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时间:2023-04-28 19:19:08 毅霖 八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夜上海论坛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1

  教学要点:

  一、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其余则有一定的说明文性的小品。

夜上海论坛  二、本单元教学,要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三、学习本单元,要理清说明文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四、学习本单元后,要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

  教学时间:

  23课时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夜上海论坛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夜上海论坛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

  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夜上海论坛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着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夜上海论坛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夜上海论坛  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夜上海论坛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夜上海论坛  3、总结:

夜上海论坛  名称位置修建年月结构特征

  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

夜上海论坛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夜上海论坛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夜上海论坛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听写

夜上海论坛  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夜上海论坛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夜上海论坛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夜上海论坛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夜上海论坛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夜上海论坛  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夜上海论坛  四、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五、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习题。

夜上海论坛  二、拓展延伸: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概括说明

夜上海论坛  一般: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具体说明(举例)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独拱---37.4米(当时最长)

夜上海论坛  设计科学,施工巧妙

  卢沟桥:联拱---265米

  石狮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具有纪念意义

夜上海论坛  教学后记: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构造等的认识把握得较好,对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掌握得不错;但对说明文的多种顺序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认识有难度。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2

  【设计意图】

  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习描写景物。要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水准。

  2、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的情趣。

  导入语:

夜上海论坛  美好的景色描写,能让人如身临其境,神游其中。它是春赏百花夏观雨,秋品金菊冬踏雪的浪漫;它是临池照影、望月思亲的感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能渲染气氛,可烘托心情,会镌刻年轮,可铭记时光。完美的景色描写,能把读者的心牵入作者笔下的情境中。

夜上海论坛  四季风光流转,时光荏苒消逝,你我俱在其中,走过的路,路过的桥,看过的风景,就请你,尝试着用笔来写就美文吧。

  本次活动,我们以通关为形式,逐级打通,掌握写好景物的秘籍,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吧!

  第一关、突出特征

  【美文欣赏】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夜上海论坛  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写作秘籍】

夜上海论坛  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夜上海论坛  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写出个性,写出神韵。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色。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习作展示】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我揉了揉眼睛望着通往家门口的一条乡间小路,那幽幽的小路已经被绿色小草覆盖,嫩嫩的枝条沾了些小小的水珠,在微风吹动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我顺着这条小路慢慢地向前走,小路两边垂杨柳已经长满细细的枝叶,我摘下一片嫩叶放在手掌心感受着春天的生机,嫩叶是绿色的,渗透出一点淡黄的颜色,它是那么的娇嫩。

夜上海论坛  ——王佳浩《我爱春天》

夜上海论坛  老师:王佳浩抓住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来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

  第二关、多感并用

  【美文欣赏】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

  最难描绘是春风。

  朱自清以多种感官感受春风,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

夜上海论坛  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意,让人依恋;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淡香由轻风融在一起,使人沉醉;从听觉上感受,轻风中传来了一曲鸟鸣、流水、短笛相和的和谐悦耳的春之圆舞曲,令人入迷。

  【写作秘籍】

夜上海论坛  听触嗅味多感官,立体展示全方位。

  自然景物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来,给读者立体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描绘。如在写景时,很多人只习惯于描绘看到的事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让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景。

  【习作展示】

夜上海论坛  秋天,瓜果飘香。风里带来些湿润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野菊的清香,和甜丝丝的成熟的果实的味道酿在一起,愈酿愈浓。瞧,果园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金色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好像在庆祝秋天的丰收。卸去纸袋的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小球,有的两个凑在一起,似乎在说悄悄话,还有的三五成群,仿佛在开丰收大会。葡萄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绿的、深红的、淡黄的、深紫的……熟透的石榴忍俊不禁似的咧开了嘴,露出了光滑莹润的石榴籽,真是让人唾液潜涌。我掰下一粒石榴,放进嘴里,哇,又酸又甜,回味无穷。

  ——樊石林《我爱秋季》

  老师:樊石林这段文字以嗅觉感其香气,以视觉观其色状,以味觉品其滋味,展现了一幅立体的果园的丰收的景象,读来不觉让人神往。

  第三关、写之有序

  【美文欣赏】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夜上海论坛  这一段围绕“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写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笔法活脱,又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写作秘籍】

  写之有序条理清,重点突出层次明。

夜上海论坛  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或按空间顺序,以一点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或按时间顺序,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使文章富于变化,摇曳生姿。

  【习作展示】

夜上海论坛  一夜细雨。清晨,被一阵啁啾鸣啭的鸟声叫醒耳朵,慢步走至阳台,推开窗户,清新

夜上海论坛  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清神淡,怡然自得。雨已经停了,但见窗外树木棵棵挺

