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时间:2022-11-02 15:09:15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夜上海论坛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解释】

夜上海论坛  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乡音还没有改变,但鬓发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词语解释】

  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诗文赏析】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夜上海论坛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诗鉴赏

  这首诗为天宝三年(744)诗人归隐永兴时所作。

  偶书指因偶有所感而即兴写下来的文字,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诗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细致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那种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读来觉得入情入理,亲切自然。

夜上海论坛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概括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通过少小与老大、离与回等词语的反比,突出离乡时间之久。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则通过变(鬓衰)与不变(乡音无改)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尽管客游他乡多年但思恋故土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的老而弥笃的情怀。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从诗人的角度宕开,以儿童的角度描写故乡人对自己还乡的反应,其中也暗含了诗人这家乡原来的小主人与今天的小主人 儿童之位置变换的对比,使画面顿时呈现为欢快明朗的喜庆色彩。你看,见到诗人这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陌生人扶杖归里,孩子们立刻蹦蹦跳跳地围拢来,不等诗人开口,他们就很有礼貌地抢着称诗人为客,笑问客从何处来,真是妙笔神来,谐趣无穷。一个笑字就把诗人多年的思乡之恸都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虽名之为偶书,但在语言运用上也是颇具匠心的。语言通俗自然,很接近口语,但同时异常凝炼,富于概括力,令人回味无穷。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夜上海论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夜上海论坛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古诗赏析

夜上海论坛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夜上海论坛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夜上海论坛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 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夜上海论坛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 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 读者眼前。

夜上海论坛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 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回乡偶书》教案

  一、导入

夜上海论坛  1、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画,看看哪位同学能给它配上诗句?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

  2、看着这高耸入云的楼,你想到了哪句诗?真好!

夜上海论坛  3、看着放风筝的小娃娃们,你想到了?是啊!

  4、看着这一幅温馨的画面,你又想到了?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孟郊的《游子吟》赞颂的是伟大的?对!母爱!

夜上海论坛  5、再看,这满树的新叶让你想到了?真好,我们一起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碧玉齐!

  6、同学们真棒!小小年纪就能诵读许多的经典诗文,你知道么?与诗词为友,乃人间乐事!

  二、初步感知

夜上海论坛  1、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古诗词的殿堂,感受经典的魅力,一起来学习贺知章的另一首诗,一齐读课题。

  2、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古诗文最好的办法首先是诵读,其次也是诵读,最后还是诵读。我们先来看看别人是如何诵读的?(播放视频)诵读的第一步就是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照着视频中的样子,自己试一试,开始吧。

夜上海论坛  3、能读正确吗?不够自信,能不能啊?谁来试试?字正腔圆,真不简单。

夜上海论坛  4、我看看,谁读的好?准备!

夜上海论坛  5、听着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几个生字宝宝都溜出来找你们玩儿了,谁来跟他们打打招呼?

  6、这个字念什么呢?它在以前是这样写的,看着这一幅画,你有什么想说的?客就是什么呢?客就是旅居他乡的人,我们把它称作是客人。谁能给客字找朋友?先来说说两个字的,真好!谁找到三个字的?谁还能找四个字的?还能啊!真不简单!对了!特别棒!

夜上海论坛  7、同学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这个字写好。睁大你们的亮眼睛,仔细观察,如何写好这个字?这个提醒很重要!撇捺要舒展,再看看下面这个口字,它和口在左边的,口在右边的分别有什么变化?

  8、孩子们,再仔细看看,我相信你们会有所发现,有没有发现啊?口在左边,口字写的小一点,口在右边要写的大一点,口在底下要写的扁一点,真是会观察的孩子。老师把写好这个字归纳成了口诀,一起念一念:撇捺舒展,口儿变扁。举起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这个字(板书:客)

夜上海论坛  9、该轮到你们写了,拿出纸笔,先做好写字操:头正,肩平,背直,足安,调整好握笔姿势,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写完的同学坐的可端正了。

  三、再读感悟

  1、写好了这个字,我们再把这首古诗朗读一遍,孩子们读的非常好,要是能够在有些地方注意停顿,那感觉又不一样了。要不,咱们来试试?你们读前面四个字,我读后面三个字。看看能不能成功?

夜上海论坛  2、有点味道了,咱们交换一下,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你们坐的可端正了。

夜上海论坛  3、这么一读,节奏感就出来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播放视频)刚刚的视频中你找到了哪些答案?鬓就是指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我们用手来比一比,对了!这就是鬓毛。何处来就是哪里来?可是贺知章不说哪里来,而是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上海论坛  4、同学们,在我们的古诗词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字眼,你们看,王安石曾经写到: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也曾经这样写过: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古诗的语言就是这样精致、这样凝练。读古诗要学古人,古人吟诗常常低声慢吟,一幅如痴如醉的样子。我们也来试试看。好一群满腹诗文的书生啊!听着你们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当年贺知章吟诵这首诗的情景。

夜上海论坛  5、你们猜猜他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几岁呢?

