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时间:2024-06-26 18:36:57 赛赛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1

  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

  厚厚的那一侧是已逝的时光,由于有些日子上记着一些人的地址和电话,以及偶来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来的厚度还厚,仿佛说明着已去的岁月的沉重。它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砖头,压在青春的心头,使青春慌张而疼痛。

夜上海论坛  发明台历的人大约是个年轻人,岁月于他来讲是漫长的,所以他让日子在成方形的铁托架上左右翻动,不吝惜时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对时光,当一年万事大吉时,他会轻轻松松把那一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因为日子还多得是呢。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看着那一摞摞用过的台历,也许会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沧桑感。

  于是想到了撕日历。

  小的时候,我家总是挂着一个日历牌,我妈妈叫它“阳历牌”,我们称它“月份牌”。那是个硬纸板裁成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图画,下面是挂日历的地方。那时候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撕日历。早晨一睁开眼,我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脚踩着枕头去撕钉在炕头被架子一侧的月份牌,凡是黑体字的日子就随手丢在地上,因为这样的日子要去上学,而到了红色字体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着它回到被窝,亲切地看着它,觉得上面的每一个字母都漂亮可爱,甚至觉得纸叶泛出一股不同寻常的香气。于是就可以赖着被窝不起来,反正上课的钟在这一天成了哑巴,可以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有时候父亲就进来对炕上的人喊:“凉了凉了,起来了!”“凉了”不是指他,是指他做的早饭。反正灶坑里有火,凉了再热,于是仍然将头缩进被窝,那张星期日的.日历也跟了进来。父亲是狡猾的,他这时恶作剧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进睡房,狗冲着我的被窝就摇头摆尾地扑来,两只前爪搭在炕沿,温情十足地呜呜叫着,我只好起来了。

  有会过日子的人家不撕台历,用一根橡皮筋勒住月份牌,将逝去的日子一一塞进去,高高吊起来,年终时拿下来就能派上用场。有时女人们用它给小孩子擦屁股,有时候老爷爷用它们来卷黄烟。可我们家因为我那双不安分的手,日子一个也没留下来,统统飞走了。每当白雪把院子和园田装点得一派银光闪闪的时候,月份牌上的日子就薄了,一年就要过去了,心中想着明年会长高一些,辫子会更长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码又会大上一码,便有由衷的快乐。新日子被整整齐齐地装订上去后,嫦娥仍然在日复一日地奔月,那硬纸牌是轻易不舍得换的。

  长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兴趣去撕它了。我在哈尔滨生活的这几年才算像模像样过起了日子,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日历,让它由一侧到另一侧。当两侧厚薄几乎相等时,哈尔滨会进入最热的一段日子。年终时我将用过的台历用线绳串起,然后放到抽屉里保存起来。当我串起今年的台历、将明年散发着墨香气的日子摆在铁皮架上时,我会在上面简要抒写一些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虑。如果能把幼时已撕去的日历一一拾回,也许已故的父亲就会复活,他又会放进一条狗进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许我老家那个已经荒芜的院落又会变得绿意盈门。但日子永远都是:过去了的就成为回忆。

  16.文章在展开对“撕日历”的回忆之前,为什么要先写眼前的台历?(4分)

  17.本文多次细节描写十分传神,请列举两处加以评析。(6分)

  18.作者在第③段写年轻人“会轻轻松松地把那一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在第⑦段写“年终时我将用过的台历用线绳串起,然后放到抽屉里保存起来”。为什么“年轻人”和“我”对旧台历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7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夜上海论坛  A.全文以日历为线索,从撕日历到翻台历,从一个侧面写出了“我”从小到大,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轨迹。

  B.文章第⑥段将会过日子的人家“不撕日历”与我们家“日子一个也留不下来,统统飞走了”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明我们家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C.文中有很多口语化的句子,像“父亲”的话“凉了凉了,起来了”等,这类语句通俗易懂,亲切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夜上海论坛  D.撕日历、翻台历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件好玩的事,但作者却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从中生发出岁月不居、人生易老的感慨。

  E.作者行文看似轻松随便,实则沉重感伤,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现实的茫然和无助。

  参考答案:

  16.“台历”是“日历”的延伸,能引发作者相似的联想,从而为下文写“撕日历”作铺垫;(2分)“台历”有日子重叠、易于保存的特点,能让作者感受到岁月的沉重与沧桑,正好与当年带给自己轻松愉快的“日历”形成对比。(2分)

夜上海论坛  17.示例①“早晨一睁开眼,我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脚踩着枕头去撕钉在炕头被架子一侧的月份牌,凡是黑体字的日子就随手丢在地上,因为这样的日子要去上学,而到了红色字体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着它回到被窝,亲切地看着它。”此处将“我”对日历上黑体字的日子和对红色字体的日子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孩童的天真可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②“狗冲着我的被窝就摇头摆尾地扑来,两只前爪搭在炕沿,温情十足地呜呜叫着,我只好起来了。”此处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自然和谐的温馨画面,浓郁的生气息令人神往。(每例3分,举例正确1分,评析精当2分。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

  18.①“年轻人”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感情而虚设的,并非实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泛指。(1分)②作者将“年轻人”与“我”对待旧台历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含蓄地表达了对有些年轻人不懂的珍惜时光的一种善意的批评。(2分)③作者对旧台历的珍惜,既是对温馨岁月和成长经历的回味,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岁月如歌的感慨和惆怅。(2分)④旧台历上写满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通过台历,作者既可以回望过去,让岁月永恒;也可以思考未来,使见解更加深刻。因此,作者对旧台历倍加珍惜。(2分)(探究性问题,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

  19.BE (B项“说明我们家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E项“面对现实的茫然和无助”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夜上海论坛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夜上海论坛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由此,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夜上海论坛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着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更成为文化认同的显着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

  (节选自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它具备一些特殊性。

  B.进入到中古时期以后,传统节日中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逐渐取代了古代社会早期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C.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D.古人根据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的这一最早的时间观念开始分为寒暑两季,后来又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夜上海论坛  A.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在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大都经历了各自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B.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这与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适应自然的过程有关。

  C.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因而保护传统节日,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D.本是汉族节日的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和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上海论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例如“雨水”代表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B.古人以为节气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用巫术、占卜等方式祈求神灵保佑,这体现了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

  C.我们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中华文化就能够形成一体化和多样化格局。

  D.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体会到的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往往不如在异文化环境的时候更明显。

  参考答案:

夜上海论坛  1.【答案】B 【解析】说法不准确。由文章第二段可知,“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并不是选项所说的“逐渐取代”,因此B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扩大范围。D项“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五段“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可知。

  3.【答案】C【解析】C项转述错误,原文是“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 3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夜上海论坛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夜上海论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3、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

夜上海论坛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夜上海论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夜上海论坛  1、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2、“略”。

  3、在这里,梁思成把建筑看成有生命的,甚至是梁思成生命的一部分,是诗的语言,不是一般的叙述和描写了。

  4、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意思对即可)

【高一语文期末考阅读专项训练和答案】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09-17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2-07

语文经典阅读训练09-17

语文阅读训练09-17

李白阅读训练附答案06-15

高一语文下册达标训练试题及答案09-07

七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07-27

一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专项习题02-03

评语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09-09

养竹记阅读训练答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