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白的故事

时间:2024-05-16 13:32:37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李白的故事15篇

李白的故事1

  唐天宝初年,李白在去长安途经黄河时,被黄河波涛汹涌、咆哮奔流的景象所震撼,酒酣时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将进酒》。这首诗也打开了李白的仕途之门。通过礼部侍郎贺知章的举荐,唐玄宗在读了《将进酒》后,说:“真没想到还有这样大气派、大手笔的诗人,带他来让朕看看。”于是,贺知章把李白引上了殿。李白在大殿上又当场写下了一篇大唐以来皇帝功绩的赞颂文。文辞华丽,句式工整,文畅意达。唐玄宗连说了三声“好”,并让李白在翰林院里做事。

(热门)李白的故事15篇

夜上海论坛  李白到了翰林院后,别的事都能克服,唯独这喝酒的嗜好改不了。只要翰林院没事,他就跑到外面喝酒,翰林院的主管也管不了他。一天,唐玄宗叫乐工写了新曲子,要李白来填词。太监到翰林院去传李白,翰林院主管说:“李白不在,您到太元酒店找,准在那里喝酒!”果然,李白在那里已经喝醉了。太监到他面前向他传旨进宫,他手一挥,说:“李白喝酒赛神仙,今天我就要在这喝酒,哪里也不去!”太监一看,真醉了,可怎么交差啊!一边赶紧用凉水给他敷脸让他醒酒,一边用轿子把他抬进了宫。李白这时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但他装成全醉。因为他不喜欢做御用文人,也不愿见了唐玄宗下跪,喝醉了,就可免了。唐玄宗说:“朕这里有一套曲子,没有词,你把这词给填上,填不上不许回去!”坐在地上的李白一听,心想,这好办。正待起来,猛然看到旁边站着的奸臣宦官高力士。李白平时听说过这个人的许多劣行,心想,今天整治整治你。于是他把脚一伸:“把我的.靴子脱了!”高力士平时趾高气扬惯了,现在一个小小的翰林官竟敢叫他脱靴子,简直气昏了。

夜上海论坛  不大一会儿,李白就把歌词《清平调》六首填完了,唐玄宗非常满意。可高力士恨得牙根痒。一天,杨贵妃叫高力士陪着到御花园赏花,玩到高兴处,禁不住唱起了李白写的《清平调》。高力士故作惊讶地说:“哎呀,李白在歌里故意贬低贵妃娘娘,娘娘没听出来吗?”高力士找出其中一句“深夜千帐灯,美人梦不成,屋外海棠红”,说:“李白这意思是您别高兴太早了,外面还有比您漂亮的,让您觉都睡不好,这不‘屋外海棠红’吗?”杨贵妃让高力士这么一解释,禁不住对李白怀恨在心。

  几天后,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起喝酒,唐玄宗说李白很有才华,朕想提拔他。杨贵妃一听擦起了眼泪,并把高力士的话说了一遍,特别强调李白喝酒时说的“李白喝酒赛神仙”。唐玄宗想:“联是皇帝,他是神仙,他比朕大啊!这样的人怎么能提拔重用呢?”就这样,李白被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也觉得他在唐玄宗身边不过是皇帝散心解闷的工具,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不可能的,于是便辞官回家继续放情山水。

李白的故事2

夜上海论坛  李白的名声越来越大,终于连皇上唐玄宗也知道了。在他四十二岁那年,朝廷连下三道诏书,叫他到长安来。李白到了长安,就在贺知章的陪同下,去朝见唐玄宗。

夜上海论坛  唐玄宗叫李白坐在身边,问他诗文写作,又问他朝廷大事,李白都对答如流。唐玄宗见李白学识渊博,连声称赞。忽然,一直在旁边的宦官高力士开了腔:

  “陛下,李太白的确才学超群。前日吐蕃(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使者送来的国书,不如就请他辨认一下吧。”

  贺知章听了,暗暗替李白捏了一把汗,心想,这吐蕃国书上的文字像鸟走虫爬,朝廷上下没人认得。为了这件事,唐玄宗一直生气。高力士这不是明明想刁难李白吗?

