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题炭谷湫祠堂》原文及注释

时间:2023-10-30 10:00:51 宇涛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题炭谷湫祠堂》原文及注释

  《题炭谷湫祠堂》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一首诗,被录入《全唐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题炭谷湫祠堂》原文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炭谷湫祠堂》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夜上海论坛  《题炭谷湫祠堂》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题炭谷湫祠堂

  作者:唐·韩愈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

夜上海论坛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群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妍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众碎,付与宿已颁。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注释】

  1、万生:人与万物。都:聚集。阳明:光明。

夜上海论坛  2、寰:居。

  3、《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龙出现于晋国都城绛之郊外,魏献子问晋太史蔡墨:“吾闻之,虫莫知(通“智”)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

夜上海论坛  4、人鬼间:人间,指阳间;鬼间,指阴间。

夜上海论坛  5、关:关键,枢纽。

夜上海论坛  6、插天山:高耸入云的山。魏怀忠《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引樊汝霖说:“湫本在南山平地,一日风雷,移居于上。”《龙移》诗有“天昏地黑蛟龙移”句。

  7、石盂:指炭谷湫。环环:圆形。

夜上海论坛  8、巨灵:神话传说中的河神,尝以手擘开华山,以通河水。高其捧:高高地捧着炭谷湫。

夜上海论坛  9、一掬:一捧。悭:吝惜。

夜上海论坛  10、阴奸:指龙。

夜上海论坛  11、拥护:保护。夭顽:妖邪愚顽。夭字原作“天”,据文义改。清王元启《读韩记疑》:“依义当作‘妖顽’。诸本皆作‘天顽’,盖因‘妖’误‘夭’,后更误‘夭’为‘夭’尔。”按,“夭,,本古“妖”字,集本盖因“夭”与“天”形似致讹。

夜上海论坛  12、翾翾:小飞的样子。

夜上海论坛  13、擢玉:耸玉。指头上玉饰。纤:垂。烟鬟:指发髻。

  14、吹毛刃:锋利之剑。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有“锋先衣染血,骑突剑吹毛”句,旧注引《昊越春秋》说,“干将之剑,能决吹毛游尘。”

  15、血:血染。牛蹄:喻小水坑。指炭谷湫。

  16、乘:凌加。

  17、鼓舞:击鼓舞蹈以求神。

夜上海论坛  18、镇:常,长久。

  19、星琐:细碎散乱。黄朱斑:谓黄朱相杂。

  20、龙:全诗校:“宋刻作尨。”

  【作者介绍】

夜上海论坛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夜上海论坛  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于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最初两任节度推官,后授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因论宫市之弊而被贬为阳山县令,之后遇赦,调江陵法曹参军。历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国子祭酒。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夜上海论坛  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开古文运动之滥觞。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轶事典故:

  叩齿庵

夜上海论坛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绝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设水布

  古时潮州韩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韩愈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据说,潮州人感念韩愈的恩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性情中人

  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年轻时同孟郊、张籍友善,二人声名地位还不高,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赞扬推崇他们。张籍终于得中进士,荣获官禄。后来韩愈虽然身份显贵,每当办完公事的闲暇,便同他们一起谈话宴饮,论文赋诗,和过去一样。而他对那些权豪势要,看作奴仆一般,瞪着眼睛不屑一顾。韩愈很善于诱导勉励后进,留在家中做宾客对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颜悦色毫不在意。他总以振兴名声教化、弘扬仁义为己任。帮助内外亲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近十人。

  吏部开锁

夜上海论坛  韩愈曾任吏部侍郎,当时吏部的吏员中令史的权势最重,因为是吏部过去常关锁着,等待选补任命的官员不能到吏部来见面。韩愈上任后,将关锁放开,任凭候选官员出入,他说:“人们之所以怕鬼,是因为见不到鬼;如果能够看得见,那么人们就不会怕鬼了。”[79]

