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时间:2022-10-17 18:17:26 五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夜上海论坛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夜上海论坛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夜上海论坛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夜上海论坛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夜上海论坛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夜上海论坛  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夜上海论坛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夜上海论坛  (2)学生齐读诗题。

夜上海论坛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夜上海论坛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夜上海论坛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夜上海论坛  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夜上海论坛  童孙:孩子们。

夜上海论坛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4.(播放纯音乐)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夜上海论坛  (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夜上海论坛  (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么?(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5.(出示相关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着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板书设计

夜上海论坛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务繁忙

  天真勤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该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夜上海论坛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1)齐读诗的第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夜上海论坛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夜上海论坛  ②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图片)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冬日的早晨,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夜上海论坛  ③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夜上海论坛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四句。

  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从哪里看出声音悠远?(穿林响)

  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这里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夜上海论坛  ③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

夜上海论坛  (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三、小结。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如果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第三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夜上海论坛  2.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3.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课堂小结。

夜上海论坛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村晚无忧无虑

  教学反思

夜上海论坛  本课内容较多,但讲解详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不过,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环节还是不够多。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2

  古诗三首

  教材说明

  使至塞上(节选)

  〔解题〕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

夜上海论坛  《使至塞上》共8句,本课节选其中4句,即3、4、5、6句。原诗第1、2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第7、8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直写作者奉命出使,前去慰问将士。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大沙漠上奇异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情赞美。

  〔结构分析〕

  本课节选的4句诗,在内容上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写诗人出使边塞的万里行程。这是叙事,叙写出使的季节和遥远艰苦的行程。

夜上海论坛  第二部分(后两句),写大漠边塞的奇异景观。这是写景,描写大沙漠上孤烟垂直,浑圆的落日与滔滔黄河相辉映的景象。

  〔语意理解〕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夜上海论坛  “征蓬”,指随风飞动的蓬草。“归雁”,指由南方北飞回归故地的大雁。诗中借征蓬和归雁指代出使塞外的人。“汉塞”,即边塞。“胡天”,即胡地,古代将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称“胡人”,胡人居住的地方称“胡天”。两句诗表明出使的季节(南雁北归为春季)和遥远艰苦的行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大沙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称“大漠”。“孤烟直”,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沙漠荒凉,没有别的景观因此称“孤烟”。“直”,表现烟的劲拔、坚毅。“长河”,指黄河。大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横贯其间的黄河显得分外“长”。“落日圆”,傍晚圆圆的太阳。傍晚,在大漠看西下的落日分外浑圆。这两句贴切自然的写景,表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浩茫的大沙漠上,一股烽烟笔直上冲,单调而醒目,浑圆的落日与滔滔黄河交相辉映,构成凄凉壮美的景观。

  〔写作特点〕

  1.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

  作者写沙漠抓住“烟”“河”“日”三种典型事物加以刻画。刻画烟为“孤烟直”,刻画“河”与“日”为“长河落日圆”,形象地描述了大沙漠既单调,又雄浑的景物,勾勒出阔大、壮美的大沙漠中黄昏日落的景色。

  2.叙事、写景、抒情交融。

  前两句写作者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这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后两句写大漠、烽烟、长河、落日,活现出一幅边塞图。读这两句诗,使人可以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凄苦。然而戍边将士正在这里浴血奋战,实在可歌可泣。“烟”虽“孤”,但却“直”,大有顶天立地之感。长河落日本极平常,但作者却有独特感受。说“长河落日圆”,流露出亲切、喜悦之情,足见诗人开阔的胸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和整首词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夜上海论坛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夜上海论坛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夜上海论坛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夜上海论坛  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

  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夜上海论坛  铺,铺开。

夜上海论坛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夜上海论坛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夜上海论坛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夜上海论坛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夜上海论坛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

夜上海论坛  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夜上海论坛  3、同学配乐朗读:

夜上海论坛  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夜上海论坛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夜上海论坛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夜上海论坛  1、自由读诗:

  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竞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夜上海论坛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

  《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夜上海论坛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夜上海论坛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夜上海论坛  一、激趣导入

夜上海论坛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小朋友,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

  板书课题:

  舟过安仁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夜上海论坛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夜上海论坛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

夜上海论坛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夜上海论坛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夜上海论坛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夜上海论坛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小朋友,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

夜上海论坛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

  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同学描述画面,引导同学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夜上海论坛  4、请同学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小朋友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小朋友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同学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