  6、拿起笔,从诗句中找答案,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两处标上2哪些地方让你认为他是八十多岁才写这首诗的?不定笔墨不读书,很好!同桌两个人交流一下。

  7、我发现大家讨论的`特别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从哪些字眼你可以感受到?

夜上海论坛  8、对啊!鬓毛都衰了,那你觉得他的年纪怎么样?很好!继续,有的人一直在举手。老大这个词语我们以前在哪一句诗中积累过?我们一起回顾一遍: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老大跟今天诗中的老大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很老了。诗中的第一句就写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板书:少小→老大)

夜上海论坛  9、你看,这就是那位老大,谁能够把老大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试试?还不够老!你来试?挺老的了!真的是老大啊!我们一起来读。

  10、正像同学们发现的那样,请看:贺知章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浙江人。他30多岁离开家乡去做官,直到86岁才辞去官职,告老还乡。这时,他已经白发苍苍,谁再来读这句话?女生读!

  11、看,贺知章老人回来了,他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了一群谁你呢?这些儿童还认识他吗?一起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想象一下,这些儿童看见贺知章,会称呼他为什么?会对他说什么?

  12、我怎么不认识你啊?是啊!很陌生的,除了这群儿童不认识他了,还可能谁也不认识他了?(朋友)

夜上海论坛  13、可能是朋友,可能是亲人,邻居也可以称之为邻人。这么久都没有回到家乡,现在终于回来了,可是家乡的人都不认识他了,此刻贺知章的心情怎样呢?失落的,那你来读读。悲伤,那你来试试。我听出了那一点淡淡的忧伤,后悔没有早点回来。

  14、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带上我们的理解,一起来读读,齐!

  15、但是,无论他怎么改变,在贺知章老人的身上,有一种东西始终不变,那就是:乡音无改。(板书:乡音无改)请同学们在诗中把这个词圈划出来。

  四、情感升华

  1、虽然他鬓毛衰了,但是他乡音无改。虽然他胡子白了,但是他乡音无改。不管他是在何时,他都是乡音无改,不管在何地,都是乡音无改。一个乡音无改感受到什么?能感受他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一种爱。是啊!在离开家乡的五十多年里,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可能他无数次的倚在窗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无数次的登高望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夜上海论坛  2、也许是徐徐的春风勾起了他无尽的思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能是瑟瑟的秋风拂过,引发他的万般感慨,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数次的凝神远望,无数次的梦回故乡,今天他终于回来了,全体男生读。

夜上海论坛  3、我回来了,今天我终于回来了,可是家乡的人已经不认识我了,女生读。

  4、孩子们,诗歌最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视频)这是藏语版的《回乡偶书》,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5、漂泊在外的游子每当想起贺知章,就会想带他的《回乡偶书》,一首《回乡偶书》又怎能表达贺知章老人的心情呢?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回乡偶书二》,谁会读读?

  6、请你来试试?有人说《回乡偶书二》里面也有《回乡偶书一》的影子,你们找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前后四个人讨论一下。

  7、我们也来交流一下,这一半的人读: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半的人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轻轻地读,开始。还有吗?今天举手的人非常多,真棒!

  8、家乡没有变,更没有变的是他对家乡的那种思念,那种爱。我们也把这两句读一读。还有没有人有自己的感受?他回去以后也发现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发生了变化:近来人事半消磨。

  9、我们来试试这样,老师说一句,你们从这首诗中找出那句诗,准备,我看谁能找到?

夜上海论坛  10、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很长了,回到家乡以后,我才发现家乡的人和事变化太大了。只有门前那清澈的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一圈圈的波纹。如果说《回乡偶书一》表达的是贺知章对家乡的思念和爱,那《回乡偶书二》同样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爱让我们一起把《回乡偶书二》朗诵一遍,齐!

  五、总结

夜上海论坛  今天这节课,我觉得很难忘,正所谓:与诗词为友,乃人间乐事。希望同学们今后广泛的阅读经典诗文,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

夜上海论坛  将《回乡偶书》的意思有感情的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改写古诗《回乡偶书》03-28

《回乡偶书》古诗赏析03-30

《回乡偶书》的古诗赏析01-22

小学古诗《回乡偶书》03-27

回乡偶书贺知章古诗词01-22

关于古诗《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05-06

回乡偶书古诗文赏析03-30

《回乡偶书》的古诗原文及意思赏析10-20

贺知章《回乡偶书》译文及古诗赏析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