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时间:2024-04-08 14:15:12 泽彪 九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1

  (师生问好后)

  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夜上海论坛  师:看着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着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静候30秒)好的,下面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说,这个结尾是文章的高潮,比如你们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都是语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好,我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里,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从全文的构思来讲,是插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莲花所以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两个字也是术语。好,开始动作。

  (静候近两分钟)

夜上海论坛  师:好,咱们来尝试一下。

  (一学生举手起立)

夜上海论坛  师:好,谢谢!

夜上海论坛  生1:8、9两段,触景生情

夜上海论坛  师:前面是景,后面是情,行,谢谢你!

  生2:我认为最后一段,升华了主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

夜上海论坛  师:继续说,中心是什么?

  生2:本文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

夜上海论坛  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升华。升华的含义是什么?

  生2: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

夜上海论坛  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做升华。概括得很好,谢谢你!

夜上海论坛  生3:第4节,写白莲谢了,衬托出红莲开得非常旺。

夜上海论坛  师:烘托的作用,很好。白莲谢了,出现了描写的主体,就是红莲。

  生4:最后一段,是对本文的总结,是以物寓人,借物抒情。对红莲的描写来烘托母爱,抒发情感。

夜上海论坛  师:好,借物抒情。

夜上海论坛  生5:大家看第6节,有一个省略号,它可以使我们展开联想。

  师:这个省略号让我来体会的话,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慷慨,她看见荷叶倾侧下来,为红莲挡住了大雨。那么你用了什么术语啊?

  生5:是展开联想。

夜上海论坛  师:或者是让我们发挥想象。谢谢。

夜上海论坛  生6:第4节一段话——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为后文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埋下伏笔。

夜上海论坛  师!这儿还用了一个术语——“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白描,一笔就勾勒出了红莲的形象。

  生7: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用了反问。

  师:念一下。

夜上海论坛  (生念。)

夜上海论坛  师:解释一下术语。

  生7:反问。

  师: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还有呢?心中的雨点来了——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夜上海论坛  生7:比喻。

  生8:大家看第3节——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写了三蒂莲,又写了三姐妹,用了比喻。

  师:这里是以花喻人,那么后面全部是以花喻人。发现得很好。谢谢。

夜上海论坛  生9:第一小节虽然很短。但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还可用一个术语,人家一开始就写莲花——哎,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尾照应,卒章显志了。

  生10:第4节,写了白莲,也写了红莲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莲更有生机,为下文蓄势。

夜上海论坛  师:她用了一个术语,很高雅——蓄势。这两个字怎么写?哎,对了。所谓蓄势就是前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满满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了,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服务。行,谢谢你!咱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

  以物喻人写物抒情

  融情于景一线串珠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巧妙穿插生动照应

  师解释“一线串珠”:就是线索。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呢?很明显,红莲就是线索,它贯串全文;如果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

夜上海论坛  老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去想,这么去看。

  好,我们继续,学用一下“课文集美”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屏幕显示要求——

  从课文的4-7段里选句子,组合起来,放在下面两段话的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注意,用温婉的语调。

  (学生齐读。)

夜上海论坛  师:刚才朗读的弱点在于速度,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快是读不出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我们把最后两段再体会一下,注意速度。

  (范读)

  师强调:很抒情,很轻柔。

夜上海论坛  (学生齐读。)

  师:下一个动作,拿起笔勾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

  (师巡视,慢慢地,认真地看学生的`勾画。估计发现了问题——)

  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正一下:第一,以红莲为主积累句子,白莲的都不需要;第二,作适当的调整,句子之间尽量联系紧密。 (静候半分钟左右。)

  师:好,你来读一下自己的创作。

  生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展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响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夜上海论坛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我觉得很满意,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的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谢谢你!谁再来——嗯,两位同学的思路差不多,比老师选的要好。好在观照到了心情的描写,老师就没有。你们看——

  (屏幕显示,少了心理描写的几句。学生齐读。)

夜上海论坛  这么长的文章变成这么短了,这就是“课文集美”,这种方法,你们平时其实用得很多,平时读书的摘抄就是这种方法。

夜上海论坛  最后我们实践一下“妙点揣摩”的方法。这是欣赏方法。把我们的视点集中在最后一段话中,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学生静静地思考,约两分钟)

  生1: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最后一句是反问。

  师:嗯,作者修辞手法用得好。她欣赏得也好。

  生2: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在最后两句话中用了反问的手法,语调也非常好。

  生3:我觉得是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师: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博大的母爱,都给写出来了。这句话其实是全文的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妙在思路的安排。

夜上海论坛  生4:这段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

  生5:篇末点题。

夜上海论坛  师: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还表现出句式的美。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请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夜上海论坛  生6: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

夜上海论坛  师:她看出了人称变化的好处。还有?

