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贾岛《雪晴晚望》古诗赏析

时间:2022-11-30 09:46:15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贾岛《雪晴晚望》古诗赏析

夜上海论坛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贾岛《雪晴晚望》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贾岛《雪晴晚望》古诗赏析

  背景

夜上海论坛  贾岛《雪晴晚望》写于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古人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释无可(着名诗僧)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诗中描写了当时所见所感,特别是借物抒情,突出了独行孑孑(没有人相伴,很孤独的意思)而寒寂之感。全诗在“望”中展开,分别描写了“雪”、“晴”、“晚”几个方面。

  全诗如下: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夜上海论坛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赏析

夜上海论坛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道:“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外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溪云几万重”是“望”之所见。诗人运用了夸张手法来突出“溪云”浓重。这一句中,诗人选择了“溪”、“云”两个意象,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诗人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不但拉开了距离,造成想象空间,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诗人视点在山上,一眼望去,在阳光斜照下,溪水与上空升腾起的云朵混合一体,相互照应,重重叠叠,表现出十分壮丽的图景,为后面描写和抒情奠定了基础。。

  颔联紧承首联写道:“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白屋”即茅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这一句是承“溪云几万重”中“溪云”而来的。上一句是说,溪水中,打鱼人划着小船回到自己的茅屋,远处高山上夕阳西下了。“寒日”中的“寒”用得很妙,不但说明了夕阳西下,山中寒冷的景象,更是诗人心中的凄寒体现。特别是与“归”和“下”两个动词(都有回归、回家的意思)关合一起,说明了该归的就归,该下的.就下,而诗人却寄居在寺院,不能归,此时此刻不免隐隐生起他乡游子因考试失落而产生的凄凉之感。可以说,这好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道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夜上海论坛  颈联承上联在意义上一转,诗人写道:“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烟”像烟的雾霭。“冈草”看是虚弱的草,实则是生命力特别旺盛。意思是说,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这里,诗人运用了“野火”与“断烟”,不但表明了一明一暗,而且也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因“野火”使我想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其实,也许诗人就是要表现这“冈草”的顽强生命力。可以说,诗人在这里,借用“野火”、“冈草”和“石松”几个意象,就是表现了自己纯洁、劲节和远大志向。

夜上海论坛  尾联一合,在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之后,诗人写道:“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上句中的“回”即回头看、回看。意思是说,夜幕降临,什么也看不到了,诗人只好回寺院去。其中,一个“却”字,可以说,是副词表意,把诗人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句写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这里的“钟声”很有意蕴的,可以说,它不但“打”出了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屡试不第而栖身荒山古寺的伤感,而且也暗示了诗人心中萌生瞿昙之念。所以,这“闻打暮天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是诗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贾岛《送无可上人》)思想的体现。这样结尾,不但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且引发读者想象和思考,从而提高诗歌的审美效果。

  在艺术上,首先,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形象地表现了“雪”、“晴”、“晚”的特点。其次,用词准确生动,表现出语言的渗透力。再次,形象含蓄,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第四,表现诗人贾岛的“郊寒岛瘦”的诗风。

  文学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夜上海论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夜上海论坛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夜上海论坛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夜上海论坛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近邻,但在写诗当时,是起过这种念头的。这应是“闻打暮天钟”一语含义的绝好参证。同时,作者在那首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在表现苦吟孤傲之中也明言有“归卧故山”的思想。

  “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静谧的,是望景。七句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泼的局面。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名家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三:晚唐诗多先锻景联、颔联,乃成首尾以足之。此作似乎一句唱起,直说至底者。

夜上海论坛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卷二二:通首俱切,结更佳。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十三:起四句有气力,后半稍弱,五句亦未雅。

  清·李怀民《重订诗人主客图》卷下:(三四句)严峭不可名状。(五六句)二句中有雪在。(七八句)其声亦带寒苦。又:对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古今雪诗,至欧、苏始称“白战”,其实自退之即不持寸铁也。但用郁思定力,峭骨沉响,笔补造化,无逾此作。

【贾岛《雪晴晚望》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骆谷晚望古诗赏析04-10

与贾岛闲游古诗赏析11-27

洛桥晚望古诗赏析04-10

《晚泊浔阳望庐山》古诗赏析04-10

《百花亭晚望夜归》古诗赏析03-31

晚晴12-24

贾生古诗赏析04-10

《贾生》古诗赏析01-24

古诗赏析: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