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时间:2023-05-29 14:15:30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夜上海论坛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夜上海论坛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夜上海论坛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夜上海论坛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夜上海论坛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夜上海论坛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夜上海论坛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夜上海论坛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夜上海论坛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夜上海论坛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夜上海论坛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夜上海论坛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倒装句

夜上海论坛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夜上海论坛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夜上海论坛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夜上海论坛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夜上海论坛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夜上海论坛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夜上海论坛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夜上海论坛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夜上海论坛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夜上海论坛  4、用“为”表判断

夜上海论坛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夜上海论坛  5、用“乃”表判断

夜上海论坛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夜上海论坛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夜上海论坛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夜上海论坛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夜上海论坛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夜上海论坛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夜上海论坛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夜上海论坛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夜上海论坛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夜上海论坛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夜上海论坛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上海论坛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夜上海论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夜上海论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夜上海论坛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夜上海论坛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夜上海论坛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夜上海论坛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夜上海论坛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夜上海论坛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03-08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文言文08-1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12-07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05-26

必修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05-28

中考语文考试文言文知识点讲解04-03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05-26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期末复习知识点03-31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