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归田赋》的创作背景

时间:2022-10-26 13:34:38 辞赋精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归田赋》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年代、人文环境、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自己家庭遭遇的变故等等,会在文章中有所流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田赋》的创作背景,供大家欣赏。

  诗意

夜上海论坛  《归田赋》是汉代辞赋家张衡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此赋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的超脱精神。全赋短小明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作品原文

  归田赋

夜上海论坛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夜上海论坛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夜上海论坛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创作背景

  《归田赋》是汉代辞赋家张衡从仕途转向退隐时所作的一篇小赋。这是一篇短小明畅的抒情小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下文是《归田赋》的创作背景。

  东汉文坛同西汉相比,变化很大。东汉士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环境和地位的变化给予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现实生活的动荡不定也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他们所关注的热点已经跨出宫廷苑囿,从更广阔的范围寻找有价值的题材。于是,各个时期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往往成为他们创作的直接、间接诱因。与题材方面的变化相适应的,还有创作宗旨的变化。在司马相如时代,赋的讽喻效果同赋家的主观愿望之间就存在着差距,以至于后来引起扬雄的批评。到了东汉,讽喻不仅不起作用,甚至还可能招来灾难,这就迫使辞赋家们考虑如何看待和处理赋的社会作用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集团所采取的“党锢等高压政策,使士人普遍受到压抑。物不得其平则鸣,他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赋这种文学样式抒发自己的不平。于是,东汉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感情激切的抒情赋。世风的变化不仅导致赋的创作在题材选择和宗旨的设定方面出现新的取向,在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方面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差异。昔日以铺张扬厉、汪洋恣肆为主调的风格和豪放昂扬的气势,已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扬弃;散句单行的语言,演变为骈俪对偶的句式。赋的风貌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张衡是东汉中期着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见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乃拟班固《两都赋》,创作了《二京赋》,张衡不仅创作了《二京赋》那样表现出传统特色的京都大赋,同时,他还写作了《思玄赋》、《归田赋》等抒情之作。和帝、顺帝时,衡以特殊才能受到亲幸,宦官共进谗言诬蔑之。他每为自己的处境苦恼,经常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遂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思玄赋》。此赋篇幅较长,采用骚体句式,表现手法也较多地学习《离骚》。陈述自己遭诋毁却不肯屈从俗辈,遂驰骋想象,遍访古圣先贤,以探求人生玄妙之理,此赋带有较明显的摹拟成分。

  张衡的《归田赋》则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使其成为文坛上独领风骚的作家。仕途的污浊使张衡郁郁不快,想游于纷乱的尘世以外又作不到,于是他憧憬那与官场形成鲜明对比的田园。他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这百草和禽鸟都能任情舒展的田园,这充满勃勃生机的境界,怎能不令他心驰神往!在这里可以获得赏览自然景物的欢乐,还可以轻松自由地射钓。他的蓬庐远离尘嚣之外,在这里弹奏前代名曲,读圣贤之书,挥毫奋藻,尽情地陈述其对人生、社会的感受。他笔下的田园充溢着浓厚的生活兴趣,体现出身心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同时,也带有鲜明的道家色彩。

  整体赏析

  《归田赋》是东汉时期抒情小赋的.典型代表。它的出现,意味着辞赋史上一次令人欣然的转变。汉大赋在继承楚骚的体格之后,渐渐剥离了内在的充实和多感的生命而转入“体物”的创作,其内容多是对田猎场景、两都盛况、帝王鸿业的铺陈和夸饰,尽管望过去是一派富丽堂皇、心驰眼醉的华贵气象,实际却缺少一种感人的底力。它只是精雕细凿的楼台,只是工笔点描的花鸟,只是帝业繁华的倒影,而非真正的性情的文学。赋,到了东汉张衡的手里,才重新开始了个性化、抒情化的表达。