夜上海论坛  用投影仪展示局部同学的画,并让同学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小朋友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小朋友的喜爱和赞赏。)

夜上海论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夜上海论坛  1、感情朗读:

  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好这首诗。

夜上海论坛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

  《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夜上海论坛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夜上海论坛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同学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夜上海论坛  1、板书课题:

  清平乐·村居

  读题。

  2、解题:

夜上海论坛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原本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着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夜上海论坛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夜上海论坛  2、难字正音,引导同学读准:

夜上海论坛  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夜上海论坛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夜上海论坛  2、自由汇报自身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同学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夜上海论坛  相媚好:相互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夜上海论坛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青丝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同学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同学发表自身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同学闭目想象画面。

  2、请同学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同学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夜上海论坛  4、请同学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定、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夜上海论坛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夜上海论坛  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夜上海论坛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夜上海论坛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夜上海论坛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夜上海论坛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夜上海论坛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夜上海论坛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夜上海论坛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夜上海论坛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夜上海论坛  (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

  六、课外拓展

  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

  《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夜上海论坛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夜上海论坛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夜上海论坛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夜上海论坛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夜上海论坛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夜上海论坛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夜上海论坛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夜上海论坛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夜上海论坛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夜上海论坛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夜上海论坛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夜上海论坛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夜上海论坛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夜上海论坛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夜上海论坛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夜上海论坛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夜上海论坛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夜上海论坛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夜上海论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夜上海论坛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夜上海论坛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5

  一、教学分析

夜上海论坛  1、《春日》展现了泗水边的大好春色,歌颂了春天的无限生命力;《游园不值》也赞美了满园的春色,形象地提示了春天生物旺强的生命力;《望湖楼醉书》生动记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出净慈寺》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在晨阳光下映照下的美丽;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歌颂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觉到诗人(叶绍翁、苏轼、杨万里)文字的优美和描写景物的功力,体会我国代诗词的光辉灿烂。

  2.四首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是适宜诵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会背四首诗,会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4.感受四首诗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解,通过自学,一字一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教学难点:

夜上海论坛  注意词义变迁,理解诗意。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四、录音机、小黑板或投影仪等。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4个生字。

夜上海论坛  2.借助注解说说《春日》《游园不值》的意思,并熟读背诵两首诗。

  3.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揭题:21诗四首(板书、读题)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山行》《江雪》,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唐朝是诗歌鼎的朝代。宋代也是诗歌创作繁荣、优秀诗人辈出的朝代。这一课时,我们学习《春日》《游园不值》。

  2.出示诗题《春日》(板书、读题)我们先学习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夜上海论坛  (1)谁能说说诗人朱熹的情况?(学生可以看注解①说说,也可以离开注解,根据自己知道的说。)

夜上海论坛  (2)轻声读读《春日》,要求自己学会生字,读通古诗。读后作自学检查:①泗(sì)通过查字知道: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流,。②指名一,二位同学读诗,看看是否会读了,即读准音、不尜字、读得较畅。

夜上海论坛  (3)理解诗意,再读注解②—⑥。

  ②指名一条说说注解思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不得1、2句的诗意。

  ③集体评议、补充、纠错后,教师进行指点。(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这两句写了诗人春游时看到的景色: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去泗水,寻长优美的景色,河边无边无涯的风光景物,一时间变得焕然一新。(要注意求同存民思维。如第1句注解,可把"寻芳"放在前面,可放在后面,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说。)

夜上海论坛  ④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评议纠正后,教师以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正确答案,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受:春游中,我很容易地认识了春天的面貌,百花吐艳,成紫千红。告诉学生最生一句是传颂的佳句。(理解后再读读3、4)句。

夜上海论坛  ⑤熟读全诗,为以后背诵作准备。

夜上海论坛  3.学习《游园不值》。

  (1)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叶绍翁。同时审题。不值:没有要访问的人。全题意思:去游园,主人不在,没能到园内去。

夜上海论坛  (2)初读,《游园不值》,读通诗句,自学习题个生字。(屐(jī)苔(tái)扉(fēi)意门)

  读后进行检查。

  (3)理解诗意。

  ①读诗,并揣摩注解③④,如果其他词语不懂也可提出讨论。(怜:怜惜屐:鞋)

夜上海论坛  ②学习1、2句,自学后指名说意思,进行评议,补充、纠正。

夜上海论坛  ③本诗诗意较难理解,教师指点后通过投影出示1、2句出意:

夜上海论坛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小径上的苍苔,怕别人的木鞋把它踩坏,所以把柴门关上了。(注意"应"理解为"大概",1、2句之间还就补上"园门关上了"。)尽管诗人轻轻敲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④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评议纠正的基础上教师出示3、4句意,并指点(可用投影):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杏,联想到满园春色,形象地反映春天的勃勃生机,蕴含深刻哲理,一切富于生机的东西是关闭、压不住的。)这个句子与"忝紫千红总是春:一样,成为传颂的诗句。

夜上海论坛  (4)熟读全诗。

  4.作业:

  (1)熟读这两首诗。

  (2)做作业本第3、4(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学习《望湖楼醉书》《出净慈寺》,借助注解诗意。

  (2)熟读两首诗,感受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望湖楼醉书》)读题:这节课我们先学这首诗,用上节课同样的方法学习。

夜上海论坛  (1)看注解①了解作者和诗题。苏轼(1037—1101),宋代最负名的诗人之一。曾在杭州任过太守。苏堤之名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诗人的。望湖楼在西湖之边。

  (2)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注解②③理解翻墨跳珠.

  ②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讨论解决.

  ③指名读诗句1、2句,理解词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纠正。

  ④出示两个句子的正确句意(用投影);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一场暴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夜上海论坛  ⑤按同方法,指名学生说说3、4句的意思,评议纠正。

  ⑥出示正确句意,教师进行3、4句意指点(投影显示):地面上乔起的大风忽然把云全部吹散了,从望湖楼上往下看,湖水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夜上海论坛  (3)指名学生读全诗(评议),齐读全诗。

  2.学习《出净慈寺》,揭题、板书、读题、审题。作者杨戌里,南宋杰出诗人。原题是"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意是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与前一首一样是写夏日西子湖美景的

夜上海论坛  (1)读全诗,读通句子。

  (2)理解诗意

夜上海论坛  ①读注解②,再提出诗句中不懂的地方,师生讨论解决。

  ②指名读诗句,理解1、2句句意,评议,纠正。

夜上海论坛  ③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指导,投影出示两句句意: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与四时不相同。(这里的"六月"指农历六月。)指点后再读,并齐读1、2句。

夜上海论坛  ④指名读3、4句,再连起来说说3、4句句意。(评议、纠正)

夜上海论坛  ⑤教师用投影出示3、4句句意,进行指点:碧绿的荷花,红得特加鲜艳。指点后,再读读3、4句。

  ⑥指名熟读全诗,齐读全诗。

夜上海论坛  4.作业:作业本1、2题、第4题(2)(3)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四首诗的理解。

  2.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四首诗,并默写。

  (二)教学过程

  1.自由轻声读诗《游园不值》。读诗,解诗意,看见图,说一段话。(先自己说说,再同桌相互说说,评议。然后写一段话。)

  2.轻声自由读其三首诗,再按要求说说课后第1题点词和三个诗句的意思。说后评议。)

夜上海论坛  3.学生各自读诗四首诗,想想看该如何背,然后自己闭站眼睛试背。

  4.同桌间相互背诵,互相帮助,指正。

  5.齐读诗四首。

  6.听录音背诵,指名背诵、评议。

夜上海论坛  7.齐背诗四首。

夜上海论坛  8.默写诗四首。(请两人把诗默写在投影片上)默毕出示两位学生默写的投影片上的四首诗,供评议纠正。

夜上海论坛  9.作业:作业本第6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游园不值》。

  3.读懂《游园不值》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夜上海论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背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

  板书:12古诗三首

  二、通读全课,学习生字

夜上海论坛  1.观看诵读动画。

  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注意生字读音。

  3.读生字组词,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自学《游园不值》

  1.读通全诗。

  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夜上海论坛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收获

夜上海论坛  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教师用动画辅助。)

夜上海论坛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可以答疑;老师适时点拨。

  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l)关于题目。

夜上海论坛  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

夜上海论坛  (2)“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

  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

夜上海论坛  第一句意思明确了,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夜上海论坛  (3)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看图印证)

  b.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夜上海论坛  (4)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前两句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六、作业

夜上海论坛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其它两首诗。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夜上海论坛  2.读懂这两首诗的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夜上海论坛  背诵《游园不值》。

  二、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通全诗。

夜上海论坛  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三、汇报自学收获

夜上海论坛  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

夜上海论坛  (1)题目。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夜上海论坛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夜上海论坛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如“水光”对“山色”,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