夜上海论坛  唐玄宗马上问李白懂不懂吐蕃文,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臣在西域的时候,父亲经商,同西域商人有些来往,因此懂得一点。”

  唐玄宗听了,脸上露出笑容,立刻叫高力士拿来吐蕃国书。李白接过来,很快看了一遍,接着就用汉语流利地翻译出来。原来,吐蕃要唐朝割让大片土地给它,不然就要派兵来攻打。

夜上海论坛  唐玄宗听完,板起了面孔。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一时都没了主意。唐玄宗就问李白怎么办才好。李白很自信地说:

  “臣愿起草《答蕃书》,明天召吐蕃使者前来,臣当面答复,定可平息此事。”

夜上海论坛  “那你就马上起草吧!”唐玄宗说。

夜上海论坛  李白拿起笔,想了一下就写起来。不多会儿就把《答蕃书》送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看完以后,很满意。李白又用吐蕃文写了一份。大家见李白这样博学多才,都很佩服。

  第二天,唐玄宗召见了吐蕃使者。李白先用汉语后用吐蕃语把《答蕃书》宣读了一遍。吐蕃使者连忙答应把《答蕃书》带给吐蕃首领。后来,吐蕃也没有来找麻烦。

  唐玄宗叫李白当了翰林供奉,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所以,李白辅助皇上治理国家的理想仍然不能实现。

夜上海论坛  当时,朝廷大权把持在宰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等人手里。一些想升官发财的人,都变着法儿巴结他们。李白却打心眼里蔑视他们。

  这天,李白心中烦闷,来到酒楼喝酒,喝得七八分醉了,忽然,宫中的梨园长(歌舞班子的负责人)李龟年跑进来说:

  “李学士,皇上召你立刻进宫!”

  原来,唐玄宗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里观赏牡丹花,叫李龟年率领一群梨园子弟唱歌助兴。他们唱的是老词,唐玄宗听腻了,想起李白会作诗,就派人来叫他去写新歌词。李白听了,满不在乎地说:

  “几首歌词算什么!来,喝几杯再去!”

  “不行不行!皇上和贵妃娘娘已经等候半天了!”李龟年急得满脸通红。

夜上海论坛  “皇上?我……我李白可是酒中仙人呐,我……我酒还没喝够哩!哈哈哈……”李白大笑着说。

  李龟年看李白醉了,不由分说,命令同来的人架起李白就往外走。来到沉香亭,李白酒还没醒。唐玄宗见了李白这个样子,倒也没怪罪他,让人给李白喝了醒酒汤,扶他躺在了床上。

夜上海论坛  据说这时候,李白已经清醒了。他见高力士正在身边,想起他平时作威作福的'样子,有意要杀杀他的威风。

夜上海论坛  “脱靴!”李白装作醉醺醺的神态,突然把脚朝高力士一伸。

夜上海论坛  高力士一听,差点气歪了鼻子,正要发火,看见皇帝朝自己连连递眼色,只得忍气吞声地替李白脱下了靴子。

  过了一会儿,李白爬起身来,向唐玄宗行礼请罪。唐玄宗没有生气,只是叫李白马上写出三章《清平调》的新歌词来。

  李白想了一会儿,很快就写好了。李龟年谱上曲,演唱起来。唐玄宗亲自在一旁吹笛子伴奏。杨贵妃陶醉在悠扬动听的乐曲声中,高兴得眉飞色舞。从此,唐玄宗就更加器重李白了。

  可是,一帮权贵却恨死了李白。他们造谣诽谤,故意中伤李白。高力士还挑唆杨贵妃在唐玄宗跟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听信了他们的话,渐渐疏远了李白。

夜上海论坛  李白目睹朝廷如此腐败,也不愿在这儿再待下去,就上了一份奏章,请求辞去翰林供奉的职务。唐玄宗立刻批准了。李白身穿锦袍,骑着五花马,一会儿高声歌唱,一会儿纵情大笑,出了长安城门。

  后来,李白在很多诗里都写了他宁愿过穷困生活,也不愿去巴结权贵的志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故事3

  四字成语:铁杵磨针

夜上海论坛  出自:明朝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成语故事:

  唐朝着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夜上海论坛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夜上海论坛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夜上海论坛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夜上海论坛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同学,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白的故事4

夜上海论坛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着名的诗人之一,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别人学十遍才会的东西,他只要两三遍就会了。他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根本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努力,于是就不好好学习了,成天东游西荡,到处玩耍。

夜上海论坛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奶奶。老奶奶呢,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磨石上不停地磨着。

夜上海论坛  李白觉得很奇怪,问老奶奶:“奶奶,您磨铁棒干什么呢?”

