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

时间:2022-12-21 11:46:21 网站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

  我时常有这样的想象:岁月是一条长廊,只需回转身,往岁月深处走去,经过一段梦一般的路径,就会抵达任何一个你想要抵达的时空。如果可以,我想去宋代,去邂逅苏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是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题画诗。苏轼因为懂画、会画,所以苏轼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苏轼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苏轼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苏轼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苏轼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苏轼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苏轼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苏轼是一个性情中人。苏轼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画家介绍:

夜上海论坛  惠崇(?~约1017) 北宋僧人、画家、诗人。建阳(今属福建建阳县)人,一作淮南人。惠崇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王安石《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苏轼、黄庭坚、王庭□等也有诗称赞惠崇的画,其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尤为后人所称许。

  惠崇与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合称"九僧";与魏野、林逋、潘阆等俱宗贾岛、姚合,同属晚唐派。九僧与西□诗人同时,而作风不同。他们专精五律,多写生活琐事与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作者简介

  像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夜上海论坛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夜上海论坛【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古诗08-05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赏析02-23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赏析12-24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1-08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赏析11-12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翻译与赏析03-03

惠崇《春江晚景》赏析08-20

《惠崇春江晚景》赏析04-02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原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