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词赏析

时间:2024-02-27 11:25:32 赛赛 全宋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词赏析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此词没有事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一组意象反复诉说离愁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词意象清幽,缠绵凄婉,迷茫的意态和伤感的氛围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围,颇有情调。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词赏析

  【原文】

  蝶恋花⑴

  醉别西楼醒不记⑵,春梦秋云⑶,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⑷。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⑸。

  【注释】

夜上海论坛  ⑴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夜上海论坛  ⑵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⑶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⑷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夜上海论坛  ⑸“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

  【白话译文】

夜上海论坛  醉别西楼的情景醒后全都忘记。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棂,我难以入睡,闲看画屏上吴山的葱翠。

  衣上的酒痕和诗里的字,一点点,一行行,都是那凄凉的情意。可怜的红烛自怜没有好办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为人垂泪。

  【赏析】

  晏几道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舒适安逸的生活。后来,他家道衰落,就连正常的衣食起居都成了问题。这使他深谙人生的无常。这说辞就是一篇抒写人生聚散的作品。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

  “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时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

夜上海论坛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名家点评

夜上海论坛  清·先着、程洪《词洁》卷二: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如小山父子及德麟辈,用事亦未尝不轻,但有厚薄浓淡之分。后人一再过,不复留余味,而古人隽永不已。

  清·陈廷焯《大雅集》卷一:一字一泪,一字一珠。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凄惋。一起写醒时景况,迷离怳恍,已撇去无限别时情事。“春梦”两句,叹人生聚散无常。一“真”字,见慨叹之深。“斜月”两句,自言怀人无眠,惟有空对画屏凝想。一“还”字,见无眠之久,“闲”字,见独处之寂。下片,“衣上”两句,从“醉别西楼”来,酒痕墨痕,是别时情态,今人去痕留,感伤曷极。“总是”二字,亦见感伤之甚,觉无物不凄凉也。“红烛”两句,用杜牧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但“自怜”“空替”等字,皆能于空际传神。二晏并称,小晏精力尤胜,于此可见。

  作者简介

  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监颍昌府许田镇。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有《小山词》传世。

  生平简述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也许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释: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

  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忠纯真挚的痴情,他仍未失却童心,他难与一般俗人合流,他一生的心血性情都表现在他的词里。

夜上海论坛  今观其“小山词“260多首,虽是走其父花间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但也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有与父不同的地方。

  周介存谓晏氏父子仍步伍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但薛砺若则认为他主要步伍冯延巳。他比其父词更觉风流妩媚,更轻柔自然,有的象南唐后主和秦少游,这与他父亲不同。

  黄庭坚则说:“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实际上晏几道词的重要内容是写男女悲欢离合的恋情。这与其苦恋生世有关。

  他曾与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鸿、苹、云四歌女之间的悲欢离合。他甚至在词中直接写出这些歌女的名字。这就使得他的词具有一个特点:他的词具有明确的思恋对象,感情真挚。

夜上海论坛  这与五代宋初词人作品中的泛爱、泛恋不同。晏几道的词始终是构建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这样两个感情世界上的。

夜上海论坛  他把对爱情的生死不渝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精神寄托。他写词是“叙其所怀,期以自娱。”他的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梦境的描写。他因为与恋人不能见面,便常在词中虚构梦境以重温往时爱情的甜蜜。他的作品中有52首59句写到梦。第三语淡情深是其风格。即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来表达不寻常的深情,如《少年游》。

夜上海论坛  第四他的词最善于融化诗句。如他的《浣溪沙》“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头红烛夜呼卢”用唐韩竑诗句,仅换了一个字“床头”“床前”。但天衣无缝。《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用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客,翻疑梦里逢”。

  故黄山谷说他的乐府“多寓以诗人句法。”

  作词特点

  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词风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对《小山词》的评价甚高。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词赏析】相关文章:

宋词赏析:李清照《醉花阴》11-24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宋词赏析06-14

《西楼》古诗赏析11-21

经典宋词赏析02-22

《蝶恋花》翻译与赏析07-24

《蝶恋花》原文赏析02-28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11-28

《蝶恋花》诗词赏析01-12

微醉,独醒,何异?06-25

宋词《钗头凤》赏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