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秋兴》唐诗赏析

时间:2022-09-16 11:27:33 全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兴》唐诗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兴》唐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兴》唐诗赏析

  《秋兴》唐诗赏析 篇1

  【作品介绍】

  《秋兴》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3首。

  【原文】

  秋兴

  作者:唐·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夜上海论坛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夜上海论坛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注释】

夜上海论坛  ①门馆:馆舍。肃肃:清静冷落的样子。

  ②延古意:引发起思古之幽情。

  ③营:经营,谋求。

  ④刈黍:收割庄稼。指躬耕。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夜上海论坛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昌龄的诗全集栏目。

  【繁体对照】

夜上海论坛  卷141x3【秋兴】王昌龄

夜上海论坛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夜上海论坛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秋兴》唐诗赏析 篇2

  原文: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夜上海论坛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夜上海论坛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译文

  头上已经满布稀疏白发,回到故乡已整整三年。

夜上海论坛  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山河破碎,仕途狭窄;人到中年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

  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

  明天早上我要去被烟雨笼罩的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

  注释

  萧萧:指发白稀疏的样子。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迮(zé):狭窄,这里指宋朝金瓯(指国家版图)破碎,也象征着朝廷言路狭窄,预示着作者仕途不顺。

  遒:这里指迫近,尽。《楚辞?九辩》中有“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见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俯首而自省.”

  百战铁衣:唐代李白《从军行》有“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这里代指身经百战的将士。

夜上海论坛  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报晓声,这里象征军营或者战争。

  桐江:即桐庐江。在浙江桐庐县。汉代严光曾隐居此地,在桐江垂钓。

夜上海论坛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赏析: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写于1183年八月,早在此前,淳熙五年,也就是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宋孝宗的召见,后被任命,淳熙七年(1180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这首诗就是闲居山阴后所作。

  《秋兴》唐诗赏析 篇3

  原文:

  秋兴

  宋代:陆游

  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夜上海论坛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夜上海论坛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译文:

夜上海论坛  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我在樵风溪上划着我的小舟,又在濯锦江边怀念着我昔日玉勒雕鞍的冶游。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悲壮的管弦乐筵真个是昨日的美梦,频繁的捣衣声啊——又是这伤心的凉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

  菊枝刚刚结满果实,可以进行采摘,瓮中新酿的美酒飘起了沁人心脾的香气,该拿起滤酒的酒篘。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夜上海论坛  且不要说我赋闲在家总是没有事做,每天夜晚我都可以在孤灯之下——写我的忧愁!

  注释:

夜上海论坛  樵(qiáo)风溪上弄扁(piān)舟,濯(zhuó)锦江边忆旧游。

  樵风:顺风﹑好风。扁舟:小船。濯锦江:江名。即锦江。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wèng)醅(pēi)香恰受篘(chōu)。

  翦:“剪”的异体字。瓮醅:指酒。篘: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莫道:别说,不要说。

  赏析:

夜上海论坛  陆游是中国古代着名的爱国文人,抗金志士。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壈,一腔报国热血无处可洒,只能被岁月白白的消磨,徒叹“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通过我的翻译,可以看出这诗篇是陆游赋闲在家的作品,第一句,道出作者的现状:赋闲,百无聊赖,自己划船解闷。第二句对出:走在江边长叹,引出下一句,第三句写昔日在京城游玩的盛况,但末着“真昨梦”三字又是包含辛酸。第四句写作者被捣衣的敲打声拉回现实,对比着自己的现在,真是难过,这句中的“惊”字可以类比杜甫的“恨别鸟惊心”。诗歌中讲究“起承转合”起和承完事了,到了颈联:作者笔锋一转,改成一片令人开心的景象,这两句是在描写自己的赋闲生活。但是作者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橘熟酒成而改变,尾联卒章显志,包含着无奈神伤。

  本诗的颈联可以参考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也是描写的赋闲生活,效果大概一样,都是乐景哀情(具体什么是乐景哀情参考我写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鉴赏,百度能搜索到),最后的卒章显志才是作者感情的“技经肯綮”。

  《秋兴》唐诗赏析 篇4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夜上海论坛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夜上海论坛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夜上海论坛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夜上海论坛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夜上海论坛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夜上海论坛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砧:捣衣石。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①丛菊两开:是指诗人于大历元年(公元765年)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②故园:故乡,同时喻故国。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丛菊两开,流了多年的老泪两年间不曾断绝;孤舟靠岸系绳,每次都牵动故园之思,牵动故国之情。抒情写景,使人看到诗人忧国之心,思乡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翻译:

夜上海论坛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一: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夜上海论坛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赏析二: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为历代评家所重。当代学者叶嘉莹编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可参。

  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

夜上海论坛  《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

  《秋兴》唐诗赏析 篇5

  秋 兴

  杜甫

夜上海论坛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②,塞上风云接地阴③。

夜上海论坛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④,白帝城高急暮砧⑤。

  注:

夜上海论坛  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②兼天涌:波浪滔天。

  ③接地阴:风云盖地。

  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夜上海论坛  ⑤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3分)

  答:

  参考答案:

夜上海论坛  10.(1)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落寞、郁闷的感情基调。(划线处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夜上海论坛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景物描写和作用的鉴赏能力。

  (2)示例一:首联的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1分)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2分)

夜上海论坛  示例二:颔联的象征:以骇浪滔天,(1分)暗寓了国家时局动荡和作者心潮翻卷;(2分)

夜上海论坛  示例三:颔联的象征:以阴云盖地,(1分)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2分)

夜上海论坛  示例四:尾联的烘托:以秋风、捣衣声(1分),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2分)(意思对即可。划线处为关键得分点,共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和赏析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

  【附:诗歌意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秋兴》唐诗赏析 篇6

  《秋兴·其四》原文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其四》鉴赏

夜上海论坛  首联: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

  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

  《秋兴·其四》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秋兴》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唐诗《秋夕》赏析04-10

宿龙兴寺唐诗赏析04-25

《长安秋望》唐诗赏析01-27

李贺《秋来》唐诗赏析03-23

《汾上惊秋》唐诗赏析01-18

汾上惊秋唐诗赏析04-25

《春兴》唐诗鉴赏02-06

《秋浦歌十七首》唐诗赏析01-25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唐诗赏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