  鸢飞鱼跃

夜上海论坛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连州知州石炳璋从阳山拓韩愈真迹,将“鸢飞鱼跃”四字刻于燕喜亭右后侧的卧龙石上,后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铎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韩愈“鸢飞鱼跃”石刻见于山东潍坊十笏园、广东潮州韩文公祠、广西贺州小西湖、肇庆七星岩等地,影响颇广。

  过马牵山

  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竹竿山”。

  为文逐鳄

  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时,当时潮州有一条江,江中有很多吃人的鳄鱼,成为当地一害,许多过江的人都被它们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韩愈忧心忡忡:鳄鱼不除,必定后患无穷。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决定亲自去江边设坛祭鳄。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水大声喊道:“鳄鱼!鳄鱼!韩某来这里做官,为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们却在这里兴风作浪,现在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还不走,绝对严处。”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了。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

  梦吞丹篆

  韩愈在年少之时曾有一梦,梦中有一个人和一卷丹篆,自己被迫强行吞下丹篆,旁边还有一人在拊掌大笑,顿时觉得惊恐不已,随即便醒来了。

  醒后,韩愈只觉胃中似乎犹如有物体噎住一般,而且尚能记上其中一两字,笔法非凡。之后得缘见到孟郊,总觉得似曾相识,细想之下才惊奇地发现,孟郊就是那个梦中在旁大笑之人。此事在《异人传》中有记载,在《龙城录》中的记录也较为详细,据说韩愈醒后“笔势非人间书也。后识孟郊,似与之目熟,思之,乃梦中旁笑者”。

  梦事中所讲的“丹篆”即为道教咒符之文,常以丹砂书之,笔画呈云迥篆书。韩愈明确反对佛教信仰,但颇信道教丹药。至于道教的符咒之文,实际上并无兴趣。对于韩愈梦中会出现“丹篆”,可理解为两点:第一就是韩愈对文学的追求所产生的梦魇,他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笔势特别,所以便在梦中以人们常见的“丹篆”显示了出来;第二可能就是在暗喻韩愈等人所提倡的“古文”意趣,“丹篆”正是根据秦汉古文字大篆小篆之形演化而来的。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其行为思想皆可影响其睡梦中的境况,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关于此梦是韩愈在受人瞩目之后对人所讲述的,所以也不排除有附加成分。而梦中孟郊在旁拊掌而笑,也当属鼓励,而非嘲笑。大概是韩愈潜意识中希望有这样一位朋友,以至于后来见到孟郊,并与其关系密切后,就很自然地把梦中“拊掌而笑”者同密友孟郊联系起来了。

  误传相貌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世人画韩愈像,脸小且美髯,戴纱帽。这其实是南唐的韩熙载,在北宋时还有当时所画的韩熙载像保存,题词非常明确。韩熙载谥号文靖,江南人称之为韩文公,因此世人便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身体肥胖而少胡须。此后,韩愈配享孔子,各州县孔庙所画的都是韩熙载。后世无法辨别,便一直认为韩熙载的画像为韩愈。

  风流成性

  据宋人陶谷《清异录》记载,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韩愈听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但这种方法“始亦见功”,而“终致绝命”。

  退之投书

  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与客人共登华山,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夜上海论坛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作诗云: “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繁体对照】

夜上海论坛  卷340_13【题炭谷湫祠堂】韩愈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环。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夜上海论坛  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巨灵高其捧,保此壹掬悭。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

夜上海论坛  翾翾栖托禽,飞飞壹何闲。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夜上海论坛  群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夜上海论坛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夜上海论坛  研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众碎,付与宿已颁。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棺。

夜上海论坛【《题炭谷湫祠堂》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戏题友人壁》唐诗原文及注释05-17

叶公好龙原文及注释02-10

《纳凉》原文及注释07-27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注释07-19

揠苗助长原文及注释02-02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11-18

师说原文及译文注释07-26

《学奕》原文与注释12-20

《荷花》唐诗原文及注释07-27

《蜂》唐诗原文及注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