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

时间:2021-03-30 16:26:14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郑和远航》教学案例(两篇)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1】

  教学目标: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两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夜上海论坛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4、尝试着复述课文。(练习3“诵读与积累”有相关词语训练复述)

  教学基本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读课文,感悟远航

夜上海论坛   (一)规模宏大的远航

  (二)友好交往的远航

  (三)充满凶险的远航

  三、郑和远航的意义

  1、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2、拓展

  四、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节选)

夜上海论坛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郑和远航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部分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生:课文第七节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师:读一读这节,看写了郑和远航的几点意义?(生读课文思考)

  生: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师:对,这是第一点意义。

  生: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师:不简单,你说出了两点。

夜上海论坛   生: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夜上海论坛   师:(点头示意让学生坐下)郑和远航有四点意义,每一点都能用一个词语去概括。比如说第一点,我可以用“达到顶峰”概括。(板书)其余3点你能不能也用四个字的小标题写出来,在书上标一下(动作示意)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三名同学每人写一点意义)

  生:(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写)2顽强拼搏 3开阔眼界 4促进交流

  师:这些词语概括得可以吗?

夜上海论坛   生:可以。

  师:还可以用上哪些词?

  其他:探索精神 顽强拼搏

  师生:(师指黑板)说第3点概括地很好。

  生:第四点促进交往,还可以概括为文化交流。

  师:可以(点头表示)

夜上海论坛   生: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积极,为了更好的体会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再把这节读一读。

夜上海论坛   (生自由读第7节)

  师: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确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画,用不同的符号作标注。

夜上海论坛   师:你画了哪些句子?

  生: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师:1405到1433多少年?(28年)时间真长!

  生:这次远航,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夜上海论坛   师:你读书很细致!是的,这节主要写的是写航海时间长、范围广。

夜上海论坛   生: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夜上海论坛   师:“人山人海”那场面?(声音拉长)

  生:多雄伟、多壮观!

夜上海论坛   生: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士兵,共两万七千多人。

  师:两万七千多人,人真多。从这能看出规模大。

  生: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车又叫“宝船”,也能看出规模大。

  师:你的眼力真好。

  生;每艘宝船长150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此处,把数据与我们身边的实物做比较,更有震撼力!

  师:“十多层楼房那么高”,你知道这样的船有多少只吗?( 62艘)

  生: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师:“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多么壮观。

夜上海论坛   师:课文1到3节是写郑和远航规模大的。读时要把咱刚才画的句子特别突出出来。读得好的同学,老师给配上音乐。

  (生自由练读1至3节)

  师:(认真观察读的情况)相机指名读书。用上这样的话语:恩,某某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来,你给大家读读。

  生:声请并茂地读。

  师:郑和的船队起航了,路上能一帆风顺吗?(不能)课文哪部分写了他们战风斗浪的?

夜上海论坛   生:第五节写了这部分内容。

  师:找得真准!让我们去读读这里,置身于这凶险的环境中去。

  (学生自由读)

  师:好,拿出笔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夜上海论坛   (生全神贯注地划)

  师:在你划的句子旁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夜上海论坛   师: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狂风呼啸着……撕裂”这一句。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我想郑和不愧为主帅,尽管海风呼啸着,浊浪排空,他还是不顾生命危险去指挥船队,一次次化险为夷。

  师:你对他的评价太好了,不愧为主帅。

  师:齐读这句“狂风——撕裂”(生齐读)你还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面对如此险境——化险为夷”郑和面对危险能沉着指挥船队前进,真了不起!

  略

夜上海论坛   师:同学们体会得这么深,那能不能用我们充满激情的声音,把你们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生:能(响亮地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然而……当了俘虏”

  (生有感情地读,师也跟着读)?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旁边伴读。

  战风斗浪,惊心动魄,友好交往,其乐融融,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节。

夜上海论坛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现在拿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过:古城、爪哇岛、杜板、新村、满者伯夷、苏门达腊岛,等小

  国

夜上海论坛   生:郑和远航比哥伦布早87年,比双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师:郑和了不起,太伟大了!

  生:宝船中的巨无霸有138米长,56米宽,载重量为2500吨,排水量达3100吨,大型宝船仅舵杆长11米,舵叶达6米高。

夜上海论坛   师:不愧称它们是“宝船”。

夜上海论坛   生:我还知道郑和的船队,在白天使用旗语,到夜晚以灯火为号。

夜上海论坛   ……

  师: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这么多的知识,不简单!

  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你一定喜欢。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几位西方航海家也为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搜集他的有关资料,仿照书上的写法,也创作一篇小短文,好不好?

  生:好。

  附:板书

  郑和远航

夜上海论坛   1.达到顶峰 2. 顽强探索

  3 .开阔眼界 4. 促进交往

夜上海论坛   (教师示范板书,学生板书为主)

  课后反思:

夜上海论坛   在《二泉映月》中,我就尝试着用新词来组织课文的教学,景观、音乐两方面的内容由这些词语进行组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堂课我依旧按照这样的思路,用学习新词来理清了文章的条理。这样,既很好的落实了词语的教学,又巧妙地结合了课文的初探,一举两得,效果不错。看来,新词教学中很有玄机,值得好好研究。二是练笔的设计。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对郑和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最后小短文的写作中,锻炼了他们对课文语言的再造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验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我认为还是比较合适的。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学生读题后,都能提出了“郑和远航,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容易的,就马上解决掉。选择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作为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提倡,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到结束课程时为学生设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体验,让学生的练习更有指向性。

  《郑和远航
》教学案例【2】

  案例描述

  师: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你领略了哪些名人的什么风采?是通过什么方法感受到的?

