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时间:2021-03-14 11:18:20 高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高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2017高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夜上海论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

夜上海论坛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夜上海论坛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夜上海论坛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夜上海论坛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

夜上海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上海论坛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夜上海论坛  B.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夜上海论坛  C.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夜上海论坛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夜上海论坛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夜上海论坛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上海论坛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夜上海论坛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夜上海论坛  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夜上海论坛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夜上海论坛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夜上海论坛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着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

  (选自《宋史张旨传》)

夜上海论坛  【注】①元昊: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②鸷(zhì)式:勇武。

夜上海论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夜上海论坛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夜上海论坛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夜上海论坛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夜上海论坛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夜上海论坛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上海论坛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夜上海论坛  (1)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

  (2)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

夜上海论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夜上海论坛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夜上海论坛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唐】崔颢

夜上海论坛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夜上海论坛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夜上海论坛  8.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5分)

夜上海论坛  9.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夜上海论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夜上海论坛  (1)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颇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句“ , ”之势。

夜上海论坛  (2)苏轼在《赤壁赋》中有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精彩描写,如写曹操 “ , ”。

夜上海论坛  (3)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夜上海论坛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太阳老人少女

夜上海论坛  【苏联】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夜上海论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夜上海论坛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夜上海论坛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夜上海论坛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夜上海论坛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夜上海论坛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夜上海论坛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夜上海论坛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夜上海论坛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夜上海论坛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夜上海论坛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夜上海论坛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夜上海论坛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夜上海论坛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 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夜上海论坛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夜上海论坛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夜上海论坛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夜上海论坛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夜上海论坛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夜上海论坛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夜上海论坛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夜上海论坛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夜上海论坛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夜上海论坛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待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经历了战争之后,饱受创伤的人民,逐渐过上了较好的'生活。

夜上海论坛  B.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寥寥数语,生动形象地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C.文末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

  D.“太阳老人少女”作为文章的题目,简练醒目,富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其中,“少女”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

  E.本文语言绮丽,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是凝望太阳” “刻满皱纹的脸” “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2.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夜上海论坛  3.小说结尾才交代老人是个盲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请简要赏析。(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夜上海论坛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夜上海论坛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夜上海论坛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着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夜上海论坛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夜上海论坛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夜上海论坛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个数有(3分)

  ①都说男人三十而立,但喻某眼见就要到三十了,却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不上班不挣钱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家里的一切开支全都由姜某一个人承担。

  ②多伦多动画制作公司Arc Production本周二忽然宣布破产,该公司目前已经进入破产申请流程,主要债权人将会首先获得公司的剩余资产,而雇员们则可能面临要不回拖欠工资的局面。

  ③范进中举前,胡屠夫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说岳父说得是;向胡屠夫借盘费,胡屠夫甚至辱骂范的母亲,他也毫不生气。

  ④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⑤腾讯会把钱投入到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还是互联网新业务?尽管腾讯高层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然而来自业界的揣测却已经满城风雨。

夜上海论坛  ⑥高考那时,周边人人都在意气风发地往前挤拼,马不停蹄地力争上游;而我却是我行我素,想听课时便抬头瞄黑板几眼,不想听课便拿起小说、杂志看起来,或者更张扬、更颓废——直接趴在课桌上睡觉。

  A、2 B、5 C、4 D、3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B.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C.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将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给党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待。

  D.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力很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15、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清末民初西社村商贾辈出,他们在村里建造起几十座风格不同的碉楼院,这些碉楼院墙高、宅深、院大,好不气派。

  B.恰如列宁所说,“把希望寄托于个人的优秀品质上,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制度能够自动生效上,也是不行的。

夜上海论坛  C.在老年人回忆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更大,更圆,更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D.《遗迹奇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中学》活动由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主办,由各地中学联合主办。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出不超过15个字。(5分)

夜上海论坛  体温计是一种最高温度计,_______1______。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里。_____2____,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个主要区别。体温计又称“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水银,______3_____,产生微小的变化,温度升高,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夜上海论坛  17、下面是2016感动人心的一张图片:大餐还是离别?(作者:无名氏,有删改)。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照片并揭示其内涵。(6分)

【高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09-07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09-10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12-21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测试题12-24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测试试卷12-07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1-29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1-30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04-01

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