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社会现象”类的写作素材运用点拨

时间:2024-06-08 03:11:09 艺诗 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现象”类的写作素材运用点拨

夜上海论坛  在学习中,每次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哀声一片?那你一定要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了。很多作文素材其实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现象”类的写作素材运用点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差生蓝印章”,脏了谁的脸?

  近日,媒体披露: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上芬小学个别教师在表现不好的学生脸上盖上印章以示批评。据涉事老师称,该校开展了一项“争优创先”的学生评比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个老师给学生盖有红、蓝两种印章,考虑到印章盖在本子上无法消去,就想盖在身上以示奖惩,特别是督促表现不佳的差生努力表现,争取少得蓝章,多得红章。

夜上海论坛  “孩子表现不好,就在他脸上盖上蓝墨水的印章,这跟古代给犯人脸上刺字有什么区别?”事发之后,有家长向媒体投诉,他们对这一严重伤害孩子心理的做法极为不满。有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上芬小学一名副校长向记者表示,校方此前并不知晓这一情况,经过初步调查,这一情况仅在个别班存在。对此他谨代表校方向孩子们和家长致歉:“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年轻老师的培训,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这名副校长称校方会认真反思此事,让这种“争优创先”活动评比更有意义,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畸形教育思维

夜上海论坛  前段时间,曾有学校给表现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今天又来了“蓝印章”。这些不当行为所折射的畸形教育思维,值得关注与反思。应该说,上芬小学搞“争优创先”评比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以此为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甚至以红蓝两种颜色的印章加以区别,却有“贴标签”式教育和软暴力之嫌。“蓝印章”风波的背后,蕴含着老师如何对待“差生”和学校该不该进行“贴标签”式教育的问题。事实上,“差生”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争议。

  出于难抑的童年天性,出现一些“违纪”的行为,这叫不叫“差生”?由于个性天赋的差异,一些孩子学习成绩落后一些,这算不算“差生”?“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的认知,符合先哲“有教无类”的教育古训,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让孩子们“争优创先”,应当注重正面教育、榜样激励,不能像对待成年人那样搞分类排队,甚至奖优罚劣。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应当委婉提醒、晓之以理,切忌一味指责训斥,或者“记录在案”,甚至在脸上贴“标签”。这会伤害这些孩子的自尊,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触类旁通,切中要害

  作家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小时候音乐老师对她的当众批评让她一辈子不想再唱歌。虽然顺利长大并且成才了的毕淑敏已能明白老师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煳的青烟”。上芬小学那个老师的“罚”字章就是这样的一把“烙铁”,它盖在学生的脸上,却痛在学生的心上,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位老师都不应该当众对学生进行羞辱式的评价和惩罚,更不能靠通过众人眼光的压力来逼迫学生就范。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时刻警惕自己手里的教鞭,有时也是一把灼热的烙铁,一不小心就会给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伤疤。人心不像电脑磁盘,随时可以把记忆删除。一个人年幼时心灵上留下的烙印,真的可能一辈子也抹不掉。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避免对学生的伤害,否则,不管当时有多么大的善意,都不能原谅。

  国民床单

夜上海论坛  不光是桥梁,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向“老物品”致敬似乎已经成为如今这个时代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前不久上海一位网友将一条橘红色、印有牡丹花图案的老式床单照片发布在微博上,很快引来了不少人的疯狂转发,并给其取名为“国民床单”、“床单。上的中国”、 “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床单”。

夜上海论坛  而“结实”、“质量好”、“还是老东西耐用”则成为贯穿整个“国民床单”热议过程中的关键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古稀老桥”被数度热捧、“国民床单”不经意间走红,其中虽然有怀旧的意味,但与其质量过硬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已很难买到或见到一件可以使用多年的产品。钱塘江大桥超期使用25年, “国民床单”30年而不坏,这与今天那些短命物品比较,自然让人感慨万千。

  大桥,不能让我们一味“怀旧”

