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11-11 09:25:59 古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夜上海论坛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夜上海论坛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

夜上海论坛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夜上海论坛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夜上海论坛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夜上海论坛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字词解释:

  1、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夜上海论坛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翻译:

夜上海论坛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背景:

夜上海论坛  《望天门山》是李白开元十三年(725)乘船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用意。

  主旨: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艺术特色:

夜上海论坛  1、“望”。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2、山水互为映衬。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夜上海论坛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夜上海论坛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代表作

  《将进酒》

  《静夜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行路难·其一》

  《三五七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渡荆门送别》

  《春夜洛城闻笛》

  《送友人》

  《望庐山瀑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望天门山》

夜上海论坛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夜上海论坛  《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

  《长相思·其一》

  《赠汪伦》

  《客中行》

  《峨眉山月歌》

  《独坐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夏日山中》

  《清平调·其一》

  《赤壁歌送别》

  《子夜吴歌·秋歌》

  《关山月》

  《怨情·美人卷珠帘》

  《古朗月行》

夜上海论坛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蜀道难》

  《月下独酌四首》

  《飞龙引二首·其二》

夜上海论坛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飞龙引二首·其一》

  《忆秦娥·箫声咽》

  《妾薄命·汉帝重阿娇》

  《短歌行》

  《寻雍尊师隐居》

  《登金陵凤凰台》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上海论坛【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及赏析04-18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注释及赏析11-03

望天门山的古诗原文04-01

古诗望天门山赏析07-22

望天门山的古诗赏析08-05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06-15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03-30

望天门山古诗翻译赏析11-28

望天门山的古诗翻译及赏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