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时间:2022-03-18 11:38:29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逢入京使》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篇1

夜上海论坛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夜上海论坛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

夜上海论坛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答案:

  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夜上海论坛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夜上海论坛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篇2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夜上海论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夜上海论坛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夜上海论坛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篇3

  逢入京使

  岑参

夜上海论坛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夜上海论坛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夜上海论坛  此诗约作于天宝八年(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纵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之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当然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甚至可以说是更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真情实感。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

  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没有纸笔,只有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干净利落,但简洁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含意隽永。

  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能表现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传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这首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仿佛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逢入京使》诗词鉴赏 篇4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夜上海论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夜上海论坛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夜上海论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夜上海论坛【《逢入京使》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逢入京使》古诗鉴赏06-06

逢入京使古诗词04-10

逢入京使的拼音谁有?06-24

《逢入京使》古诗的意思及赏析05-30

九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ppt06-30

京镗《水调歌头》诗词鉴赏07-22

《江南逢李龟年》诗词鉴赏02-09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译文及鉴赏04-20

《江南逢李龟年》古诗鉴赏01-17

《玉京秋》原文及鉴赏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