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时间:2024-06-08 16:31:33 赛赛 高考 我要投稿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夜上海论坛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避免不了的要写作文吧?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作文素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高考语文作文故事

  安静沉着

  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俩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意思的画。

夜上海论坛  一人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好像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映在水面,也看得清清楚楚。

  另一人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根小枝,枝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但那只小鸟正在窝里睡觉。

夜上海论坛  这个画家是真正能了解安静的真义,前面一个所画的湖面,不过是一池死水罢了。我们要做一个在瀑布声中亦能高卧酣睡的小鸟,不为环境而冲动——胜利不骄傲,失败不灰心;光明时不自满,黑暗时不痛苦;处境顺适时不忘痛苦,处境痛苦时不妨治然自得;在高位做事不要骄,在下层工作不要怨;顺水顺风称心如意时,不要以为一切都顺利了;不如意时,也不要以为一切都失望。这就是修养。

  食不甘味

  战国后期,有齐、秦、楚、燕、韩、魏七国,其中七雄之一的秦国是最为强大,它经常侵犯其他国家有一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见楚威王,要挟说:“ 如果楚国不服从秦国,秦国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闻听大怒,下令把秦国使者驱逐出境。但楚威王又因实力不足而焦虑不安,如果强秦发兵入侵该如何办呢?恰在这时说客苏秦(曾任赵国相国、武安侯)前来拜他劝楚威王与赵、魏等国联合起来抗秦。楚威王一听,十分高兴,说:“非常感谢你的妙计,我正为这件事‘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呢,现在就按你的计策去做。”

  【释读】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或身体不好,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摩肩接踵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释读】摩:摩擦。踵:脚后跟。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秃头论证”

  哲学上有“秃头论证”的理论,它含有这样的问题: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

夜上海论坛  成为秃头的界限是头发一万根?一百根?十根?一根?一根也没有?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头发还剩下一百根,十根时,人们早已毫不迟疑地公认其为秃头了。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当你惊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巳走到了反面。

夜上海论坛  我们的环境变化也是如此。森林正在减少,能在旷野见到零星的树木却再也见不到森林的情景即将发生;动物正在消亡,能在动物园中见到狮虎豹象却再也见不到野兽的情景悄然来临;空气、水质正在恶化,臭氧层空洞正在扩大……

  石场与科斯定理

  有一个经营石场的商人,他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一年利润有几百万。这个商人在石场周围又买了一大片地,一直闲置着。

  他买这么大片的空地干什么?是浪费吗?是得不偿失还是市场失灵?不是。石场主人把石场周围的土地都买下来,是为了阻止房地产开发商在石场周围盖楼房。因为一旦盖好楼房住宅,住户就势必会联合起来投诉石场的爆破声扰民,石场的生意就永无宁日了。有鉴于此,石场主人就赶紧把周围的空地买下来,避免了以后的纠葛。

夜上海论坛  石场主人显然不知道谁是科斯,但他的聪明作法,是与科斯定理相符的,就是说,资源会落到能创造最高价值的用途上。石场旁边的土地,最高价值的用途就是空置。若这片土地用来盖房子的价值超过石场的收入,房地产开发商是会倒过来买下石场的。

  励志名言

  1.幸福不在万物之中,它存在于看待万物的自身态度之中。如果你接受幸福的态度不正确,即使置身于幸福的环境中,你也会离幸福越来越于遥远。——本杰明·富兰克林

夜上海论坛  2.健康的躯体是灵魂的客厅,而病体则是监狱。有的人年轻时拼命用健康去换取金钱,年老时却又期望用金钱买回健康,这是做不到的。——阿尔伯特·哈伯德

夜上海论坛  3.由于热切地想要躲避过错,我们却常常更易陷入荒谬。——贺拉斯

  4.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5.幸福生长在我们自己的火炉边,而不能从别人的花园中采得。——杰罗尔德

  6.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爱因斯坦

夜上海论坛  7.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标准。——列宁

  8.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9.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10.真正的学者知道怎样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歌德

  11.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夜上海论坛  12.节食比绝食更难。饮食适量需要头脑清醒,而滴水不进只需死硬的意志。——荪多·麦克纳波

夜上海论坛  13.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高尔基

  14.教育的第一目的是做人,而不是学识。——欧尼斯特·乔普生·萨顿

夜上海论坛  15.你知道的很多,但如果你不善于把你的知识用于你的需要,那就没有什么用处。——彼得·杜拉克

  古诗

夜上海论坛  1、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勤学

  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3、劝学

  朱熹

夜上海论坛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夜上海论坛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劝学

  孟郊

夜上海论坛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夜上海论坛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名人故事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辛弃疾忧国忧民

夜上海论坛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夜上海论坛  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当时,两人因为平时的一些误会,积怨很深,感情很不好。平时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

  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

  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心,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李光弼产生了更大的误会,心想郭子仪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了。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找到郭子仪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夜上海论坛  郭子仪听后,很是诧异,忙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夜上海论坛  李光弼见郭子仪心胸如此坦荡,便带队请战。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夜上海论坛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着功绩。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11-05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10篇)11-05

高考素材语文作文15篇11-07

高考素材语文作文(15篇)11-07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4篇11-08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4篇)11-08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集合10篇)11-05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合集10篇)11-05

高考素材语文作文(集锦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