  杭州钱塘江大桥受追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7月份,建成仅14年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垮塌,就曾引发人们对钱塘江大桥的集体抒怀。这座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桥坚强”的“古稀”老桥,70多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而且一直都在超载——茅以升老先生修建时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但目前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

夜上海论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目前国内很多桥梁工程堪称世界先进水平,但塌桥事件却此起彼伏-2003年3月,广东信宜市的石岗嘴大桥的主体工程刚完工,还未来得及装修就突然坍塌;2007年8月,湖南省凤凰县的沱江大桥突然坍塌,41人死亡;去年7月,福建武夷山公馆斜拉大桥塌落;而就在前不久,哈尔滨市三环路群力高架桥被压塌。

  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当人们对一些长命的旧物品满含怀旧之情时,我们想说的是,现在的“中国制造”缺的不是技术和工艺,而是责任和良心。当年,钱塘江大桥的总工程师罗英就曾对茅以升说: “钱塘江大桥修不好,出了问题,第一个要跳钱塘江的人是你,第二个是我。”而茅以升也真的“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如此,质量焉能不好?同样,对于“国民床单”而言,尽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还不发达,但那个时候的产品就以经久耐用着称。

夜上海论坛  反观当今社会,浮躁代替了责任,功利代替了良心,做事“大干快上”,产品“偷工减料”,常常带给民众深重的灾难。比如有很多公共工程就是因为赶工期导致质量不过关,最终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一言以蔽之,钱塘江大桥并非不可以复制,只要尽职尽责,只要全神贯注,只要没有层层转包,没有缩短工期, “桥坚强”就会遍地开花。事实上,相继走红的“古稀老桥”、“国民床单”既树立了考究质量的典范,也是对当前“粗制滥造”的鞭策。

  设喻新奇,对比鲜明

夜上海论坛  对于桥梁来讲,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老化、脆弱直至坍塌。但是,近些年频频倒塌的大桥,均是建成不久,尚未超过使用寿命就轰然倒下,这让人觉得,不是杀猪刀太锋利,而是这些“猪”太弱不禁风,沦为一座座“桥脆脆”。相比之下,杭州钱塘江大桥的非常坚固,令“桥脆脆”们无地自容,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桥比桥气死桥啊!这些年来,大桥倒塌事件,已数不胜数,民众亦习以为常,只要不发生死亡事件,看大桥倒塌就如同看戏一般。说实话,看到这么多大桥倒在船撞桥墩、超载车、泥石流、大风、大雨之下,民众对如今的大桥质量已失去信心。

  而几乎每次发生大桥坍塌事故,杭州钱塘江大桥就会被人提起,当作一个好榜样来与之对比。还好有“桥坚强”的屹立存在,让民众不会完全绝望,对现代大桥保留一点信心。当然,钱塘江大桥并不孤单,还有一批现代版的“桥坚强”与之为伴,至今已44岁的南京长江大桥、55岁的武汉长江大桥、76岁的宁波灵桥、103岁的兰州中山桥等等。而这些“桥坚强”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沧桑不倒,均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设计科学、施工严谨、材料优质、管理严格、定期保养等因素。

  观点积极,匡补时世

夜上海论坛  与其把钱塘江大桥当作无法超越的神话,不如当作可以借鉴乃至跨越的范本。钱塘江大桥“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钱塘江大桥的建造难度几乎是空前的”。

  今天,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财力更充裕,设备更齐全,监管力量更强大,没有理由不超越钱塘江大桥。有学者称:“当时国力、设备都不行,但仍能造出如此精品,茅老的认真精神恐怕是当前社会十分需要的。”今天,我们缺什么?缺的是认真。我们怀念茅以升,怀念的是责任,是良心;追捧“桥坚强”,呼吁的是质量,是品质。此外,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茅先生还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族尊严和家国情怀——钱塘江大桥开创了中国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的历史,这使茅先生以及施工方多了一份使命感、责任感和敬畏感。今天,我们既需要认真的态度,也需要敬畏感,因为建桥不是搭积木,要遗泽当下,传诸后世,故此不能儿戏!

