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秋声赋》的文言知识解读

时间:2021-08-12 20:36:01 辞赋精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秋声赋》的文言知识解读

  导语: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

《秋声赋》的'文言知识解读

  【 原文:】

夜上海论坛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 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夜上海论坛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文言知识:

  通假字

  1.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夜上海论坛   2. 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古今异义

夜上海论坛   1.如赴敌之兵(兵 古:军队 今:士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 古:自然 今:天)

夜上海论坛   3.金铁皆鸣(金铁 古:兵器 今:金属名)

  4.其色惨淡(惨淡 古:黯然无色今:多形容“萧条”和“费心苦力”)

夜上海论坛   5.有动于中(中 古:内心 今:方位名词)

夜上海论坛   6.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 古:点点白发 今: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7. 物过盛而当杀(杀 古:衰败 今:结束人或动物的生命)

夜上海论坛   8.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古:清朗明秀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一词多义

  1.既

  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夜上海论坛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2.金

  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

夜上海论坛   于行用金(五行之一)

夜上海论坛   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

  3.及

夜上海论坛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

  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词类活用

夜上海论坛   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砭人肌骨(砭,名词作动词,刺)

夜上海论坛   3.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春、秋,名词作状语,在春天,在秋天)

夜上海论坛   4.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

  5.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百事感其心 (感,使动,使....感慨)

  7. 万物劳其形 (劳,使动,使....劳累)

  特殊句式

  (1) 1.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

夜上海论坛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2)判断句:此何声也?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夜上海论坛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3)定语后置句: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4)状语后置句:有动于中

夜上海论坛【《秋声赋》的文言知识解读】相关文章:

《秋声赋》的全文知识解读03-27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03-21

《秋声赋》教学参考知识04-03

《秋声赋》文言文常识汇集03-03

《秋声赋》的赏析06-15

《秋声赋》赏析03-03

《秋声赋》译文03-01

秋声赋是谁的作品?04-12

《秋声赋》同步习题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