杜甫所咏之竹乃新竹、幼竹,恰如新到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供职的杜甫本人,此竹不仅可以为“书峡”添色,为“酒蹲”增凉,而且体“净”身“香”,正是杜甫借咏竹寓自己才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严武栽培,最终“拂云”见日。

  作者简介

  杜甫(721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天宝五年(746年)至长安,困居近十年。曾授官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等。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时,官参谋、检工部员外郎。由于长期流离颠沛,饱尝战乱辛酸,因而杜甫的诗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即使是一些写景咏物的诗篇,也往往寄寓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沉郁顿挫聋,而又风格多二样。有《杜工部集》。

夜上海论坛【《严郑公宅同咏竹》译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严郑公宅同咏竹》古诗赏析04-01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译文及鉴赏01-14

《谒荆公不遇》鉴赏及译文注释01-23

咏竹02-23

胡令能《咏绣障》原文译文及鉴赏09-27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鉴赏及译文参考12-16

王建《题所赁宅牡丹花》译文及鉴赏12-18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鉴赏及译文参考12-15

宋词《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译文及鉴赏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