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历史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5 12:44:13 成语 我要投稿

历史成语故事(精选)

夜上海论坛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成语故事 ,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成语故事(精选)

历史成语故事 1

夜上海论坛  [释义]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夜上海论坛  [语出]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夜上海论坛  [正音] 成;不能读作“chènɡ”。

夜上海论坛  [辨形] 成;不能写作“称”。

夜上海论坛  [近义] 急公好义 助人为乐

  [反义] 成人之恶 掠人之美

夜上海论坛  [用法] 含褒义;用来指赞助别人做成好事或实现其愿望。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你既然不想出差上海;何不~;推荐小王去;他家在上海。

  [英译] help sb。’s to fulfill his wish

  历史典故:

  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

夜上海论坛  万历元年冬,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孙穆王便让自己的宠姬贾氏在帘后弹唱,贾氏唱的是谢榛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孙穆王见谢榛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贾氏出来拜见,贾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榛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谢榛十分高兴,起来说:“夫人所唱的,不过是在下粗浅之作。我当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

  次日,谢榛即奉上新词十四首,贾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世称孙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风度;但也反映了古时女子的卑贱,被当作礼品送来送去。

历史成语故事 2

  1、图穷匕见

  【释义】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夜上海论坛  【语出】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夜上海论坛  【人物】荆轲(卫国人,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按照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就打开了,拿出地图,双手把它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地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2、纸上谈兵

夜上海论坛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3、负荆请罪

夜上海论坛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夜上海论坛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4、卧薪尝胆

夜上海论坛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践(大禹子孙,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绍兴人)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历史成语故事 3

  无所适从

  北朝时期,齐国的魏兰根,相貌奇伟,卓有见识,学富五车。魏兰根的母亲去世后,要葬在常山郡境内。当地有一个董卓的祠庙,祠堂周围长了一片柏树。魏兰根开诚布公地说:“董卓活着时是奸臣,他的祠堂不该保存下来。”就命人把柏树全部砍伐干净,给他母亲做了棺材。别人推心置腹地劝他这样恐怕会不吉利,但魏兰根却置之不理。

夜上海论坛  有一年,秦陇一带闹饥荒,可官府却丝毫不肯减轻税赋,结果发生农民起义。朝廷命令行台萧宝夤带兵讨伐起义军占据的宛川,当时任岐州刺史的魏兰根,也跟随萧宝夤的'部队齐心协力共同作战。起义军很快失败了,宛川城被攻陷,官军抓获了大批俘虏。萧宝夤从中挑选了10名美女,赏给魏兰根做婢妾。魏兰根很不赞成,他开诚相见地说:“宛川县地处偏远,地头蛇势力很强,皇室的恩威则比较薄弱,因此老百姓才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因此才误人歧途,卷入了叛乱行动。如今朝廷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百姓饥寒,朝廷应该给他们送衣送粮,关心感化他们,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才对,怎么还可以把他们发配为奴仆呢?”于是他把这些女子全部遣返家乡。

历史成语故事 4

  一、历史故事成语

夜上海论坛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马革裹尸 赤膊上阵 乌合之众 四面楚歌用兵如神

夜上海论坛  有勇无谋 全民皆兵 声东击西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夜上海论坛  围魏救赵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 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 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夜上海论坛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 运畴帷幄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打草惊蛇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决胜千里 声东击西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纸上谈兵 合纵连横 老马识途 霸王别姬破釜沉舟 步步为营

夜上海论坛  余勇可贾 枪林弹雨 硝烟弥漫 刀光剑影 金戈铁马炮火连天 血肉横飞

  胡服骑射 邯郸学步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草木皆兵打草惊蛇

  用兵如神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腹背受敌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五十步笑百步

  二、历史故事成语及主人公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夜上海论坛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夜上海论坛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夜上海论坛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夜上海论坛  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夜上海论坛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夜上海论坛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夜上海论坛  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

夜上海论坛  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历史成语故事 5

  自惭形秽

夜上海论坛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俊朗,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jiè)母子前来投靠王济。卫玠是晋朝时最有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中说卫玠“风神秀逸、身体羸弱”,这正合魏晋女子喜欢的标准——病态之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显得我真是太难看了!(原文是:‘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夜上海论坛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又带着卫玠四处游玩。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轰动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玠除外貌漂亮以外,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笑着说:“看来,你们王家三个儿子也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好似明珠在侧,朗然照人。”就是说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后来,人们就用“自惭形秽”来形容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感到惭愧。惭,惭愧;形秽,相貌丑陋。

