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归田赋》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3-09-28 10:52:28 王娟 辞赋精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归田赋》原文及译文

  《归田赋》作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于河间相任上乞骸骨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田赋》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归田赋

  两汉: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夜上海论坛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

夜上海论坛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夜上海论坛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鉴赏

夜上海论坛  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风貌,既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寓对官场龌龊的厌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历来深受人们爱赏。《归田赋》作为迄今最成功的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使赋这种文学形式得以继续活跃发展。从此以后,特别是经魏晋到唐宋,虽几经演化,但无论是散韵、骚韵、俳体、文体,有成就的作家大多循此路径抒情述志、咏物叙事,丰富了文苑。

  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也是从《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的。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词句短小、内涵量大的优点,于文辞之外又平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显干瘪。同时,《归田赋》所选用的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炼、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内涵丰富的史实,并赋之以新意。

夜上海论坛  此外,《归田赋》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而“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总之,《归田赋》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它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归田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创作背景

  《归田赋》是张衡在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即去世前一年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当时张衡任河间相,向朝廷自请退职。他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无法等到社会清明之时,又没有报国之路,因而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远远离开污浊的社会和世间的杂务,以归隐田园的实际行动表示对黑暗政治的诀绝与抗争。

  名家点评

夜上海论坛  马积高《赋史》:张衡赋写得很精美的,只有《归田赋》一篇……此赋在内容上亦无特别深刻之处,不过有感于世路艰难,欲自外荣辱、隐居着书而已。

夜上海论坛  伊赛夫等《中国历代赋选》:赋一开头,便直抒胸臆,用“河清未期”“天道微昧”等语表露对混乱时世和黑暗朝政的不满,用“感蔡子”“追渔父”等语表露自己不得志的苦闷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然后,用清新质朴的语言,描述归田后的种种乐趣……虽仍带有赋的铺排性质,但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恬静高雅生活的向往,有着浓烈的抒情色彩,简洁明畅,全脱汉代大赋虚夸堆砌的窠臼,令人耳目一新。它对赋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此后直抒胸臆的小赋不断出现。到魏晋则获得进一步发展。

  后世影响

夜上海论坛  马积高《赋史》指出:《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此之前只片段的描写,如《庄子》中的某些段落;它既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又是现存的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这三点对以后赋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第一点则对以后诗文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归田赋》所开创出来的境界,在赋史上是极其值得重视的。它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无论从张衡的全部创作看,还是从汉赋的发展过程看,《归田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之后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三国两晋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以至具有同样特点的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相继问世,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开辟了一块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归田赋》给后代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在构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归田赋》的启示,只不过写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个性化和文学色彩。

  作者简介

  张衡(78—139),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人。曾在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后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即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首次解释月食的成因。着有天文着作《灵宪》,又有诗赋,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

【《归田赋》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归田赋》译文及注释03-29

西汉张衡《归田赋》注释译文04-22

《归田赋》原文及解析11-01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04-02

《双调水仙子归兴》元曲原文及译文09-23

《孤雁·几行归塞尽》古诗原文及译文赏析08-22

《岁暮》原文及译文11-09

《氓》的原文及译文03-15

刻舟求剑原文及译文07-11

《过秦论》原文及译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