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07-25 12:30:30 丽华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赏析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着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对照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夜上海论坛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简介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 《中庸》 、《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大道之行也。

  注释

夜上海论坛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夜上海论坛  为:是,表判断。

夜上海论坛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夜上海论坛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夜上海论坛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夜上海论坛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夜上海论坛  藏:私藏。

夜上海论坛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夜上海论坛  作:兴起。

夜上海论坛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通假字

夜上海论坛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

夜上海论坛  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年轻人。

夜上海论坛  ⒌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7.选贤与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品质高尚的人。

  8.选贤与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

  一词多义

  修——讲信修睦:学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

夜上海论坛  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天下为公:是。

  能——选贤与能:能人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夜上海论坛  分——男有分职业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归来见天子:回。

  一义多词

夜上海论坛  是故谋闭而不兴(兴起)

夜上海论坛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出自词语

  天下为公

夜上海论坛  【发音】tiān xià wéi gōng

  【解释】原意是不把君位当做一家的私有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示例】《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万古千秋业,~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近义词】:天下一家

夜上海论坛  【反义词】:天下为家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夜上海论坛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夜上海论坛  【近义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有所终

  【发音】lǎo yǒu suǒ zhōng

夜上海论坛  【解释】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夜上海论坛  【出处】《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鳏)寡孤独

  【发音】guān guǎ gū dú

夜上海论坛  【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让年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应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设想的所谓“大同世界”的景象。)

  【出处】《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释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物尽其用

夜上海论坛  【解释】: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示例】:这家化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近义词】:人尽其才。

  【语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赏析

  主题思想

夜上海论坛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夜上海论坛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夜上海论坛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夜上海论坛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夜上海论坛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夜上海论坛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作者介绍

夜上海论坛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夜上海论坛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05-22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注释01-14

《大道之行也》教案11-25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1-25

《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01-17

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01-17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06-13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知识点04-13

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课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