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离骚》优秀导学案

时间:2022-10-27 17:55:19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离骚》优秀导学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优秀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离骚》优秀导学案(精选10篇)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1.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

  3.分析并感悟作者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情。

  【重点和难点】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法指导】

夜上海论坛  学习本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的丰富内涵,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然后做到正确朗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慢读全文一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查字典正音;然后至少再读两遍,感受朗读的节奏。利用注解和工具书熟悉本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1.读下列加点字,写出注音。

夜上海论坛  A.后裔(yì) 摄提 (shè) 搴阰(pí) 皇舆(yú)

夜上海论坛  B.宿莽 (sù) 骐骥 (jì) 驰骋 (chěng) 孟陬(zhōu)

夜上海论坛  C.庚寅(yín) 昌被(pī) 謇謇(jiǎn) 纯粹(cuì)

夜上海论坛  D.踵武(zhǒng)申椒(jiāo) 蕙茝(chǎi) 险隘(ài)

  2.掌握以下的通假字(明确所通的字及意义)

  (1)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2)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幽僻,荒远)

  (3) 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引导

  (4)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作证)

  3.掌握多义词

夜上海论坛  与 不吾与(等待)

  扈江离与辟芷兮(和)

  忍而不能舍也(舍弃,中止)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住舍)

夜上海论坛  舍 铿尔,舍瑟而作(放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夜上海论坛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夜上海论坛  度 何不改乎此度(法度)

夜上海论坛  皇览揆余初度兮(气度)

  又重之以修能(加上)

  重 乃重修岳阳楼(重新)

  卷我屋上三重茅(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4.熟悉古今异义词(认识其古今词义)

  (1) 彼尧舜之耿介兮(古义:光明正大;今义:正直不阿)

  (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

  (3)夫唯捷径以窘步(古义:快速走偏斜的小路;今义: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

  (4)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5) 恐美人之迟暮(古义: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义:美丽的人。)

  5.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夜上海论坛  (1) 名余曰正则兮 (取名)名词作动词

夜上海论坛  字余曰灵均取 (表字 )名词作动词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在早上,在傍晚。)名词作状语

夜上海论坛  (3) 纫秋兰以为佩 (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动词作名词

  (4)不抚壮而弃秽兮 ( 污秽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

夜上海论坛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美德 )形容词用作名词

  (5 杂申椒与菌桂兮 ( 杂聚)形容词作动词

  (6)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以……为难事)意动用法

  6.特殊句式

夜上海论坛  (1)倒装句(试作还原)

  恐年岁之不吾与 (还原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还原后 )状语后置

  (2)省略句(在适合的地方补出省略了的词)

  指九天以为正兮 (补充完后 指九天以(之)为正兮 )

  纫秋兰以为佩 (补充完后 纫秋兰以(之)为佩 )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夜上海论坛  苗裔( )孟陬( )辟芷( )骐骥( )蕙茝( )申椒( )搴( )阰( )謇謇( )昌被( )扈( )踵( )荃( )

  理解课文大意

  2、重要词语

夜上海论坛  苗裔: 孟陬: 皇览揆余初度兮 辟芷:

夜上海论坛  朝搴阰之木兰兮: 骐骥: 蕙茝: 謇謇: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词类活用

夜上海论坛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3、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洋溢于诗中的澎湃激情了吗?你发现诗歌运用的传承与创新的表现手法了吗?各学习小组交流一下。

  思路点拨:注意体会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并结合屈原的人生经历分析屈原的思想实质。

  探究:《离骚》全诗大致分为十个段落。课文节选的是前三段。

  第一段,作者自叙其世系名字、兴趣爱好、性格品行、才能修养,表明自己有条件成为国家的栋梁,报效祖国。

夜上海论坛  第二段,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品德优异,才能出众。

  第三段叙述作者步入宫廷之后,希望遇到唐尧、虞舜那样的有道明君。事实恰恰相反,他一步入政坛便遇到一批奸诈小人。他担心楚国的江山会毁灭在这批人手里。他的理想和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夜上海论坛  所选的这三节诗歌,与全诗一样,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主,表明自己高洁、端正的品格,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感人至深。特别是诗中体现的作者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者,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思想、遭遇、痛苦、热情以及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夜上海论坛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能说出诗人写香草的用意吗?