  生7:在下雨的时候,荷叶保护着红莲,就像母亲保护着“我”一样,作者借用了荷叶来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这是画龙点睛。

  师:她又运用了一个术语——画龙点睛。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

  比喻之美句式之美

  抒情之美点题之美

  升华之美虚实之美)

夜上海论坛  师:最后一个“虚实之美”,我给大家讲析一下。什么是虚?有些事物看不见摸不到,比如说气味,比如说母爱,我们能感受到但看不到。作者用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事,来比喻伟大的母爱,就将母爱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虚实美。

  好,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

  (屏幕显示

  全篇术语点评

  局部课文集美

  细部妙点揣摩)

  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用。谢谢!下课。

  (掌声)

  【听课感言】

  “成功的教学创意的设计,要求之一: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求之二: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提问是预设,答问是生成。”这是余映潮先生在《教学创意十谈》中所讲的。两句话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简”而“丰”。余老师的这堂《荷叶母亲》,便一丝不苟地向我们演绎了他的这种教学创意。

  其简有三,浅见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一简在导人。先熟悉课文,再了解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也仅止于跟本文密切相关的六个字“母爱,自然。童心”。开门见山。一点也不繁华。没有半点煽情的新手段,用到的课件也只是简洁的几段文字,似乎仅仅为着省去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和听课者看得更清晰,如此而已。

  二简在思路。三个环节,凡用心听课者,一下即可梳理出:术语点评——课文集美——妙点揣摩,由全篇到局部再到细部,层层缩小,逐层取舍。最后总结这三种学习方法,收束全课。干干净净,前后呼应,简明而流畅。

夜上海论坛  三简在点拨。老师主导,只有寥寥数语,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讲对的他肯定:学生找到了说不清楚的他补充;学生找不到的他直接告诉。课上多次静静地等候学生旁批关键词,很常态,很从容;没有一丁点儿使出浑身解数大费周章的诱入“陷阱”,很自然,很真实。

  余老师的“简”,妙就妙在好像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其“丰”处处可见——

  “术语点评”之“丰满”。余老师用两个例子引路,便负手而立,任学生默思静想。片刻,学生的灵感纷至沓来,十来个学生踊跃发言,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等,如数家珍,像模像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当然,如果要更深入地解读,单是这一环也可以讨论个一两课时的,毕竟是七年级的学生,其旨仅在让学生多知道一些术语。充分地、感性地认识一下;但是,又绝不放任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例如,学生讲出“升华”这个术语时,余老师首先加以肯定,又不疾不徐追问,什么叫升华?学生很快答出后,他又复述一遍,且更精准,更明晰。再如后面的“蓄势”,首先力求所有的学生会写这两个字,一个一个地来,不厌其烦;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丰满”加工,可谓咬文嚼字,明明白白。

夜上海论坛  “课文集美”之“丰姿”。并未因这一环貌似简单而放任学生,而是先组织诵读,反复地玩味,深入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其间既有训练又有指点兼有范读,读足了火候才让学生慢慢去勾画。发现勾画有了问题后,并未回避,而是立即有针对性地点拨,并气定神闲地静候学生修正。这也是一种“丰”。教师的丰姿,在公开课上难得一见的丰姿!(注:此“丰姿”非女人身材丰满之“丰姿”,而是“丰姿潇洒”之“丰姿”,意同于“风姿”。)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后,余老师的评价也见“丰姿”,“丰”就“丰”在对其创意的评析: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这样的评析其实是将教师自己的理解艺术地化作了学生的理解。最难得的是。自始至终,几乎每次学生答对,余老师都不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这样的评析远非一个廉价简易的“好”字了得,这样的“丰姿”远非一句“绅士”了得!