  老奶奶告诉李白:“我呀,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针。”

  李白更奇怪了,这根铁棒这么大,要磨成一根细细小小的针,这要磨到什么时候呢?

夜上海论坛  老奶奶却说:“我呀,只要不停地磨它,不停地磨它,终有一日它就被我磨成针了。虽然是笨功夫,但只要努力,也会成功的。”

  聪明的'李白一下子警醒了,他深受感动,从此以后认认真真地读起书来,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诗人。

  要把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棒磨成细细小小的针,谈何容易!但凡事不管多难,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做不成的。“磨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李白的故事5

夜上海论坛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的故事6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

  励志人物配图

  李白中国的着名诗人,不过,其实李白年幼时是非常贪玩的.。不仅读书不用功,而且还会逃学,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家。

夜上海论坛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白发苍苍的奶奶,手中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李白觉得非常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奶奶,你为什么要磨这个啊?”老奶奶回答说:“我想要将它磨成一根针啊!”李白又问:“这么大的铁杵,得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磨成针呢?”老奶奶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就会越来越细。只要下了功夫,那么铁棒也可以磨成针啊!”

  李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老奶奶的话非常有道理。学习不正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逃课了。不管老师留多少功课,他总是很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夜上海论坛  最终,李白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的故事7

夜上海论坛  世人皆认为,李白有治国安邦之能,却因皇帝老儿是非不分,以致怀才不遇。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首先,李白自恃才高,难免盛气凌人,平生所好又是纵横之术,太平盛世派不上用场,稍不得志就嚷嚷泛舟五湖,这路性格官场上当然吃不开。说到底,李白并不是从政的料,在长安三年,落了个赐金放还。表面上李白接受现实,去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逍遥日子,骨子里却什么都没变,他仍把自己当成再世诸葛亮。其次,李白缺乏政治眼光,错投永王李璘就是个明证。彼时,唐肃宗正在北方领导平叛战争,民众期盼一个团结稳定的政府,像李璘这样搞分裂、搞割据,不得人心是明摆着的`。第三,李白缺乏行动力,在助李璘的过程中,李白不曾有一言一策。按当时的情况,李璘如果率众北上,既可得到勤王的美名,又可以控制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非要东取金陵,如何服人?这一点连李璘的将领季广琛都看出来了,李白却看不出来。由此可见,李白并不像他自己或后人所想的那样拥有战略头脑,他既不是纵横捭阖的苏秦张仪,也不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他只是世人眼中那个不谙世故的“谪仙人”。

李白的故事8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着名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奔放,意境奇妙,被誉为“诗仙”。李白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博览群书,善于吟诗作对,十几岁时便已小有名气。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夜上海论坛  一次,李白听闻唐玄宗李隆基正在招募有才能的人,他便毅然离开家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些经历也为他的诗作增添了不少灵感。

  到了京城,李白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很快得到了一些权贵的赏识。在他们的引荐下,李白终于有机会面见唐玄宗。唐玄宗对李白的诗才大为赞赏,赐予他翰林供奉的职务,让他在宫廷中写诗娱乐。

  然而,李白的抱负并不在此。他渴望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做出真正的贡献。但宫廷中的生活让他感到拘束和无奈,那些虚伪的权贵们也让他心生厌恶。于是,他开始借酒消愁,时常在酒后吟诗,甚至醉倒在宫廷中。

夜上海论坛  有一次,唐玄宗让李白为杨贵妃写一首诗。李白趁着酒意,竟然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这让高力士感到十分恼怒。此后,高力士便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渐渐地,唐玄宗对李白也产生了不满。

  终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了京城。这对李白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信念。

  离开京城后,李白继续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诗歌也越发豪放洒脱,充满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李白的晚年,他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据说,他因卷入了永王之乱而被流放。尽管身处困境,但李白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诗作。

夜上海论坛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流传千古,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理想,不为世俗所累,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李白的故事9

夜上海论坛  唐代有一个皇帝叫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当皇帝时,国内有一个大才子,大诗人,名叫李白。李白长得姿容秀美,清奇飘逸,有超然出世的风度。