  苏炳添:为亚洲人的速度代言

  【关键词:拓荒,创造,新天地,改变,突破】

夜上海论坛  8月23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上再次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杀入世锦赛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 8月29日,苏炳添和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代表中国队在男子4×100米预赛以37秒92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决赛又以38秒01勇夺亚军,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

  苏炳添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匀称,在跑的时候节奏感很好,眼神显得很坚定,跑出去那种气势就像脱缰的野马,步频快,很有杀气。苏炳添是中国田径的明星之一,在波兰索波特战60米比赛后,他成为了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的英雄人物。而了解苏炳添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他是一个踏实、低调、专注于训练的优秀运动员。

  曾国藩的谢与不谢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感恩,知耻后勇,挫折】

  1854年,曾国藩率领水师进攻太平天国,本指望着一战全歼匪军,没想到,由于轻敌冒进,在靖港被太平军杀得七零八落,所率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曾国藩伤心至极,投水自尽,好在被部下及时救起。几天后,左宗棠听说了这件事,便来到了曾国藩设在水陆洲的帅帐见曾国藩。曾国藩以为左宗棠是来安慰自己的,没想到,左宗棠进屋后,张口就骂:好你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曾国藩!你大丈夫不做,偏要做村夫愚妇吗?接着,他义正词严地指出曾国藩的自杀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行为,指责曾国藩太懦弱,堂堂的主帅竟然经不起失败……左宗棠的大骂,令曾国藩大汗淋漓、惭愧万分,他当即向左宗棠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一定要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后来,曾国藩果然越战越勇,为平定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伯苓:守信戒烟

  【关键吃:诚信,一诺千金】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他不但对学生进行言教,而且进行身教。

  《南开校史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南开中学开设有修身课程,这门课由张伯苓校长亲自讲授。有一次下课后,张伯苓与学生闲谈,看到有个学生的手指焦黄,他猜测这个学生一定经常吸烟。于是,严肃地对这个学生说:你的手指是吸烟熏黄的吧?吸烟有害,应该戒掉!不料,这个学生盯着校长的烟袋反问道:您不是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张伯苓被问得一时语塞,愣了半天,猛地一下,把陪伴自己半辈子的烟杆折成两截,郑重地说:我以后不抽了,你也不要抽了!他还让人把自己珍藏的烟叶取出,当众销毁。看到年过半百的老校长坚决的态度,同学们既感动又内疚,恳求道:校长,我们以后不再吸烟了,您就不用戒了。张伯苓说:不这样做不能表示我的决心,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从此,张伯苓再没有吸过烟。

夜上海论坛  张伯苓成为教育家楷模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他毕生践行要教育学生,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教育理念,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哑巴演奏家帕格尼尼

  【关键词:苦难,磨砺,坚韧,成就】

夜上海论坛  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

夜上海论坛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的二十余年的日月,全是聋疾作祟的时期。然而他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一时期产生。直到了全聋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的拍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创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

夜上海论坛  帕格尼尼,4岁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牙齿全部掉光;47岁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又成了哑巴。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已小有名气;12岁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

  契诃夫:专写小文章

  【关键词:专注,坚持】

  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重量级文学家,然而这位大作家特别钟情小文章。

  契诃夫初学写作时,只是给彼得堡一家叫做《花絮》的幽默周刊写点小文章。他写了五年小文章,很多人都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有人说他写的小文章是雕虫小技,有人还说小文章轻飘飘的,不足挂齿,写长篇才有分量。契诃夫却不这么看,他说:小作品比大文章好,矫揉造作少,而又较易获得成功。契诃夫成名之后,仍然极为重视写小文章。他曾说:我是极力拥护小作品的,要是叫我办一个幽默杂志,我会拒绝一切长文章。

夜上海论坛【“社会现象”类的写作素材运用点拨】相关文章:

时新作文素材的运用点拨09-08

写作素材运用指导09-11

写作素材与运用多种话题09-11

高中课内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10-29

高中课内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03-16

关于素材点拨点评09-19

自信类作文的写作素材09-04

乡村生活类的写作素材02-23

抒情类课本写作素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