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时间:2023-02-09 18:52:09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导语: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着名诗人。下面是关于他的生平故事,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篇1

  【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今河南获嘉县)

  【生卒年考】

  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说。这是当今学者通常采用的说法。大部分学者赞成的是冯浩说,其最主要的是文选《上崔华州书》所云:“中丞阁下:余生二十五年矣。”冯浩题注曰:“开成元年十二月,《纪》以中书舍人崔龟从为华州防御使,例兼御史中丞宪衔,固有中丞阁下之称。”书上于开成二年(837)春初,诗人二十五岁。以此上推商隐生于元和八年。至于卒年,关涉诗人晚年行踪和创作,尤须一辨。

  【早年生活】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夜上海论坛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应举之路】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目前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步入仕途】

夜上海论坛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夜上海论坛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隐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开成三年(838)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

夜上海论坛  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有一定的发展机会。没过多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他因为替死囚减刑(“活狱”)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孙简很可能以某种不留情面的态度对待李商隐,使他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不久(开成五年,839)就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闲居时期】

  辞去了弘农县尉,李商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于武宗会昌二年(842)设法又回到秘书省任职。这一次,他的职位(“正字”)品阶比三年前(“校书郎”)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他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会昌三年(843),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幕府游历】

夜上海论坛  会昌五年(845)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他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几乎整个会昌六年(846),都持续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夜上海论坛  这一年,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35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李衮师),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尽管他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但仍然可以想象他的郁闷心情。因此,当大中元年(847)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时,他几乎没有犹豫。 从太和三年(829)受聘于当时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开始,李商隐多次进入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的角色。事实上,他身为幕僚的经历比正式任职于朝廷的时间更长。不过,在宣宗大中元年(847)之前,他似乎一直将这样的经历作为过渡。对于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李商隐来说,这种经验非常重要,既是他历练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积累社会关系的途径。不过,毕竟只是为日后的大展宏图而进行的准备活动。从时间上看,以往每一次的工作经验几乎都在数月之内,变动频繁,而且一旦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就会立即辞去幕府的工作。而这一次,李商隐作为郑亚的幕僚前往桂林时,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近末路。在之后的10年间,他将在幕府游历中逐渐耗尽所有的政治热情。

夜上海论坛  大中元年三月,李商隐告别家人,随郑亚出发,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行程,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郑亚的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斥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大中二年秋,他回到京城长安。据说,他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年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弘农县尉)。

  李商隐担任盩厔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大中三年九月,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止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止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

  【夕阳晚景】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的另一次重大打击,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家庭的巨大变故并没有给李商隐很长的时间去体验痛苦。

夜上海论坛  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他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他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他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夜上海论坛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社会交往】

  有人根据李商隐部分诗作的风格,推想他性格内向(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编·第十一章)。这种猜测多少有些武断。如果从李商隐的另外一些活泼幽默的作品来看,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现存的资料(主要是他本人的诗歌和文章)表明李商隐的社交范围广泛,他是一个乐于交往而且颇受欢迎的人。

夜上海论坛  李商隐交往圈里的人物分为四类:

  与仕途生计有关的人物。包括令狐楚、令狐绹、崔戎、王茂元、李执方、卢弘止、郑亚、柳仲郢、李回、杜悰、萧浣、杨虞卿、杨嗣复、周墀、姚合、孙简等人; 互相酬和诗友。包括杜牧、温庭筠、白居易等人;政见或信仰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刘蕡、永道士、崔珏、李郢等人;礼节性的交游或亲戚之间的来往。包括令狐绪、韩瞻以及他在各个阶段的同事。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篇2

  李商隐是晚唐着名诗人。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李党知道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着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死后葬何处无定论。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 篇3

夜上海论坛  公元812年,河南获嘉县衙,一阵男婴的啼哭声让一对夫妻相拥而泣。成婚二十年,生了三个女儿后,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正是将来名闻天下的李商隐。而他的父亲李嗣,正是获嘉县县令。

  一、童年生活

  童年时代的李商隐,家境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条件也算优渥,所以生活倒也无忧无虑,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然而,公元821年,父亲李嗣突然去世,家中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到十岁的李商隐和母亲、姐姐一起安葬了李嗣后,身上仅有的积蓄也花光了,生活穷困潦倒。

夜上海论坛  此刻的李商隐,可以说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好在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对他进行了开蒙,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虽说家道中落,不过他倒也可以去替别人抄抄书,和母亲姐姐借此来维持一家生计。

  如果就这样下去,恐怕晚唐诗坛的半壁江山也会就此坍塌。好在此刻一个远房堂叔从淮海回到家乡,见少年李商隐孤苦伶仃,但又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于是便尽力接济他,终于,李商隐得以继续学业,在堂叔的悉心教导下,李商隐进步很快,经学功底扎实,古文写的情理具通,文辞清丽,在洛阳的达官显贵中开始有了名气。