  10 岁时,他就精通书法和历史,作起文章来,一挥而就,不加点缀,人人都说他锦心绣口,聪明绝顶,是神仙降生,所以又叫他李谪仙,他自称为青莲居士。

  李白一生喜欢饮酒,视功名如同粪土,立志游历神州大地,看尽天下名山名水,尝遍天下美酒佳酿。登峨嵋山,游云梦山,还曾到过徂徕山竹溪隐居,和孔巢父等 5 人天天饮酒赋诗,号为竹溪六逸。李白听说湖州乌程的酒最好,又不远千里赶到乌程,在酒店里,开怀畅饮,旁若无人。当时有一个复姓迹叶的司马路过,听到李白饮酒狂歌的声音,就叫手下人去问一问是谁。

夜上海论坛  李白随口赋诗答道:“青莲居上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迪叶司马大吃一惊,问道:“莫非是四川李谪仙?久闻大名。”就和李白攀谈起来,一见如故。临别之时,迦叶司马问道:“以您这样的高才,要想成就功名,易如反掌,为什么不到长安去参加应举考试?”李白回答说:“现在朝政混乱,不讲公道,走后门的高官厚禄,X贿X贿的.荣华富贵,如果不走后门,不X贿X贿,就是有孔子孟子那样的贤才,也没有办法。所以我整天饮酒赋诗,就是不受这些窝囊气。”迦叶司马说道:“虽然这样,像你这样鼎鼎大名,谁人不知,一到长安,必然有人举荐你。” 李白听从迦叶司马的话,便来到京城长安。有一天到紫极宫游玩,与翰林学士贺知章相识,两人彼此非常投机,贺知章便邀请李白到酒店喝酒,卖了金貂,当作酒钱。贺知章请李白搬到他家里去住,以便谈论天下大事,饮酒赋诗。第二大,李白把行李搬到贺知章家,两人从此便结拜为兄弟。不知不觉间,考试日期临近,贺知章说:“今年考试的主考官是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监考官是太尉高力士,这两个人都是爱财如命。你又没有金钱去贿赂他们,恐怕就是有再好的学问,也不能考上了。这两个人我都熟悉,我写一封信给他们,也许他们能够给一点面子。”李白虽然才大气高,遇到这种情况,也没了办法,只好照贺知章说的去做。贺知章写好信,就叫人送到杨国忠大师和高力土手上。杨国忠、高力士看了信,冷笑着说:“贺知章得了他的金钱,却写一封空信到我们这里讨人情,等到考试那天,只要遇到李白的卷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弄掉。”3 月 3 日,天下才子都来会考,李白才思敏捷,一笔挥就,第一个交了卷子,杨国忠见卷子上有李白的名字,也不看内容,说:“这样的人,只配给我磨墨。”高力十接过来说:“磨墨也不配,只配给我穿袜脱靴。”就命令手下把李白赶出考场。

夜上海论坛  李白被杨国忠、高力士捉弄之后,怒气冲天,回到贺知章家,发誓道:“以后如果我得志,一定要杨国忠给我磨墨,高力士给我脱靴,才能出我这口气。”贺知章安慰李白说:“不用烦恼,暂且在我家住下,等他 3 年,再考试时,换了别的考官,你一定能够考中。”贺知章整天和李白饮酒赋诗,不知不觉就是一年。

夜上海论坛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来自渤海国的番使带着国书到达长安,朝廷派贺知章迎接安排番使。第二天,番使送给朝廷国书一封。唐玄宗宣召翰林学士,打开番书,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都跪在地上说道:“这封信都是些鸟兽文字,我们学识浅薄,不认识一个字。”玄宗就叫杨国忠看看,杨国忠打开一看,两只眼睛就像瞎了一样,也是一个字不认识。玄宗就宣诏文武百官,但还是没有人认识一个字,更无法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了。玄宗非常气愤,大骂这些无用大臣:“在有你们这些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是饱学之人,谁也不能为国家分忧解难。这封信认不出来,怎么回话,怎么能让番使回去?让他们耻笑我大唐王朝,以为我大唐王朝无人,他们必定会侵犯我边界,这可怎么办?限令 3 天,如果没有人能知道番书的意思,一律停薪;6 天之内,如果还没有人能知道,一律撤职;如果 9 天还不能知道番书的内容,一律处斩。再选其他的大臣,保护大唐江山。”圣旨一下,文武百官都默默无语,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讲话。玄宗更加烦恼。贺知章回到家里,把这些事一五一十都讲给李白听了。李白微微冷笑说:“可惜我李某去年没有考中,不能给天子分忧解难了。”贺知章大吃一惊,连忙问道:“看来你博学多识,一定能认识番书,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奏你。”第二天,贺知章就向玄宗汇报说:“我家有一个秀才,叫李白,博学多识,要想认识番书,非他莫属。”玄宗非常高兴,立即派遣大臣,带着皇帝的诏书到贺知章家,要李白奉诏上殿。

