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上《一面》课文赏析

时间:2024-05-20 13:05:22 赛赛 六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人教版六年级上《一面》课文赏析

  《一面》是现代文学家阿累于1936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一面》课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面

  作者:阿累

夜上海论坛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夜上海论坛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jiào)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②。《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上赫(hè)然印着“鲁迅译(yì)”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夜上海论坛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ào)悔自己的莽(mǎng)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夜上海论坛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niǎn)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夜上海论坛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suō)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夜上海论坛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老板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夜上海论坛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tuí)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夜上海论坛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③。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夜上海论坛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夜上海论坛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夜上海论坛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niē)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xūn)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zēng)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夜上海论坛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夜上海论坛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nüè)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夜上海论坛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创作背景

夜上海论坛  此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时候。1932年的秋天,作者阿累在自己青年时代和鲁迅有过一次见面,此文即是以这次见面为内容,真实再现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品格。

  赏析

  此文从艺术上看,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雕刻家那种细腻的笔触,多方位、多角度地刻画鲁迅的崇高形象,艺术地再现鲁迅的音容笑貌,使读者有亲切贴近之感。

夜上海论坛  运用反复,刻画外貌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写鲁迅可敬可亲的形象,作者紧紧抓住一个“瘦”字,反复地进行外貌刻画,反复之多,全文竟达六次。

夜上海论坛  比较集中的描写有三次:第一次是作者刚进入书店时,由于“阴天,暗得很”,加上距离较远,只能模糊辨出人物形象:外形,瘦瘦的;年龄,五十上下;衣着,“穿着一件牙黄的长衫”;嗜好,“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由于抓住了人物特点,虽然只是模糊辨认,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第二次是鲁迅从里面走出来时,作者从近处细致地观察的外貌,“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接着又描写了他的头发和胡须。“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作者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加以描写,虽疏淡的几笔,却刻画了鲁迅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性格。第三次是作者与鲁迅直接接触,除了脸色、头发和胡须这些带有特征性的描写以外,对其“长衫”和“烟嘴”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刻画,不仅连长衫和烟嘴的颜色,甚至连长衫的质地“羽纱”、烟嘴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得十分清晰、明了。在内容上,这次描写完全是前两次印象的合写,有些语言也是重复地使用。但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就像雕刻家有意把其刀锋在已经刻过的地方再次加深那样。

  上述三次集中描写,作者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瘦”字,反复着墨,深沉地表现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给人留了深刻的印象。

夜上海论坛  文章中,还有三次对“瘦”的直接描写:鲁迅递《铁流》给作者时,“竹枝似的手指”,是用比喻写“瘦”;鲁迅点头默认自己的身份后,“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作者掏出银元放到他的手里,看到“他的手多瘦啊!”这三处描写,犹如电影艺术中的三个特写镜头,与整体画面紧密配合并穿插在集中描写之中。

  作者就是这样一次次、一笔笔地反复着,加深着,把鲁迅的形象雕刻了下来。唯有反复,鲁迅的形象才能如此清晰而深刻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夜上海论坛  抒写感受,刻画形象

  作者在描写鲁迅外貌的同时,用自己的内心活动映衬和烘托其光辉形象。作者一步步把他对鲁迅的深切感受自白出来,使读者对先生形象的认识,一层层加深。

  作者先写对鲁迅笑声的感受:“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鲁迅对于人民大众,有着天真的赤子之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自我写照。

夜上海论坛  作者同鲁迅初见面时,他的感受是:“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里的“正直而慈祥”,正是鲁迅对于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夜上海论坛  作者第二次描写鲁迅的外貌时,有对人物精神的感受:“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并且突出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等细节,烘托出鲁迅对旧社会的不调和的战斗精神。

夜上海论坛  另外,文章六处写鲁迅的“瘦”,三处写面容,两处写手肢,一处写体态。作者有意强调和反复刻画鲁迅“瘦”的特征,正是有意强调鲁迅“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而他的身体“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当作者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鲁迅瘦竹般的手里时,“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急匆匆带书出店了。这种情景,这种感受,把读者的满眼热泪,催到再也无法控制的程度了。

夜上海论坛  运用对比,形象鲜明

  对比能使形象鲜明,艺术效果加强。《一面》一文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一是把天气的阴冷与作者在书店里得到的精神温暖进行对比;二是把“西装同胞”的嘴脸与外国友人(内山老板)的同情进行对比;三是把内山老板诚心推荐鲁迅译着与鲁迅推荐购买他人之书进行对比;四是把旧社会对普通工人的虐待、歧视与鲁迅对工人父亲般的慈爱进行对比;五是把鲁迅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恨与他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怀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对比,鲜明地刻画了鲁迅的形象,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在同鲁迅的一面接触中所体验到的许多深刻感受。

  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阿累(1909—1987年),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1909年1月出生,江苏涟水县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迫令出境。1936年夏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参加新四军,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代表作品有《一面》,翻译作品有《鲁迅是一把剑》等。

  六年级上《一面》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检查旧课作业;

  2、研习第二部分;

  3、总结课文

夜上海论坛  4、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揣摩、运用”第五题,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和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的朗读课文。

夜上海论坛  2、指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夜上海论坛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已。

夜上海论坛  3、阅读讨论

夜上海论坛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夜上海论坛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讨论、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夜上海论坛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夜上海论坛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夜上海论坛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夜上海论坛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夜上海论坛  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课文

夜上海论坛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

夜上海论坛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夜上海论坛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团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五、练习

夜上海论坛  体会“揣摩、运用”第四题。

  六、布置作业

  1、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

  后记:引导学生理解本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法?

  七、板书设计

  预习题:

  1、熟读课文。

  2、查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3、解释下列词语:

  赫然:这里是很鲜明的意思。

  优遇:优待。

夜上海论坛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轻轻地摸了又摸。

  颓唐:精神不振作。

夜上海论坛  抖擞: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六年级上《一面》课文赏析】相关文章:

背影的课文赏析10-29

《乡愁》课文赏析06-20

《口技》的课文赏析08-12

课文《散步》赏析07-21

《蝈蝈与蛐蛐》的课文赏析11-03

《画杨桃》课文赏析09-26

课文《绿色蝈蝈》赏析10-21

《安塞腰鼓》课文研读赏析09-24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12-02

《致女儿的信》课文赏析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