  “妙点揣摩”之“丰厚”。说老实话,余老师亮出这一环时,曾经窃以为他这样是小题大作: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能有多少妙点?还用得着揣摩?一眼就看透了!要揣摩干嘛不选长一点的文字呢?可事实让我大感意外,亦大为赞叹——前面几个学生讲的,在我看来已经是基本到位了,所欠者,老师总结罢了。孰料,在学生揣摩出“篇末点题”这个妙点时,余老师慢慢加上了四个字,“直抒胸臆”,并由此谈到句式的美,进而提及“呼告”,“人称的变化”,这时有学生顿悟“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可谓渐渐得法。余老师马上止住自己的赏析,追问一句“还有?”于是学生又悟出了“画龙点睛”,直到总结时,还不忘给学生细细讲析什么是“虚实之美”。短短的一段话,在余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深度解读之下,竟有了如此内涵,实在是“丰厚”之至。

夜上海论坛  总结一下余老师的创意:四个字——“简”中求“丰”。教师的“简”,求的是学生的“丰”。一方面,教师的创意简洁明了,另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真正做到了他所推崇的“既可用,又有用。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实实在在让学生学语文,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作积累,少一些花样。”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样的课看起来上得轻松,其实需要教师作更充分的准备。不止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更有对学情的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机智应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让我们且读且思且悟且行吧——愿与诸君共勉!

  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2

  一、引出课题

夜上海论坛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教师出示母鸟哺养小鸟的图片),它描绘了什么场景?是怎样的一幅画?

  生:描写母爱的一幅画。

夜上海论坛  师:关于母爱,你能描述一下吗?你能联想到什么动物、植物都行,听过的、看过的都可以。

夜上海论坛  生1:猪妈妈喂奶,十几只小猪围着抢吃,猪妈妈哺育小猪。

  生2:鼠妈妈为了哺育自己的宝宝,忍着病痛坚持21天哺乳。

夜上海论坛  师:在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写母爱写得很好,是谁呀?

  生:冰心。(出示冰心介绍。)

夜上海论坛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一首很美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整体感知

  师:请翻到125页一起朗读,读后谈谈你读后最初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整齐,现在来谈谈初读感受。

夜上海论坛  生1:母爱是无私的。

  生2:母亲像荷叶一样,勇于牺牲。

  生3:荷叶像母亲一样在风雨来临时帮我们遮挡风雨,让我们安全。

  师:描写中有没有哪一个场景,哪一个具体事物让你印象深刻?

夜上海论坛  生1:雨中的红莲让我印象深刻,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红莲像孩子受到挫折。

夜上海论坛  生2:第7节,荷叶保护红莲让我印象深刻。

夜上海论坛  师:红莲在雨中的场景,莲叶保护红莲的场景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请大家自由朗读4—7节,任选一、二处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点评。

  三、研读品析

夜上海论坛  生:早上和晚上下雨时,第4节和第7节的红莲作对比。

夜上海论坛  师:最后命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齐读第4节白莲凋谢时的语句。(学生齐读。)

夜上海论坛  师:第4节红莲和白莲也有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生:白莲在早上就凋谢了,红莲一开始就有母亲保护,亭亭玉立。

  师:刚开始,作者心情怎么样?

夜上海论坛  生:烦闷。

  师:为什么?

  生:作者不喜欢下雨。

夜上海论坛  师:你喜欢吗?(不喜欢)对,下雨天滴答雨声令人烦闷。看到亭亭玉立的红莲应该心情舒畅些,可为什么作者依旧烦闷?

  生:看到白莲凋谢了,担忧红莲命运也和白莲一样脆弱,也会凋零。

  师:还有吗?

  生:第4节。

  师:菡萏作何义------含苞欲放的荷花。

夜上海论坛  学生齐读第4节,感受白莲已凋谢,红莲仍旧亭亭玉立。

  生1:我找到了第6节,正面描写大荷叶遮挡红莲,写出了母爱的特点,悄然无声息,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

  生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师:作者的心情之前是无法可想,从这里可以推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她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细密的人,是热爱世间万物的人。

  师: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生1:成绩不好,在受挫时妈妈鼓励我,得到安慰。

  生2:丢了东西,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说:没关系。

  生3:做了错事,回到家里不敢说,妈妈安慰我。

  师:还有吗?

  生:第7节,有了母亲的关爱,困难也变得无力了。

夜上海论坛  生(补充):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爱,无私奉献的不能言传的亲情。

  师:文中用了勇敢慈怜形容母爱。

  生:第6节,一切景语皆情语,突出母爱的无私。

  师:还有没有点评。

夜上海论坛  生:第7节,形容雨点的'词语不住、打\说明雨势其实不小,但水珠却流转无力。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师:雨势可能会越来越大,母爱可能会超出生命本身的能力,突破生命极限,力量会越来越大。好,我们来齐读4—7节。(学生齐读。)

夜上海论坛  师:在1—3节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我莲花?又为什么从两缸莲花写起?