李白的故事10

夜上海论坛  晚上,我趁爸爸在家就缠着他给我讲故事,我撒娇地说:“爸爸,您好久没给我讲故事了,我好想听您讲故事啊。”爸爸说:“好吧,就讲一个吧。”他思考了一下,说:“在讲故事之前,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我说:“好啊,你问吧。”爸爸就说:“你知道李白是谁吗?”我想了想就说:“李白啊,我知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啊,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呢,他那首《静夜思》我会背的。”我刚准备背,爸爸就说:“对,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与他有关的趣闻,还跟这首诗有关系呢。”爸爸说,李白是唐代着名的诗人,号称“诗仙”,他留下的.千古佳句数不胜数。可是他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无法集中精力写诗了,不得不去看医生。李白来到医生那里,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李白说头痛。医生就要他去做一个CT,李白心里想:“我的病会不会很严重啊?我可不能就这样英年早逝啊,我还要写更多的诗歌呢!”CT做好以后,李白拿给医生看,医生说:“检查没什么问题啊,我看你是酒喝得太多,忧愁太多了,神经倒可能有点问题呢。你不是自称是酒中仙吗?你还写了首什么《秋浦歌》,说你自己把头都愁白了,白头发都三千丈了。”李白听了,不服气地说:“我一向不是很乐观的吗?我怎么会忧愁呢?我每天都游山玩水,喝酒写诗,快乐得很啊。你没搞错吧?”医生又说:“我还发现你眼睛也不好使呢,从你那首《静夜思》就可以看出来。”李白低声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没什么问题呀?你怎么说我眼睛不好呢?”李白的眉毛都拧成了一个问号了。医生说:“你看你,把月光都看成了霜了,而且还是近在床头,居然都看错了。这眼力能算好吗?我看你是高度近视了。”医生又接着说:“不过我们这里有一套治疗近视眼的方法,只要3000元。还可以治疗你的白头发,只要5000元。如果你住院的话,我们还可以把你的神经衰弱治好,不过那就要80000元了。怎么样李白先生?”李白搜遍全身,也只摸出几两碎银。医生一看李白这么穷,就把他推了出去,一边还嘲讽他说:“穷鬼,没有钱就别来看病!”李白被医生给气得七窍生烟,第二天就真的一病不起了。听了爸爸讲的故事,我马上就说:“这肯定是假的,李白怎么会这么穷呢?”爸爸哈哈大笑:“当然是假的啦,因为李白写诗很喜欢用比喻和夸张,而那个医生却不懂得李白诗歌的真正用意,所以这次李白真是栽到家了。”我也跟着大笑起来。

李白的故事11

  相传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在一间酒楼里与贺老前辈相遇了。李白先是拿出自己写的《乌栖曲》 给贺老看,贺老看罢,赞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李白心里想,这篇都能“泣鬼神”,俺其他的作品还不让玉皇大帝哭成泪人儿啊?于是从诗袋里取出了自己最得意的《蜀道难》。贺知章读罢,激动得无以言述,长叹道:“凡人哪里就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呢?小李啊,你肯定是天上的文曲星遇谪下凡!”于是他把李白唤作“谪仙人”,并且郑重声明:这顿饭我老贺请了。可是贺老一掏腰包,发现没带银子,只得解下腰间皇帝御赐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大醉而归。

夜上海论坛  您看,贺老是朝廷三品命官,在一间小酒馆里吃饭,就是吃霸王餐都算是给老板天大的面子呀。可是贺老要“进取于善道”——隆重推介诗坛新人,而且又不想以官欺民,所以才把御赐的金龟拿来换酒。御赐的`金龟当然重要,一般人舍得命也舍不得它,可是贺老却将它拿出来换酒,这才能真正见出诗坛老前辈对后学的无比关怀。

李白的故事12

夜上海论坛  李白的成长故事唐朝的着名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爱念书,常常逃学,去街上闲逛。