夜上海论坛  思路点拨:抓住“辟芷”、“秋兰”两个喻体,从修辞的角度领会屈原的品格。

  探究:这一句表明屈原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屈原用香草来自喻,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行。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用采摘香草比喻加强自身修养,身披鲜花比喻保持高洁。其次用香草鲜花来比喻,就使作品含蓄,富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这些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思路点拨:从“对比”手法的角度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探究:作者以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作者赞颂先古三王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群小人,委婉劝谏怀王莫蹈庸王亡国的覆辙,鲜明充分地表现了诗人“明于治乱”的才能。

夜上海论坛  5、节选部分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

  思路点拨:从抒情方式、表达手法两个角度加以探究。

  探究:课文节选部分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6、 “兮”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语气助词,本身没什么意义。楚辞、汉赋及唐前的诗中常用,就是为了形成音律和谐,类似于现在歌中的‘啦、呀“等。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思路点拨:“兮”字可以用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作用也不一样,从这个角度分析即可。

夜上海论坛  探究:“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夜上海论坛  7、诗人在第一部分自叙身世,对表现诗人的形象有何作用?

  思路点拨:可从出身高贵,显示出其与俗人不同方面来分析作答。

夜上海论坛  探究: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来描述身世,由诗中的“高阳”、“皇考”可见其高贵的家世,而“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则写明诗人诞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高贵的家世,奇特的降生,凸现了人物的超群脱俗。

  8、屈原像一颗流行,滑过历史的天空,留给人们的是一条闪光的轨迹。战国那样的时代,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屈原是否非得要自杀呢?他可不可以到其他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

夜上海论坛  观点一:我认为屈原根本没有必要自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战国时期那么多诸侯国呢,随便去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受到重用。

夜上海论坛  观点二: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战国时期诸侯国虽多,但自己的祖国只有一个,如果一遇到挫折,就跑到其他国家去,那不成了卖国贼了吗?

夜上海论坛  观点三: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试想,那样的楚国还值得屈原为之愚忠吗?况且,那时的诸侯国和现在“祖国”的概念也不一样,离开诸侯国并不能算是卖国。

夜上海论坛  观点四:屈原是否应该自杀,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可以讲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夜上海论坛  从当时时代风尚来看,先秦时代效忠祖国还远没有形成普遍的道德准则,纵横家朝秦暮楚,军事家杀妻求将,人才跨国界自由流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当时均属天经地义。我们知道,孔子也曾周游列国,四处寻求政治地位,以推行其社会主张。不但士大夫这样,普通老百姓更是要选择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乐土”而居。孔子就主张“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4.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夜上海论坛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夜上海论坛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

  1、屈原生平

夜上海论坛  屈原,战国末期 人,杰出的政治家和 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夜上海论坛  他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 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 主义杰作

  2、楚辞

夜上海论坛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 》《天问》, 的《九辨》等。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 ”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学习过程 】

  一、课前自学

夜上海论坛  1、走进新课: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夜上海论坛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夜上海论坛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夜上海论坛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夜上海论坛  我的问题:

  二、课内研讨

夜上海论坛  1、自学反馈

夜上海论坛  (1)注音(A级)

  (参见下文注解)

  (2)文言知识

夜上海论坛  A、通假字

  俪规矩而改错: 亻屯 郁邑余佬傺兮:

夜上海论坛  何方圈之能周兮: 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夜上海论坛  B、一词多义

  余虽好修女夸 以轨羁兮( )

夜上海论坛  虽虽九死其犹未悔( ) 虽体解吾犹未悔( )

  C、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 自前世而固然:

  D、词类活用

夜上海论坛  步余马于兰皋兮: 固前圣之所厚:

夜上海论坛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夜上海论坛  E、特殊句式

夜上海论坛  不吾知其亦已矣: 长余佩之陆离:

夜上海论坛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翻译。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夜上海论坛  D、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语言揣摩

夜上海论坛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

夜上海论坛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评析:

  (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评析:

  3、合作交流:

  问题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问题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4、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三、课外拓展

夜上海论坛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屈原《涉江》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说的?他描写这样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夜上海论坛  3、屈原作品中的一些名句:

夜上海论坛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游》)。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夜上海论坛  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四、课后检测

夜上海论坛  快速完成《同步作业》积累运用题。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3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思想。

  2、理清〈离骚〉的思路,理解节选部分主旨。

  3、了解浪漫主义手法传统的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重点:

  1、理清〈离骚〉的思路,理解节选部分主旨。

夜上海论坛  2、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思想。

  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夜上海论坛  这一单元学习诗歌,是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安排的'。〈诗经〉和<离骚》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源头。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可与日月争辉。

  二、屈原及背景介绍

  忠君爱国诗人

夜上海论坛  希望辅佐明君,致君尧舜,对内制定法令,对外接待宾客。推举有贤能的人,结果触犯贵族的利益,郑袖等人在怀王面前谗言,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最后楚国灭亡,投汨罗江而死。

  所以“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矣。”——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夜上海论坛  三、解题

夜上海论坛  离骚:遭遇忧愁。思考可能些什么?