  生:有了母爱才十分温暖。

夜上海论坛  师: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那第3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开并蒂莲时,添了三个姊妹。

  生:本文主要写母爱,有寓意把莲叶、红莲比作人。

  师:花瑞人祥,把花喻作人,为下文作铺垫。

  师:下面老师来读课文,大家注意全文谋篇布局,找找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教师配乐范读。)

夜上海论坛  生1:都会顾着自己的儿女,不让孩子受伤。

  生2:可以无私奉献。

夜上海论坛  师:能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表现相似之处吗?

  生:第6节,母亲也一样,为了我们,不惜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

  师:都有什么特点?用无私一词还不够。

夜上海论坛  生1:荷叶像母亲哺育自己的儿女,不让儿女受到伤害,荷叶保护红莲,母亲保护儿女长大成人。

夜上海论坛  生2:勇敢,慈怜。

夜上海论坛  师:荷叶像母亲一样,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生:把伤害比作雨点,把母亲比作荷叶,把儿女比作红莲,谁指的是母亲。

夜上海论坛  (学生齐读。)

夜上海论坛  师:读得不够有感情。(再请一学生读。)

  师:不错。(再请一学生读。)

  生:我先点评,我认为这是感情的高潮,完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生读。)

夜上海论坛  师:情感得到最大激发。(学生齐。)

  四、仿写拓展

  师:运用象征、比喻,在写作上叫借物抒情。在文章末段,冰心抒发了自己的深情,同学们也一定有话要说。请大家拿出笔,仿照末段,表达你对母亲的爱。

夜上海论坛  (学生仿写并交流。)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母亲。

  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 3

  一、导入课题

夜上海论坛  1.请一位同学简介冰心。

  2.教师PPT补充,重点介绍了冰心一名的来历,并全班背诵了王昌龄的诗。

  二、预习导航

夜上海论坛  师PPT出示字词:

  并蒂应了花瑞梗莲蓬菡萏徘徊欹斜心绪

夜上海论坛  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朗读要求

  PPT出示朗读指导。

夜上海论坛  一读正确。

  浏览全文,看准字型,读准字音。

夜上海论坛  二读流利。

  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语句连贯。

夜上海论坛  三读出感情。

  把握感情基调,随感情起伏语速有变化,注意停顿、声音快慢、重音等。

  四、整体感知

  齐读全文。

夜上海论坛  师PPT出示题目:

  1.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夜上海论坛  2.作者的情绪伴随红莲经历怎么样的'变化。

  3.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找出主旨句。

  五、品析课文

夜上海论坛  师:请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

夜上海论坛  提示:首先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夜上海论坛  生:郁闷。

  师:读的时候缓慢点,听后请同学评价。

  生:不熟练。

  师:对。

  生:句子与句子的停顿不恰当。

  生:惋惜、高兴要读出感情。

  师:课外朗读加强。

夜上海论坛  师指名朗读第五段。

  生:句与句之间有疙瘩。

  师:有读漏字。

夜上海论坛  生:感情与这段还是有区别。

  师指名朗读第六段。

夜上海论坛  师:太好了。

夜上海论坛  生:最后一句很好。

  重点品位主旨句(最后一句)。

  师:语言很美,齐读一次。

夜上海论坛  师:有哪些写作值得我们借鉴呢?

夜上海论坛  生:借物喻人。

  生:插叙拟人。

  生:修辞的运用。

  生:通过描写天气,表达自己的心情。

夜上海论坛  师:文章的结构如何?

  生:前后呼应。

  师总结写作手法:1.托物言志2.前后呼应。

  六、拓展延伸

  1.联系到《游子吟》。

夜上海论坛  2.这篇散文借具体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夜上海论坛  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

夜上海论坛【九年级下册《荷叶母亲》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荷叶母亲》说课稿06-30

语文荷叶母亲教学反思04-22

《荷叶·母亲》诗歌散文09-11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28

语文荷叶母亲教学反思(精选12篇)10-18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反思(精选6篇)08-09

荷叶09-28

初中课文《荷叶母亲》教学反思(通用13篇)04-28

一年级下册语文《荷叶圆圆》说课稿06-19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叶圆圆》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