  二、幕府生涯

  公元829年,李商隐十八岁。才文初显的李商隐,开始向权贵行文自荐。在东都洛阳,他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也是纠葛最深的一个人----令狐楚,曾经的大唐宰相,时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李商隐在向令狐楚投献了自己的文章后,令狐楚看罢,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于是便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绪、令狐绹先和李商隐游学,然后调任天平军节度使,后又让李商隐当了自己的幕僚,并专门教他写附体骈文(朝廷公文。)

夜上海论坛  李商隐之于令狐楚,此刻已不单单是幕僚和学生那么简单了,令狐楚完全是把李商隐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对于令狐楚的知遇之恩,李商隐深感于心,为此专门为令狐楚写了一首《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夜上海论坛  自蒙夜半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夜上海论坛  短短四句诗,用了黄石公传兵法于张良,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吕虔将佩刀赠与王祥三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令狐楚得感激之情。就这样,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关照下,又学会了骈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开始起草一些重要的文件和奏疏。

  与此同时,令狐楚还多次资助李商隐进京赶考,不过可惜的是,几次科举都失意了,不过,有老板令狐楚的赏识、才华也能得以施展,总体来看,李商隐还是比较春风得意、生活还算滋润。

  不久以后,令狐楚入京为吏部侍郎,李商隐也随之回到长安,不过由于李商隐科举接连失利,令狐楚不太好给他安置职位给他,所以李商隐便投奔到远房表叔、华州刺史崔戎的.门下,继续担任幕府。

夜上海论坛  由于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崔戎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于是便为他指导文字功夫,还悉心安排他复习备考。崔戎为人清正廉洁,对李商隐的提携毫无私心,纯粹是爱其才、悯其志。不过很可惜,好不容易再次遇到这样一位贵人,然而,仅一个月,崔戎便暴病而亡,李商隐悲痛万分,写诗哀悼:

夜上海论坛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夜上海论坛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夜上海论坛  公元835年,李商隐第四次参加科举,无奈再次落榜。恩主已逝,功名无望,心灰意冷的李商隐,心里升腾起求仙问道的心思。

  然而,这种心思只是短暂在他脑海里停留了片刻,在他心底,他还是想通过功名在证明自己。终于,公元837年,第五次赶考,他考中了进士,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夜上海论坛  其实,真的是考官发现他的才华了吗,恐怕不是,要考官真能发现他的才华,前几轮科举他应该早就成功上岸了,其实,这次考中和一个人物有关。

夜上海论坛  此人正是当年的考官高锴,关键高锴是令狐楚儿子令狐绹的朋友。这就比较明显了,故友父亲认识的人,高锴总得给他一些面子啊。其实李商隐也明白,这肯定是令狐楚对儿子的嘱托,这才让他在第五次科举中考中进士。

夜上海论坛  所以,在他中进士后,第一时间就给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令狐楚写信:“某材非秀异,文写清华,幸添科名,皆由奖饰。”

  在得知李商隐高中后,令狐楚特别高兴,便写信邀请李商隐来山南西道任职。但此时,已经流寓长安一年多的李商隐,决定先回家向母亲报喜,且因已经有了令狐楚的邀约,他也没有着急参加吏部选官的考试。

  可谁知就在此时,李商隐突然接到山南西道飞驰而来的急信,原来令狐楚已经病重不起,李商隐得知此消息后,绝壁飞梁,山行一千,赶赴山南。

夜上海论坛  到山南后,李商隐赶忙替令狐楚奏请回京治病,然而,还未等动身,令狐楚已经病情恶化,令狐楚自知大限将至,于是便让李商隐为自己起草遗表,同时叮嘱儿子,自己的墓志铭也由李商隐来执笔。

夜上海论坛  作为出将入相的一代名臣,将自己一生盖棺定论的墓志铭和遗表托付给李商隐,这既是对李商隐的信任,也是为李商隐最后一次扬名。对此,李商隐悲痛万分,想起令狐楚十年来对自己的提携与帮助,悲从中来,随即写下: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夜上海论坛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夜上海论坛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夜上海论坛  犹余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在办完了令狐楚的丧事以后,李商隐不得不又为前途担忧。因为奔丧,李商隐错过了吏部的铨选,也没来得及在山南幕府入职,不得已,他便打算参加来年春季的制科考试。

  结果,李商隐本已考中,但名单报到中书省后,某位宰相看到李商隐的名字,当即就一笔给划去了,估计应该是令狐楚的政敌。对此,李商隐激愤不已,写下《安定城楼》以表不满。

  然而,牢骚发完了,生活还在继续,暂时没有官职的李商隐,做出了一个决定,接受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

