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木兰柴·秋山敛余照》译文及鉴赏

时间:2024-06-19 18:40:33 维泽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木兰柴·秋山敛余照》译文及鉴赏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还记得那些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吗?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语言、形象、手法、意境等内容进行赏析。我们怎样去鉴赏古诗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兰柴·秋山敛余照》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夜上海论坛  《木兰柴·秋山敛余照》

夜上海论坛  唐朝·王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前言】

夜上海论坛  《木兰柴》是唐代王维的作品。这首五言绝句,写了傍晚时分天色无光而明的短暂时刻的自然景物,活画出一幅秋山暮蔼鸟归图。的确,王维的这首田园诗写得很美,亮丽的色彩,幽美的境界,像真的图画一样,让人一读这首诗眼前就像出现了一幅秋天傍晚大山之中的富有生机而绝美的图画,相当有意境。

  【注释】

  ①木兰:落叶乔木,叶互生,倒卵形或卵形,开内白外紫大花。

  ②敛余照:收敛了落日的余晖。

  ③彩翠:鲜艳翠绿的山色。

夜上海论坛  ④夕岚:傍晚山林的雾气。

夜上海论坛  ⑤无处所:飘忽不定。

  【翻译】

  秋日的山顶衔着半轮残阳,很快只留下一抹余辉,晚霞把金光涂抹在每一片树叶上,闪烁鲜亮,展露着秋天山林中斑斓的艳丽。在夕照中,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没入薄薄的山岚之中。

  【赏析】

  木兰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古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香木。《楚辞·离骚》:“朝搴附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王维将自己的花园命名为“木兰柴”,正是因为“木兰”这一物象背后有着高雅的文化意蕴。此诗的描写角度与《鹿柴》有相近之处,都是着力描写核心地点周围的环境,鹿柴幽静,可以休憩凡心,而木兰柴绚烂多姿,令人欢欣愉悦。木兰柴的天空有多晴朗呢?山中常见的傍晚雾气都难以寻觅(“夕岚无处所”)。晴日秋山的傍晚,山峰半明半暗。读者的视线,首先就被光照之处所吸引:“秋山敛馀照”,因为有黄昏那种阴暗的衬托,被照亮的山峰往往显得格外夺目。夕阳逐渐西沉,被照耀的山峦也在变动,秋山斑斓的颜色,有时处在阴暗中不被发现,但一旦被阳光照耀,就无比璀璨夺目。王维此诗对于景物的描写点到为止,所写景象之绚烂,需要读者结合自身经历展开联想。清人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说,他到了秦地,蜀地,才知道王维这首诗“二十字真为终南写照也”。此诗写景,贴合物象,句句机巧。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文杏馆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共二十首,《木兰柴》是其中的第六首。

  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木兰柴·秋山敛余照》译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木兰柴王维古诗04-11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全文鉴赏及译文参考07-25

文言文《木兰诗》译文及注释木兰诗的注释和译文04-13

《凉州词》译文及鉴赏10-19

《月夜》原文译文鉴赏08-22

宋词《木兰花》鉴赏01-12

《声声慢》译文及鉴赏08-03

《春夜喜雨》译文及鉴赏11-04

《木兰花·春景》译文及注释08-01

秋山行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