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雨后池上》宋诗鉴赏

时间:2023-04-18 13:21:15 洪熔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后池上》宋诗鉴赏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后池上》宋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后池上》宋诗鉴赏 1

夜上海论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①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②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

  (1) 诗中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夜上海论坛  (2) 这首诗写景抒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22、根据提示,默写原文中相关的语句: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夜上海论坛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夜上海论坛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舞榭歌台。

  《雨后池上》宋诗鉴赏 2

  雨后池上

  刘攽〔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赏析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背,从诗中比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背,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夜上海论坛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比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平”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平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句。“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平缓,动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夜上海论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比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动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平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动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比其静态,又比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句,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雨后池上》宋诗鉴赏】相关文章:

着名的宋诗鉴赏03-27

周汝昌宋诗鉴赏03-27

《幽居初夏》宋诗鉴赏03-28

宋诗题西溪无相院鉴赏03-28

池上古诗词鉴赏03-13

《昼居池上亭独吟》的唐诗鉴赏02-08

散文鉴赏- 雨后海边烧烤04-10

春天的宋诗名句03-14

《池上》说课稿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