  生:海伦凯勒在盲、聋、哑的不幸中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会了读盲文,学会了说话,考上了大学,我领略了她发愤图强、百折不挠的学者风采。

夜上海论坛   生:海伦凯勒大学毕业后,她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我领略到了她无私奉献的`天使风采。

  生:我领略了阿炳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家风采。

夜上海论坛   生:我领略了阿炳执着追求的音乐家的风采。

夜上海论坛   生:我是通过品读正面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感受到他们的风采的。

夜上海论坛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篇课文,领略一位航海家独特的风采。(板书课题)请大家运用“品读正面描写人物的词句,感受人物风采”的方法批注阅读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学生批注阅读8分钟后)

夜上海论坛   生:我从描写郑和外貌、动作的词语“身材魁梧、健步、双手抱拳、高举、大声喊”,感受到了郑和威武自信的风采。

  师:请你读出他的威武自信来。

  (此生朗读、其他学生挑战朗读)

夜上海论坛   生:我从郑和的语言“启航!”,我想他可能在想:我一定要完成此次远航任务,不辜负大家的厚望。我领略到了他的豪情壮志。我能读出这种豪情壮志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夜上海论坛   生:我从“友好交往”片段中,郑和的动作“先递交、并赠送”领略到他的亲切友好。

夜上海论坛   生:同样的词语,我领会到他的谦逊有礼。

夜上海论坛   生:我领会到他的和善友好。

夜上海论坛   生:我从“战胜凶险”片段中,“镇定自若、指挥、化险为夷”感受到郑和临危不惧、胆识过人的风采。

夜上海论坛   生:我也从这一部分感受到他勇敢智慧的风采。

夜上海论坛   生:我还从“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士兵严阵以待” “迅速包围”可见他知己知彼,心中早有对付海盗的计谋,我感受到他机智勇敢的风采。

  师:同学们感悟的都很好。课文中除了这些正面描写郑和的词句,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写了其它内容,这与表现郑和风采有关系吗?请大家先把目光聚焦在“扬帆起航”一、二自然段,默读思考。

  (2分钟后)

  生:我从“皇帝派遣、35岁、第一次出使”推想他一定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

  师:有道理。

  生:从“两百多艘。148米……”这一连串的数字感受到了船很多,场面雄伟壮观。

  生:也是这一连串的数字,我感受到当时船队规模宏大

  生:从“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也能感受到船队规模宏大

夜上海论坛   生:从“最先进的仪器”感受到船队的装备很精良。

  生:从“战船、粮船、水船”“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护船的兵士”可看出准备很充分。

  师:大家的感悟都很出色。但这与表现人物风采有联系吗?

  生:应该有。

  师:那是怎样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生:这样一支船队,明朝皇帝却派35岁的郑和率领,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很出色的人。

夜上海论坛   生:他一定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

夜上海论坛   师:的确,出行场面如此壮观、规模如此宏大的船队,需要的一定是一个才能卓越的领航者。(板书:才能卓越 领航者)同学们,像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样,没有一个字写到郑和,我们却能从中推想到郑和才能卓越的领航者风采,这种表现人物形象的的手法叫“侧面烘托”。

夜上海论坛   (学生批注在书页旁)

  师:接下来大家就通过“品读侧面描写的词句,去感受人物风采”,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夜上海论坛   ……

  案例反思

  “读书不得法等于没读”“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让阅读深入孩子的心灵”。着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作为语文教师,我该给孩子们一根什么样的拐杖,才能扶着他们真正走进书中的世界?我的教学思路是:以教法渗透学法为指导思想,以改进学习方法为突破口,以学会学习、培养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促教,以教导学。

  如以上的教学片段,体现两条线索:一、品读正面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词句,感受人物风采(这是前两课学到的方法,课上放手,重在迁移学法)。二、品读侧面烘托、反面衬托的词句,推想人物风采(这是与前两课不同的,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课上教师应点拨指导)。课上,我先组织学生运用“品读正面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词句,感受人物风采”的学习方法自学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段落,

  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相关词句,初步感受到郑和的威武自信、和善友好、机智勇敢。

夜上海论坛   对于文中侧面烘托、反面衬托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品读感悟 “扬帆启航”的其他两个自然,让学生在感悟到场面的雄伟壮观、规模宏大的基础上,我及时抛出“本段未提郑和一个字,这与表现郑和风采有怎样的联系?我引导学生推想:出行场面如此壮观,规模如此宏大的船队,需要一个怎样的领航者呢?学生茅塞顿开,感受到了郑和才能卓越的领航者风采。接着放手让学生学习“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段,习得学习方法:品读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领略人物风采;品读侧面烘托、反面衬托的词句,推想人物风采。学会正面刻画、反面衬托、侧面烘托、有详有略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这样的阅读,重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像“减肥”一样,减去了“讲解、提问”的浮肿,留给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空间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学习热情也高了,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夜上海论坛【《郑和远航》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04-01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范文04-28

《郑和远航》语文教学反思01-13

郑和远航语文老师教学反思02-05

《郑和远航》课文教学反思03-14

郑和远航下西洋04-22

苏教版五下《郑和远航》教学实录03-30

《郑和远航》优秀教学设计两篇04-02

《郑和远航》语文教后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