  张衡的《归田赋》是新鲜的。这新鲜首先在于它的体制。《归田赋》只有二百余字,区区四段,篇幅甚小,与结构庞铺排繁冗、形式板滞的汉大赋相比,独显出它的玲珑别致。如果把汉大赋比喻成威严赫赫、金碧辉煌的宫殿群,那么张衡的这篇小赋就是于烟水迷蒙处秀乎云外的俏岭青峰,或者是炊烟袅袅下恬然自喜的竹篱茅舍,清澈明净、通透可爱。

夜上海论坛  《归田赋》的新鲜在于它的格调和思想。张衡的这篇小赋创作于东汉后期,那时政治黑暗,官场险恶。宦官把持朝政,颠倒是非,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浊流横行。身怀正义的张衡处于其中,也只能是徒有抱负。于是他创作了这篇《归田赋》以示淡泊、归隐、逍遥忘我之意,同时自然流露出对现实无望和求理想不得的忧闷情绪。这在当时普遍勾结宦官、攀附权贵、汲汲功名的大的政治空气和社会环境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这番心境和表达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田园类诗赋题材的出现和写作。

夜上海论坛  为了表现这一思想,张衡在赋中运用了十分灵活而恰当的笔法,使其显得结构紧凑、承转有度、抒情含蓄、意境通融。作者在第一段中点明了“归田”的原因。五组六言句式——“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既有直抒胸臆的畅达,又有采用典故的委婉,作者将两种抒情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在内容上细致全面地表现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包括久居京都的忧悒、怀才不遇的愁苦,时事弥艰的感伤以及追迹渔夫、和光同尘、断绝世事的潇洒自由,另一方面在形式上使抒情的手法富有变化,而不失于单调。后三段作者写了想象中的归隐生活。先是不吝笔墨地描绘仲春的种种景色和风情,有青郁盎然的原野,蜿蜒曲折的溪流,滋荣茂盛的百草,交颈谐鸣的水禽……作者一番笔墨,春色、春声、春情无所不备,三者相与映衬,共同完成了一幅鲜艳、烂漫的二月春光图,同时,作者在其中寄托着一种雅淡、静逸、素朴、天真的情怀,使人遥想;之后张衡又以想象之笔,描写了龙吟虎啸和衔弓射猎的场景,语词雄健,气势奔腾,展现了英雄般的骄傲和自由。动词的排列和对仗,如“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的魦鰡”,则使场面更加硬朗、大气而充满力量。再之后作者又变换场景,变狩猎场为书斋,行文也由飞动转为静谧。作者写自己于月夜斗室之内,弹鸣琴,挥翰墨,感经籍,悦诗书,形神洒脱,无拘无碍,以赋的笔法将摆脱倾轧、远离官场的艺术之生活逐一角度地展现出来,使人陶醉其中。而以上理想生活的各个侧面,都与现实政治社会的阴暗与丑陋形成强烈对比,发人思省。最后,作者以“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收束全文,直接抒发了愿远离尘嚣、神游物外的美好志趣与隐逸情怀,和首段呼应,使整篇赋文结构严谨,感情饱满,志趣鲜明。

  《归田赋》的新鲜还在于它的语言。汉大赋中的遣词造语往往因着意于凸显气象而流于生涩冷僻,张衡的《归田赋》却语出清新,一派天然,晶莹圆润,如珠在泉。尤其是写景部分,作者一律采用白描的手法,不借奇彩夺目,全以亲切感人。如其中一段“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就写得自然朴素、清丽非凡。因都是四言句式,另有一番紧凑、短促的妙趣。

  总而言之,张衡的《归田赋》以其短小的体制、高逸的情怀和平实的风格而成为一代名篇,并在汉赋以至中国古代辞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归田赋》的创作背景】相关文章:

张衡《归田赋》创作背景03-18

口技创作背景03-27

《口技》创作背景03-27

《逃离》的创作背景03-27

《口技》的创作背景03-27

口技的创作背景03-27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翻译和创作背景12-27

元曲《墨梅》创作背景05-20

劝学原文及创作背景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