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时间:2023-07-18 15:51:37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

夜上海论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夜上海论坛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品赏析

夜上海论坛  又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夜上海论坛  9、天际:天边。

  诗意

夜上海论坛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夜上海论坛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简析]

夜上海论坛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着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着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着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夜上海论坛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夜上海论坛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夜上海论坛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728)。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夜上海论坛【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相关文章: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附赏析06-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赏析07-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赏析08-0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03-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注释译文04-07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古诗大全12-30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精选8篇)12-0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词鉴赏02-0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通用8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