夜上海论坛  立,精神抖擞;近处原野,未成熟的庄稼绿意葱茏,青翠宜人;远处横亘的嵯峨山肌

  理明媚,格外清新,给人以无限遐思。

  ——杨宸《秋晨》

  老师:杨宸这段文字以空间为序,由近及远,依序描写了窗外树木、近处原野、远处嵯峨山,像是一幅层次分明,远近景相映衬的水墨画。

  第四关、动静结合

  【美文欣赏】

  例1:

夜上海论坛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夜上海论坛  “素湍”即为白色的急流,“绿潭”则是碧绿的深水,“回清”回旋的清波,而“倒影”又为倒影着山石林木的影子,“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动静交叉,有张有弛;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例2

夜上海论坛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季羡林《清塘荷韵》

  在捕捉自然景象的时候,作者把"动"的感受融和到"静"的景物中。在池塘畔,四周静得人们可尽情地吮吸缕缕的清香,即使一片莲瓣落入绿肥红艳的水中,也未打破宁静,真静得出奇!这就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写作秘籍】

夜上海论坛  先静后动是规律,动静结合有灵性。

  一味绘静,则呆板;一味写动,则嘈杂。

  自然万物,有的相对静止,有的不断变化。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又要写出运动变化的动态美,静态与动态搭配,形态与姿态配合,写活写动,景物才能笔笔生辉,形象起来。

  写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才会灵动起来,既有生命,又有灵性。

  【习作展示】

  秋天,虽然一些娇嫩的花儿枯萎了、凋谢了,但那菊花却迎着灿烂的`阳光,肆意怒放。黄的似锦、白的如雪、紫的像霞。那一棵泼泼洒洒,像龙飞凤舞;这一朵热热烈烈,像节日焰火;那一株晶莹美丽,像精致的珊瑚;这一枚丝丝缕缕,如飘扬的发丝。一阵微风吹过,朵朵菊花又似摇曳着精美的裙摆,优雅又婀娜地起舞,让人目不暇接,不知看那一朵才好。

  ——惠勇蕾《我爱秋天》

  老师:惠勇蕾笔下的菊花,既有色之缤纷,又有形之多姿;既有静态描摹,又有动态描写,生动优美,灵动鲜活。

  总结语:

夜上海论坛  本节课我们以通关升级的方式学习描写景物,请牢记我们的写作秘籍:

  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听触嗅味多感官,立体展示全方位。

  写之有序条理清,重点突出层次明。

  先静后动是规律,动静结合有灵性。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永不返程的旅途。比目的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林一天地,一水一乾坤。且让我们边行走,边记录,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山川林海、四季风光。

  【优秀习作】

  我爱冬天

  耿佳敏

夜上海论坛  盼到了,终于盼到了,冬天来了。

  冬爷爷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来了,他像是在担心我们生他的气,还为我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礼物。

夜上海论坛  看呀!他为小草盖上了洁白的羽绒被,给树姑娘穿上了晶莹的白纱裙,给房屋盖上了一顶温暖的白线帽,为远山带来了量身定做的一套雪白的狐皮大衣。放眼望去,玉树琼枝、粉妆玉砌,大地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好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

  当然,和蔼可亲的冬爷爷也给人们带来了礼物—————漫天雪花。雪花像美丽的舞蹈家,在天空中轻盈地翩翩起舞;又像冬爷爷派出的使者,温柔地告诉人们冬天到了,忙了一年了,该休息休息了。

夜上海论坛  上学路上,我伸出手,接住一朵雪花,仔细观察了一番。小雪花共有六个瓣,是一个个透明的小冰晶,如同玉屑琼渣一般,又精美又可爱,只是一忽儿就化了。路上满是松软的雪花,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有趣极了!

  到了学校,就听见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下课了,一群群孩子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衣服上、头发上、手套上,到处都沾满了雪,他们也不在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玩得开心极了。我跑出教室,立即加入到打雪仗的行列中。我迅速团了一个雪球,可是这雪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跟我过不去似的,偏偏团不紧,可能是雪太蓬松的缘故吧!还没等我团完,一个老大的雪球向我飞来,我哪里来得及躲,雪球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头上。我猛地抬起头只见同桌在一旁诡笑。不用多说一定是他!我抓起一把雪向他扔去,他哪里肯吃亏,又来反击我了。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

夜上海论坛  望着窗外飘飘扬扬的雪花,我不禁想起一句农谚:"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来得很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我爱冬天,因为冬有着冷若冰山的严峻,长天一色的苍茫,更有着包容万物的慈悲,无私馈赠的慷慨。

夜上海论坛  早春生机勃发,盛夏激情热烈,金秋收获累累,我却独爱这昭示希望的寒冬。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3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研读品味,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

夜上海论坛  通过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借助景物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研读,品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野望》

夜上海论坛  导入: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1、初步感知

  学生初读全诗,对照注释,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全诗。

  学生交流,教师可出示以下译文,与学生的译文比较: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夜上海论坛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夜上海论坛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深入理解

夜上海论坛  (1)教师讲解首联,重点讲解:“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皋,水边高地。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自读颔联和颈联,说说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交流、明确:这两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作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自读尾联,讨论:作者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了吗?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着怎样的情感?