夜上海论坛  王茂元与令狐楚本就政见不合,所以李商隐此举,给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心里埋下了一根刺。而在王茂元幕府工作期间,李商隐也收获了一段爱情,和王茂元的女儿相爱结婚了。

  公元839年,李商隐一边替王茂元做幕僚,一边学习考试,终于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得以入朝为秘书省校书郎。对于这一职位,李商隐很满意,因为不仅可以借阅更多典籍,而且上升通道很广阔。

夜上海论坛  然而,这份得意还没来得及消散,李商隐再次遭到当头一棒,他突然被贬为弘农县尉。他遭贬得具体原因已不可考了,但不外乎党同伐异罢了,他身上令狐楚得标签如此明显,令狐楚得政敌自然不会放过他。

  在任职弘农县尉期间,他因为减免冤狱犯人的刑法,触怒了上司,结果,上司威胁要免他的职,李商隐一怒之下,以“乞假归京”的名义主动上书辞了职。

夜上海论坛  离开弘农后,他又依靠自己文辞俱佳的名声,担任了几任幕僚。公元842年,李商隐被重新选入秘书省,只可惜再次入职不久,母亲便在长安樊南去世了。李商隐为母奔丧期间,又经历了岳父王茂元去世,双重打击之下,李商隐的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只好去山西蒲州闲居了两年。

  公元846年三月,刚继位不久的唐武宗,因服食金丹驾崩,宦官集团拥立宣宗继位。宣总继位后,废除旧政,尤其对李德裕的打击不遗余力,罢其相,将他的左膀右臂一个个远逐千里。

  三、陷入党争

  而就在此时,李商隐做出了他仕途中的一个重要选择,接受了桂管观察使郑亚的邀请,去做了他的幕僚。郑亚是李德裕的助手,李商隐在李德裕全面失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日渐得势之际,居然做出了这种选择,这彻底断送了他的仕途。

  看到宣宗出于巩固权位,重用平庸的牛党令狐绹等人,严厉打击李党李德裕等人,为了心中的正义,李商隐接受了郑亚的邀请,做了他的幕僚。然而,也就在此时,他完全陷入了党争的大漩涡。

夜上海论坛  直到此时,李商隐才为自己当初的头脑发热感到后悔,可当他再次写信给令狐绹时,人家却不愿再搭理他。就这样,在郑亚幕府待了一年后,郑亚又被贬到循州,李商隐只得再次返回长安。

  此时的牛党气焰熏天,令狐绹在短期内直升翰林学士,知制浩,不日即可拜相。不受牛党待见的李商隐,只好再次考试,谋得个周至县尉的职位,而这个职位,甚至还不如当初的弘农县尉。好在他善写骈文,公文奏章写的华丽,名声在外,很快又被京兆尹征辟为幕僚。

夜上海论坛  随后,由于生活所迫,李商隐依靠写骈文的一技之长,又陆续在武宁军节度使,宣武军节度使幕府中任职。然而,公元851年,打击再次袭来,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因病去世。

  这个出生名门的温婉女子,嫁给李商隐后,就没享过几天清福,甚至经常会因为影响了李商隐的仕途而郁结于心,去世时年仅三十出头。

  四、晚年生活

  李商隐得知此消息后,悲痛万分,当即火速从汴州幕府赶往长安,可惜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上。悲痛欲绝的李商隐,在痛苦万分中写下:

夜上海论坛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本来,此时的李商隐已对人生近乎绝望,甚至想要修习佛法,了残此生,但妻子去世后,一双儿女尚幼,为了生计,李商隐不得不放下傲慢,再次去求令狐绹。

  而这一次,令狐绹有所触动,为李商隐谋得个国子博士的六品职位,这已经是李商隐做过的最大的官了,可惜还是一个闲职,收入还不足以养家糊口。

夜上海论坛  不得已,李商隐接受了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入幕府做了书记,就这样,李商隐在梓州待了五年,再后来,柳仲郢回京任职,推荐李商隐任盐铁推官,虽然职位低,但待遇好。已无所求的李商隐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年。

  五、尾声

夜上海论坛  公元858年,李商隐病逝于郑州,享年四十七岁。而那首闻名古今的《锦瑟》,传说就是他的绝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解读的版本不下百种,可不论是爱情、友情、亦或是亲情,斯人已逝,往事如烟,又有谁能解其中之意,终归是一声叹息罢了。

夜上海论坛【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故事】相关文章: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生平故事08-20

唐代诗人王维的生平故事11-12

唐代诗人孟郊的生平故事08-20

唐代诗人崔颢的生平故事03-21

唐代诗人李煜的生平故事08-21

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故事11-22

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生平故事03-02

唐代诗人李商隐03-18

唐代诗人贾岛生平故事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