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时间:2024-04-24 10:37:16 林惜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夜上海论坛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欢迎阅读。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

  五代:李煜

夜上海论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夜上海论坛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

夜上海论坛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夜上海论坛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夜上海论坛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夜上海论坛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夜上海论坛  凭栏:靠着栏杆。

夜上海论坛  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夜上海论坛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夜上海论坛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怅。人世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春花凋落,秋月无言,总有人凄凄惨惨。其实,人们所感伤的,还是匆匆来去的人生。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华却是去而无声,永不回来。至于李煜,他心中的滋味更是难言。水流花谢,两处无情,自然会让他悲凉;江山如画,只是曾经,更让他极度痛苦。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几乎是他生命的结束。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着的例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名家点评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二:结句“春去也”,悲悼万状。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梦觉”语妙,那知半生富贵,醒亦是梦耶?末句,可言不可言,伤哉。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七徐士俊云:花归而人不归,寓感良深,若作“春去也”,便犯春意句。

夜上海论坛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浪淘沙》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至宣和帝《燕山亭》则曰:“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其情更惨矣。呜呼,此犹《麦秀》之后有《黍离》也。

  清·郭麐《灵芬馆词话》卷二: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深至。李后主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

夜上海论坛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浪淘沙》全首语意惨然。

  清·端木埰《〈词选〉批注》:前章“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正陈叔宝之全无心肝,亡国之君千古一辙也。次章又有“往事堪哀”“终日谁来”“想得玉楼”等句。明明觖望不甘,被祸之由,牵机药所由来也。前已荒昏失国,此又妄露圭角,可为千古龟鉴。睹此则知后帝“此间乐”之语,未可全非。(《词话丛编》本《张惠言论词》附录)

  清·谭献《词辨》卷二:雄奇幽怨,乃兼二难。后起稼轩,稍伧父矣。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结得怨惋,尤妙在神不外散,而有流动之致。《云韶集》卷一:凭栏远眺,百端交集,此词播之管弦,闻者定当堕泪。

  清·张德瀛《词徵》卷一:李后主词“梦里不知是身是客,一晌贪欢”,张蜕岩词“客里不知身是梦,只在吴山”,行役之情,见于言外,足以知畦径之所自。

  清·陈锐《袌碧斋词话》:古诗“行行重行行”,寻常白话耳。赵宋人诗亦说白话,能有此气骨否?李后主词“帘外雨潺潺”,寻常白话耳。金元人词亦说白话,能有此缠绵否?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相关文章:

帘外雨潺潺07-09

浪淘沙令诗词鉴赏02-21

《雨无正》原文鉴赏及译文参考08-11

《折桂令·寄远》鉴赏及译文注释09-19

胡令能《咏绣障》原文译文及鉴赏07-18

《浪淘沙》原文及鉴赏04-15

《小桃红·采莲女》译文参考及注释鉴赏03-28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古诗词鉴赏07-28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译文及鉴赏07-19

《落日·落日在帘钩》古诗鉴赏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