夜上海论坛  交流、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全诗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背诵全诗

夜上海论坛  教师提示帮助学生记背: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学习《黄鹤楼》

  (一)激发兴趣。

夜上海论坛  1、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夜上海论坛  2、写出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夜上海论坛  3、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夜上海论坛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夜上海论坛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夜上海论坛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夜上海论坛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夜上海论坛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夜上海论坛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夜上海论坛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夜上海论坛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夜上海论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夜上海论坛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夜上海论坛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

  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

  出示崔颢的资料。

夜上海论坛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

  师:(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

  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

  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夜上海论坛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夜上海论坛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夜上海论坛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

夜上海论坛  师: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反复诵读。

夜上海论坛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图)↓情(追怀)

  《黄鹤楼》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

  (大屏展示)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着《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着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夜上海论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2、读一读

夜上海论坛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夜上海论坛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夜上海论坛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释义

夜上海论坛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夜上海论坛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烟: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4、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夜上海论坛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夜上海论坛  (4)整首诗中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夜上海论坛  “孤”写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夜上海论坛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写出了诗人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赏析名句。

  (大屏展示)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夜上海论坛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夜上海论坛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夜上海论坛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夜上海论坛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霞兴起。

  怜:喜爱。

夜上海论坛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夜上海论坛  (3)思考下列问题:

夜上海论坛  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荡荡。

夜上海论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夜上海论坛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夜上海论坛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夜上海论坛  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夜上海论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夜上海论坛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4、体会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夜上海论坛  从表现手法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5、小结: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夜上海论坛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二)介绍作者

夜上海论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着有《白氏长庆集》。

  (三)朗读

夜上海论坛  分两步: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把握诗歌感情

夜上海论坛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四)整体感悟

  1、提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全诗,品味情感。

  (五)从写作角度品读诗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夜上海论坛  2、师生研讨:

  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来的。

夜上海论坛  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夜上海论坛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浅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颔联: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情感颈联:写景抒情尾联:叙事抒情

  《渡荆门送别》首联:出蜀目的(叙事)颔联:雄浑壮阔(写景)颈联:意境高远(写景)尾联:思乡、惜别(抒情)

夜上海论坛  《钱塘湖春行》所行→湖东所见→西湖春景所感→最爱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培养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3、在写作与交流评改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

夜上海论坛  评价任务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评价任务3: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评价任务4: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方法导引

夜上海论坛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1、朗读品味《春》中描写春风春雨的段落。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夜上海论坛  讨论: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

  学生交流发言: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春风图:作者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春雨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夜上海论坛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引导学生总结: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3、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

夜上海论坛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

夜上海论坛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夜上海论坛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学生朗读,品味探究: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感染人心?

夜上海论坛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结论:

  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4、思考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总结:

  ①调动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③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夜上海论坛  补充:有些同学观察细致了,但找不到语言来描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词炼句。

  三、小试牛刀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1、写作指导

  细致观察校园景物,根据下列问题构思:

夜上海论坛  ①校园中哪一处景色让你最难忘?

夜上海论坛  ②观察此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高处、远处有哪些景物?低处、近处又有什么?

夜上海论坛  ④身临此景,你心中涌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维导图】

  2、学生写作

  提示:

夜上海论坛  ①“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夜上海论坛  ②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③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夜上海论坛  3、学生小组交流,互评与修改(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没有从多个角度写景,有没有融入感情),进一步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4、推荐分享,作品展示

夜上海论坛  5、教师点评

  结语:

  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才能成就一段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我们写作实践,预先全面考虑,再灵活运用,细致修改,才能点石成金。

  四、实战演练

  课后,请同学们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夜上海论坛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附:【板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

夜上海论坛  多种感官,抓住特征

夜上海论坛  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融入情感

  教学反思:

夜上海论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以四幅美丽的景物图片导入,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带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当中;随后又用已学过的课文《春》《三峡》《雨的四季》中的三段文字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掌握方法之后,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个小片断,在学生写、议、评、展的过程中,再进一步领会、熟悉描写景物的方法;最后,再布置一篇课外写景的大作文,让学生再行巩固课内学到的方法。从总体上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基本上掌握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从多个角度去写景、抓住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是,课堂上给的写作时间和展示时间太少,很多学生的作品没得到展示,只能在课后点评。作文课重在多练笔,以后课堂上要多留时间给学生写作和展示。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优秀教案设计04-2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04-2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教案03-26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要点12-2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03-24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案03-3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0-13

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04-06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训练试题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