夜上海论坛  一天,李白有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河边。家具广告语

  和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鲜花绿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没意思啊!”李白走着走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走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老奶奶抬起头,对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夜上海论坛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但是,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反问李白:“滴水能够穿石,愚公能够移山,那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针呢?”“但是,您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奶奶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学习也很用功,最后成了名垂千史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李白的故事13

  桃花潭水深千尺

  天宝十一年,李白游历江南,顺游而下来到宣城。

夜上海论坛  出身望族,时任泾河县令的汪伦听闻李白在宣城,就写信邀请李白。

夜上海论坛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前往。

夜上海论坛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虽然不像信中所写的那样,但李白还是受到汪伦热情地款待,享受着高级的“农家乐”。

  时值李白官场上正不得意,汪伦如此待他,李白深受感动。

  两人意气相投,更加重要的是李白第一次感觉到汪伦是懂他,理解他的。

夜上海论坛  眼前的.这个叫汪伦的人让李白感受到无比的放松,惬意。

夜上海论坛  相聚总是短暂的,临别之际,汪伦在岸边踏歌。

  李白写下了《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夜上海论坛  一首真挚感人的诗歌,流传了千古,让我们世人看到了一段才子与寻常人的不凡友谊。

李白的故事14

  李白曾因醉酒误事,这不,又因醉酒泄漏国家机密,被皇帝赶出了首都长安,历史故事网带你了解下具体过程吧。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虽然玄宗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杨贵妃的机会。天宝三载(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过一年半时间。李白为什么被逐出长安?

  有证据表明,李白进入宫廷之后,的确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为翰林供奉的当年十月,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温泉宫,李白奉命随侍并且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等诗。天宝二年(743年)初春,宫中行乐,玄宗亲自作曲,想要以新词入曲,于是急召李白。当时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烂醉,但是,被抬进宫中,凉水泼面之后,他顷刻之间就写了十余首诗———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

夜上海论坛  暮春,玄宗跟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一时兴起,命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气就写了三首诗,专门歌咏杨贵妃的美貌。这组题为《清平调词》的三首诗歌,词藻华丽,名句琳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艳神韵,每一首诗都堪称名作。

夜上海论坛  按理说,玄宗李隆基让谁卷铺盖,也不应该让李白走人。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夜上海论坛  《新唐书》本传说是李白自己恳求退出朝廷回到家乡的,“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这当然是有缘故的,即李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也就是说,皇帝身边的人已经很讨厌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继续待在皇帝身边,待在朝廷了。换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人,例如杨贵妃,例如高力士。

  一般权贵排斥李白的说法,不太可信。李白担任翰林供奉期间,未见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图和行动,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权贵叫板,不可能妨碍任何当政者的利益。天宝初年的李隆基,还是能够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欢李白。

  玄宗为什么要将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长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误他的事。具体地说,就是喜欢饮酒的李白泄露了宫廷的秘密。范传正说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清人王琦怀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机,明皇因是疏之”。本来,玄宗召李白进宫是为了点缀文采,孰料李白是一个贪杯嗜酒、口没遮拦的主儿,这当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为不满。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汉朝的东方朔,但实际上他做不到东方朔那样超脱飘逸。

  《玉壶吟》一诗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认自己由于没有学到东方朔隐藏真实心迹、滑稽调笑周旋于帝王身边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马相如,也不是东方朔,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语之间难免有锋芒,他常常醉酒,难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优”角色。这些,应该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的主要原因。

夜上海论坛  从李白醉酒的故事,深刻的学习到了醉酒误事的道理,因醉酒被赶出来还好,如果丢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所以说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李白的故事15

  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夜上海论坛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夜上海论坛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夜上海论坛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夜上海论坛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少年李白

夜上海论坛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夜上海论坛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

夜上海论坛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夜上海论坛  李白少年时代的诗歌留下来不多,比较早的一篇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说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观中去寻访一位道士。时值初春季节,桃花正带露开放,飞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确实美不胜收。然而道士却始终没有回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见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归。回到家后愈想愈觉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诗兴。

  于是展纸挥笔-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夜上海论坛【李白的故事】相关文章:

李白的故事08-17

李白的故事03-04

李白拜师的故事08-04

关于李白的故事12-01

诗仙李白的故事12-29

李白的小故事10-30

有关李白的故事11-06

诗仙-李白的故事02-26

李白的故事【荐】05-01

李白的故事(精选18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