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踏莎行·闲游

时间:2023-07-19 15:55:11 泽楠 古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踏莎行·闲游

  《踏莎行·闲游》是宋朝爱国词人刘将孙的一首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踏莎行·闲游,欢迎大家分享。

  《踏莎行·闲游》原文

夜上海论坛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夜上海论坛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注释:

  水际:水边

  轻烟:轻盈的烟雾

  沙边:沙滩边

  微雨:细小的雨

夜上海论坛  荷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大而美丽

  芳草:香气扑鼻的草

夜上海论坛  垂杨渡:柳树垂下来的枝条,横跨在水面上,形成的渡口

夜上海论坛  多情:多情的人

  移徙:迁移、流动

  忽成愁:突然变成忧愁

  依稀:模糊不清

夜上海论坛  恰是:正是

  西湖路:西湖边的小路

夜上海论坛  血染红笺:用鲜血染红的纸笺

  泪题锦句:含泪写下的精美诗句

  岂忆:怎么会忘记

  相思苦:思念之苦

  只应:只有

夜上海论坛  幽梦:幽深的梦境

  解重来:再次解脱

夜上海论坛  梦中不识从何去:在梦中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译文

夜上海论坛  水边轻烟,沙滩微雨。荷花香草垂柳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怎能忘记相思之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知往何处。

  《踏莎行·闲游》赏析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

夜上海论坛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认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

  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

  过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

  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

夜上海论坛  “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作品介绍

  《踏莎行·闲游》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刘将孙创作的一首诗。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于迷惘中表达了故国之思。

  《踏莎行·闲游》创作背景

  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那种想见西湖又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出来。

  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强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踏莎行·闲游】相关文章:

踏莎行08-20

踏莎行阅读理解01-18

古诗《踏莎行》原文及鉴赏04-02

欧阳修《踏莎行》赏析03-15

《踏莎行·小径红稀》赏析02-09

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03-15

《踏莎行》晏殊词作鉴赏05-30

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诗词赏析03-22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