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

时间:2022-09-10 19:54:32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予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3)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夜上海论坛  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C.以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夜上海论坛  D.之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学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上海论坛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夜上海论坛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夜上海论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将要、快要。

  (2)这里指险峻的大山。

  (3)通“慧”,聪明。

夜上海论坛  (4)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

  2.D

  3.C

  4.(1)凭你的(现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夜上海论坛  (2)你的心(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5.示例: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意近即可)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

夜上海论坛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夜上海论坛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夜上海论坛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夜上海论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夜上海论坛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夜上海论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夜上海论坛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夜上海论坛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01-07

《梦溪笔谈》文言文阅读理解06-14

《周公诫子》文言文阅读理解11-11

御者之妻文言文阅读理解01-14

愚公移山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2-20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1-28

郑人逃暑文言文阅读理解11-04

文言文行香子阅读理解附答案11-25

口技和乔山人善琴文言文阅读理解11-30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理解的答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