  忧愁

  节操

夜上海论坛  四、具体分析课文;

夜上海论坛  问题一:忧愁的是什么?

  忧愁(民生之多艰)

  (皇帝昏庸,贤愚不分)

  (小人离间)

夜上海论坛  问题二:面对这样的现实,它是什么样的节操呢?

  节操(宁可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至前世而固然。)以死明志

  (退修吾初服)修身养性

  (民生各有所好兮,吾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与心之可惩)至死不渝

  五、总结屈原:

  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与世同流合污,保持操守,洁身自好的人。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

夜上海论坛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4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

夜上海论坛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核心素养

夜上海论坛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悟屈原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夜上海论坛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屈原。

夜上海论坛  二、写作背景

  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

夜上海论坛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夜上海论坛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夜上海论坛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释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遭遢忧愁。王逸在《离骚经序》中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之忧愁。近代有学者认为,“离骚”即“劳商”之。

夜上海论坛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

夜上海论坛  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怀。

夜上海论坛  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

  六、全文分析

  1.开篇讲述了哪些内容?

夜上海论坛  开篇第一句,屈原自叙与楚王同宗,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叙自己出生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表现出诗人的崇高理想。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哪些品质?

夜上海论坛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发现

  3.第2段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

夜上海论坛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白芷,又连缀秋兰做成佩饰。诗人以“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来象征自己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夜上海论坛  4.第3段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极度苦之情,“长”与“衰”折射出他苍凉苦闷的心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5.面对自身的遭遇,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对此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诗人的忧愁之深。面对如此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诗人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表明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夜上海论坛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痛定思痛,诗人对此前自已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延伫”“步”“止息”等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犹豫、彷徨、苦苦思索、执着追求理想的诗人形象。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诗人重申自己“好修”,“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态度。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而,他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夜上海论坛  8.课文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开篇第一段,感情肃穆,含蕴深邃。诗人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寄寓了父亲莫大的期望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宇,也是在表现他的荨贵不凡和常高的理态。“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赋良吾,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给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夜上海论坛  9.诗中描写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被疏离、贬黜的原国及被疏离、贬黜后的行为。诗人用芳香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贬黜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驾着马车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要坚神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九死无悔。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芳香,更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这些生长在水边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

  10.怎样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夜上海论坛  ①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夜上海论坛  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修明法度(“规矩”“蝇墨”),举贤授能;第二,她关注民生,力主“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坚持理想,义无反顾,卓绝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为什么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偏重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夜上海论坛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用”蕙”“茝””兰”“椒””芰荷”“芙蓉”等香草鲜花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

  作品把现实世界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样就更能突出屈原为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所以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七、中心思想

夜上海论坛  本诗中,诗人自叙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

  八、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夜上海论坛  3.富有节奏感。

  九、补充资料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十、总结全文

夜上海论坛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布置作业

夜上海论坛  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投江,你赞成他这一举动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训练

  作业

夜上海论坛  1.下列对文中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夜上海论坛  A.朕:古代帝王的自称之词

  B.皇考:古人对亡父的尊称

夜上海论坛  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

  D.灵修:在本文中指楚怀王

  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A.謇朝谇而夕替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夜上海论坛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夜上海论坛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夜上海论坛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夜上海论坛  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夜上海论坛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夜上海论坛  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夜上海论坛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等。

夜上海论坛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

  3.答案:C

夜上海论坛  解析:A项,“错”同“措”;B项,“章”同“彰”;D项,“离”同“罹”。

  4.答案:D

  解析:《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5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

  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三.关于学法指导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习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夜上海论坛  3.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四.关于课堂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夜上海论坛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夜上海论坛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习。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夜上海论坛  第一步,鉴赏课文。

夜上海论坛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夜上海论坛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夜上海论坛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夜上海论坛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丽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夜上海论坛  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技能目标

夜上海论坛  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

  3.情感目标

  分析并感悟作者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情。

  走向高考

  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夜上海论坛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夜上海论坛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夜上海论坛  1.关于作者及《离骚》

夜上海论坛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⑴诵读课文

夜上海论坛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夜上海论坛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夜上海论坛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夜上海论坛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夜上海论坛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⑶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夜上海论坛  ①重要词语(投影)

夜上海论坛  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

  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申椒(jiāo)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夜上海论坛  惮(dā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

夜上海论坛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夜上海论坛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夜上海论坛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③同类活用

夜上海论坛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⑷主旨把握

夜上海论坛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

  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⑴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夜上海论坛  ⑵《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夜上海论坛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

夜上海论坛  “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夜上海论坛  ⑶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

夜上海论坛  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⑴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

