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白田马上闻莺》翻译及鉴赏

时间:2024-06-08 03:41:15 炜玲 全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唐诗《白田马上闻莺》翻译及鉴赏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诗《白田马上闻莺》翻译及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唐诗《白田马上闻莺》翻译及鉴赏

  《白田马上闻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上海论坛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前言】

  《白田马上闻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上片是静景,并在静景中体现出作者李白的内心幽情;下片为想象,承上“旧恨”展示心头感情波涛。

  【翻译】

  黄鹂啄食着紫色的桑椹,在五月的夏日下躲在茂密的桑叶里歌唱。我外出不记时日,还以为现在是春天。蚕已经老了,要吐丝了,我仍然在外奔波;白田的女人们已经开始缫丝了。听到这缫丝的声音就想起妻子,赶马跑快些,免得听着伤心;摸摸心脏,痛心啊。

  【鉴赏】

  关德在《题石林词》一文中,对李白下了这样的评语:“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这首词风格婉丽,该是早期之作。

  上片是静景,并在静景中体现出作者的内心幽情。起首三句描绘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环顾四周,但见地上点点青苔,片片落花,说明春光已尽,令人不胜惋惜。“吹尽”两句,进一层描写庭院景象,在这儿,由花开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没人注意,只有柳条还在随风轻摆,这是静中见动;一“自”字写出四周无人的寂寥况味,用来衬托作者徘徊四顾的孤独心情。

  “渐暖霭”三句,光从时节转移写起,春去夏来,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由于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这是一把布满尘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隐约可见的那位月宫“乘鸾女”却使他陷入沉思。关于“乘鸾女”,原来有着一个月中仙女的传说,据说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日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龙城录》),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画像,引起他的联想,勾起了他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旧恨”,使他自己也感到惊讶的是那“旧恨”,竟会如此猛烈地涌上心头。

  下片为想象,承上“旧恨”展示心头感情波涛。“江南”三句,是说昔年乐事已成而今“旧恨”,伊人远去,犹如乘鸾仙女,无由再见,只有在梦中来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连天,远望如同正在泼醅上涨的葡萄绿酒。李白就曾有诗赞道:“遥看江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这连天江浪,再加上弥漫空中的烟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画呢。这里先写景,然后引出下面景中之人。

  “无限”两句,怀想伊人倚楼凝思,但见烟波苍茫;两人相去千里,纵有万般深情,又将凭谁采取苹花,以寄相思之意呢?真如柳宗元所说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了。“但怅望”三句,更深一层,写两人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舟船难通,只能目送征鸿,黯然魂消。柳永《玉蝴蝶》词末几句境界与此相似:“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结末两句深恨无人为自己唱起《金缕曲》,由曲及人,兴起对美好往日的怀念,对远方伊人的惓惓深情。

  创作背景

  李白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诗人,他青年时代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意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和成就。但是,尽管他北游河洛,东临齐鲁,南下江浙,足迹几及半个中国,仕途却一直不顺利,这使他感到十分悲凉和愤慨。这首《白田马上闻莺》,就是他在江淮之间漫游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风景,文字通俗易懂,而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诗人选取了黄莺、桑树、蚕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连在一起,上承下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艺术整体。就在这幅通俗、浅显的乡土风情画中,诗人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所谓“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言下之意是阳春已过,初夏来临,而自己大业未就,虚掷光阴,空度岁月。

夜上海论坛  正是桑间黄莺的啼鸣惊醒了诗人,时临收获的季节,应当珍惜年华,不能再作无目的漫游了。但是,驱马向前,扪心自问,前途是如此渺茫,令诗人倍感悲凉,尾联收笔联系深层的现实,而表达的情感正是一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思想情绪,其中也含有羁旅的愁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博大情怀。

  名家评价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曲而有直,体深得乐府之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夜上海论坛【唐诗《白田马上闻莺》翻译及鉴赏】相关文章:

《白田马上闻莺》古诗原文及赏析08-1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诗鉴赏07-29

《春夜闻笛》的李益唐诗鉴赏03-21

白朴《天净沙·春》翻译与鉴赏03-25

唐诗鉴赏论文09-29

《牡丹》唐诗鉴赏03-04

《山中》唐诗鉴赏04-28

《鹦鹉》的唐诗鉴赏01-12

唐诗《野望》鉴赏11-23

《渔翁》唐诗鉴赏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