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

时间:2023-11-16 10:27:16 志升 一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

  《爷爷和小树》课文

夜上海论坛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夜上海论坛  这篇课文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爷爷和小树》,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构段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夜上海论坛  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然后再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欲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但是我想,教案是死的东西,教学是活的生命,要让死的设计变为活的,是需要课堂实践的检验,所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者课上不是演练得很完美,这是很正常的,在平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不足大惊小怪,但是反思还是必不可少的:

夜上海论坛  1、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2、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并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这个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之前的课文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然后在理解过程中,在没有教给读书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试着练读。等学生读了以后,老师觉得不对,再去一句一句地教。这看起来好像是在培养自读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实,一年级学生学朗读,就是要由老师教的呀。唐老师在评课中,也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再老师教读,然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听录音比听老师范读效果好,因为,听老师范读时,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看老师的表情上,而听录音,就可以减少其它注意方面的干扰。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3、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课文赏析1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充满温情和教育意义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这篇课文以爷爷和小树的对话为主线,通过爷爷对小树的关爱和期望,教育孩子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夜上海论坛  课文的开头,爷爷对小树说:“小树,你要快快长大,长成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这句话表达了爷爷对小树的期望,他希望小树能够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阴凉和保护。

  课文的中间,爷爷又对小树说:“小树,你要扎根泥土,吸收阳光雨露,才能长得快。”这句话教育孩子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夜上海论坛  课文的最后,爷爷再次对小树说:“小树,你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才能成为有用之材。”这句话则是对孩子们的人生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总的来说,《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勤奋学习、勇敢面对困难的教育理念,是一篇非常适合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好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课文赏析2

夜上海论坛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爷爷和孙子一起种树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重要性,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1. 故事情节简单,易于理解

  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要围绕着爷爷和孙子一起种树展开。孙子问爷爷为什么要种树,爷爷回答说种树可以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这样的情节设置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孩子,他们能够轻松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2. 主题明确,寓教于乐

  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绿化家园,通过讲述爷爷和孙子一起种树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环保教育。同时,故事中还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学会尊敬长辈、关爱弟弟妹妹。

  3. 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这篇课文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作者通过描绘爷爷和孙子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爷孙之间的亲情和温馨。同时,通过对树木的描绘,让孩子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夜上海论坛  4.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夜上海论坛  这篇课文的情感非常真挚,让人感受到爷爷对孙子的关爱和教诲。在故事中,爷爷耐心地回答孙子的问题,引导他认识到种树的意义。这种深厚的感情感染了读者,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

  总之,《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明确的主题、简练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重要性,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尊敬长辈、关爱弟弟妹妹。

夜上海论坛【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课文】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课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08-26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课文10-30

爷爷和小树课文原文01-17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03-2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12-15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06-01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01-30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5-27

大树爷爷和小树叶10-09

大树爷爷和小树叶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