历史成语故事 6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夜上海论坛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夜上海论坛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夜上海论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成语故事 7

夜上海论坛  【成语】: 方寸已乱

  【拼音】: fāng cùn yǐ luàn

  【解释】: 心已经乱了。

  【成语故事】:

夜上海论坛  东汉末年,刘备因兵败暂时投靠荆州刘表。他听说徐庶很有谋略,便请来做自己的谋士。不久,曹操进攻荆州,刘表病死,刘备向南败走。这时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为了营救母亲,不得不向刘备辞别,去见曹操。临行前,他指着自己的`心胸说,本来想和将军共同努力,建立霸业,只是因为老母亲被抓,方寸乱矣(心里乱得很),所以只好告辞了。徐庶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方寸:指心。这个成语指心绪已经慌乱。

历史成语故事 8

夜上海论坛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德广播四海。周武王经常派使臣出使边远地区,许多小国慑于武王的威名,先后派人到镐京向他称臣纳贡。

  当时来自西方的一个使臣进贡了一条犬,叫做獒,獒体形庞大,威猛善斗,与周朝的犬大不相同,看到武王还会蹲下去行礼。武王很喜欢它,重赏了使者,以后天天喂养这条犬,简直爱不释手。

  这件事被太保召公看见了,他觉得事情虽小,但是不可忽视。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文中说:“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其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君王是不会轻视侮慢官员的,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替他竭心尽忠了;轻视侮慢百姓,人民就不会拥戴他……如果沉迷于女色,就败坏了高尚的德行;迷恋于自己所喜爱的.物品,就会丧失进取的方向。

  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的劝告是对的,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

历史成语故事 9

  秋毫无犯(岑彭)

  [释义] 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

夜上海论坛  [语出]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刘邦)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辨形] 毫;不能写作“豪”。

  [近义] 鸡犬不惊 道不拾遗

  [反义] 胡作非为 无恶不作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夜上海论坛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子弟兵纪律严明;~;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援。

  (2)解放军一路上~;深得人心。

历史成语故事 10

  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合、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历史成语故事 11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实力与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与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与宝马,他会答应借道。”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采纳了荀息计策。

夜上海论坛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与虢国是唇齿相依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与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队伍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夜上海论坛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历史成语故事 12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历史成语故事 13

  约法三章(刘邦)

  [释义]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语出]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正音] 约;不能读作“yāo”。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宾语。

  [例句]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成语故事]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中。

夜上海论坛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像西路和北路出发。

夜上海论坛  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 —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

夜上海论坛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历史成语故事 14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夜上海论坛  成语“奋不顾身”,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历史成语故事 15

  功成不居

  春秋时期,老子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假如失去了对立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用下面这些话,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恶了。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对立形成,长和短对比出现,高和低互相存在,音和声对立和谐,前和后不能分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圣人用无为来处事,用不言来教导,任凭万事生长变化,不去管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图报答,事业成功了但不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他赫赫有名的'功绩永不失掉! 中国历史五年级成语故事6

  咄咄怪事

  晋成帝时期,殷浩曾任过征西将军庚亮的参军。在晋康帝时,接受建武将军之封,任扬州刺史,后又任中军将军,统管扬州、徐州等五个州的军事,在官场上也可谓光彩夺目。可是由于当时晋朝统治集团上层闹分裂,将领之间勾心斗角、加上北征后秦失利,最终还是被撒了职,并流放到信安(现浙江衢县)。虽说对于被贬黜(chù)一事殷浩从未向人抱怨过,可人们总能看到他沉默寡言,老是伸出一个指头,对空画字。这引起了人们好奇心,有好事者悄悄跟在他后边,细细琢磨他画的字,时间长了,后来终于弄清楚,那是“咄咄怪事”四字。这时,人们恍然大悟,他对自己被撤职和流放,是深怀不满的。只不过作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他不能开诚布公地道出自己的冤屈,也无处倾诉这种冤屈,所以只能整天对空画字以泄怨愤。

【历史成语故事 】相关文章:

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1-23

历史成语故事11-07

历史成语故事06-07

历史经典成语故事大全08-23

经典历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11-19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08-18

(荐)历史成语故事05-13

关于历史典故成语故事11-04

历史成语故事15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