夜上海论坛  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夜上海论坛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夜上海论坛  ⑵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明确: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夜上海论坛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⑶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夜上海论坛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探究阅读

夜上海论坛  ⑴(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夜上海论坛  ⑵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

  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夜上海论坛  ⑶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请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作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分析并感悟作者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情。学生对虚词及文言句式的把握较难。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7

  【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自主学习与共同探讨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导引:

  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个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二、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楚国三闾大夫,位尊贵显。在矛盾的旋涡中,屈原如果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只要不说话或是少说话就行了。他在遭受楚怀王猜忌的情况下,仍然忠心耿耿,他是爱国者,他的眼睛中只有“国”之命运,不一定有“君”的权威;他实在是因为看到了楚国人民的苦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并不在意楚王爱不爱他。这些是“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的思想在他行为原则中的体现。以楚王为代表的“国”不爱他,并不妨碍他的爱民和爱国……

  三、《离骚》简介:

夜上海论坛  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离骚》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吾”――“灵均”。《离骚》是屈原生平思想最深刻的写照……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东汉班固的《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愁也。”东汉王逸的《离骚经序》说:“离,别也;骚,愁也。”教科书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民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四、布置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将原诗译成现代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五、问题探讨:

  1、概括1--4句诗的大意。

  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夜上海论坛  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

  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为什么要写降生时刻的不平凡?

  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

  4、5-8句写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夜上海论坛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9-12句写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夜上海论坛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13-20句写了什么?

  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夜上海论坛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夜上海论坛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夜上海论坛  *大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六、拓展讨论:

  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为什么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夜上海论坛  注意: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七、补充背诵的名句。

夜上海论坛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8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夜上海论坛  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

夜上海论坛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夜上海论坛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

夜上海论坛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夜上海论坛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夜上海论坛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三)屈原的名句

夜上海论坛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夜上海论坛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夜上海论坛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夜上海论坛  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

  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夜上海论坛  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五)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学习过程

夜上海论坛  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任务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

  针对疑问进行指导。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

  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着叙述自已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

  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

  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夜上海论坛  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夜上海论坛  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

  运用比喻。

夜上海论坛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

夜上海论坛  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

  任务设计:

夜上海论坛  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

  学生探究总结:

夜上海论坛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夜上海论坛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

夜上海论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

夜上海论坛  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③“鸷鸟”比喻君子

夜上海论坛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夜上海论坛  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

夜上海论坛  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

  任务设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

夜上海论坛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

  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

  任务设计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

  ①句式的灵活参差。

  《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③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

  三.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三段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9

  教学目的

夜上海论坛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夜上海论坛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夜上海论坛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诵读法、点拨法。

夜上海论坛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夜上海论坛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夜上海论坛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夜上海论坛  三、研习课文

夜上海论坛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夜上海论坛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夜上海论坛  (4)课堂训练。

夜上海论坛  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 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夜上海论坛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夜上海论坛  (5)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一、检查背诵

夜上海论坛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夜上海论坛  (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赋的写法

夜上海论坛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夜上海论坛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夜上海论坛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离骚》优秀导学案 篇10

  【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知识与技能:疏通诗歌大意,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离骚》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夜上海论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梳理文章脉络,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难点: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一、课前预习

  ㈠知识链接

夜上海论坛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夜上海论坛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作者主要是屈原,其次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夜上海论坛  离骚: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㈡课前自测: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夜上海论坛  修姱、鞿羁、朝谇、蕙纕、揽茝、谣诼、偭规矩、忳郁邑、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方枘、攘诟、兰皋、芰荷、岌岌、杂糅

  二、导入新课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有一个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河流的万古名声;有一个名字,当粽叶的香气飘溢在我们周围的时候,蓦然回首,他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个名字就是——屈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屈原,走进《离骚》,去倾听灵魂的绝唱!

  《离骚》背景参考

夜上海论坛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简介】

夜上海论坛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夜上海论坛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

  【家族】

夜上海论坛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楚武王熊通之子瑕被封在屈地,屈原是他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生平】

  出生

夜上海论坛  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具:'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

  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

  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亦即楚宣王二十八年乙卯,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庚寅。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

  取名

夜上海论坛  屈原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做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夜上海论坛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夜上海论坛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夜上海论坛【《离骚》优秀导学案】相关文章:

《灯光》优秀导学案04-01

《组歌》优秀导学案03-30

《朋党论》优秀导学案08-12

《墨池记》优秀导学案08-12

《人类的“老师”》优秀导学案03-30

《谈生命》优秀导学案03-30

《庐山的云雾》优秀导学案03-30

《枣儿》优秀导学案设计04-06

《旅鼠之谜》优秀导学案04-02

《画风》优秀导学案设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