夜上海论坛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夜上海论坛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四、自主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

  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学习收获

  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

  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夜上海论坛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夜上海论坛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象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

  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3.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夜上海论坛  1.指名朗读三首诗。

  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

  3.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夜上海论坛  1.抄写课文。

  2.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

  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

  附: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夜上海论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夜上海论坛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夜上海论坛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夜上海论坛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夜上海论坛  3、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思念家乡)

  3、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员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夜上海论坛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多读。)

夜上海论坛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课文朗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我们解读后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2、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齐读。)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指名答。)

夜上海论坛  4、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5、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夜上海论坛  6、指数名说。

夜上海论坛  7、小结:

夜上海论坛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夜上海论坛  8、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9、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0、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夜上海论坛  1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夜上海论坛  12、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

夜上海论坛  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

  (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3、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4、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5、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

  (分男女生赛读。)

  16、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夜上海论坛  17、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古诗文解读。)

  18、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夜上海论坛  我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夜上海论坛  19、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

  引导从课题的船停泊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教师播放作者简介王安石)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夜上海论坛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背诵课文,我们下堂课时检查大家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背诵了。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背一背。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夜上海论坛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夜上海论坛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夜上海论坛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夜上海论坛  (指名答。)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夜上海论坛  3、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夜上海论坛  (指名答。)

  三、再读课文,品悟情感

夜上海论坛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夜上海论坛  (默读,画出来。)

夜上海论坛  2、指名答。

夜上海论坛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夜上海论坛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课堂背诵,加深理解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夜上海论坛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指名答。)

  3、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五、生字学习,布置作业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夜上海论坛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身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

夜上海论坛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布置

  2课时

  课前准备

  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牧童》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夜上海论坛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夜上海论坛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夜上海论坛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夜上海论坛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假如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夜上海论坛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夜上海论坛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夜上海论坛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研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身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一起交流研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夜上海论坛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示出来。

夜上海论坛  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安排作业,延伸拓展

夜上海论坛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 村居》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着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夜上海论坛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夜上海论坛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夜上海论坛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夜上海论坛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夜上海论坛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小朋友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发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示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和“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夜上海论坛  1.师:词自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身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保守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夜上海论坛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安排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竞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认会写“耘、昼、桑、晓”4个字。理解“昼”“耘田”“弄”“晓”“水满陂”“浸寒漪”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2、体会三首古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夜上海论坛  3、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夜上海论坛  1、媒体导入(多媒体播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晴,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1)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先让学生看图说话,简单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2)欣赏后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

夜上海论坛  2、理解题意。

夜上海论坛  (1)指出诗题中多音字的读法:“兴”应读第四声。四时:四季;杂兴:各种兴致(随性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为官多年,58岁因病辞归,此后10年隐居石湖,写成《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十一首。

  二、初读诗句,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字:昼(zhòu)、耘(yún)

  新词:昼夜、耘田、绩麻

  2、指名读诗,指出诗中“供”应读第四声。出示两种读音的字义,让学生选择应读第几声。(供gōng供给,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用。ɡònɡ①向神佛或死者奉献祭品;②指奉献的祭品;③参加或从事某种活动;④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夜上海论坛  3、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再读诗句,整体感知。

  1、对照文中注释,边读边说说诗意。并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课件出示:

  ①昼:白天。

夜上海论坛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间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夜上海论坛  ⑥未解:不懂。

  ⑦供:从事,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夜上海论坛  ⑨傍:靠近。

夜上海论坛  ⑩桑阴:桑树下。

  2、全班交流。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情。

  1、边读诗边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①古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诗意: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归来后把麻搓成线;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为家庭承担责任。)

  ②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夜上海论坛  ③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诗意: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夜上海论坛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为什么?(喜欢。因为他们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赏析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夜上海论坛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预习《稚子弄冰》和《村晚》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夜上海论坛  “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

夜上海论坛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夜上海论坛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泊船瓜洲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夜上海论坛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夜上海论坛  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夜上海论坛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夜上海论坛  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夜上海论坛  学生:简介王安石。

夜上海论坛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

  (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夜上海论坛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夜上海论坛  2、共同动手正音。

夜上海论坛  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

夜上海论坛  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夜上海论坛  4、理解“绿”和“还”的意思。

  绿:吹绿、染绿。

夜上海论坛  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

夜上海论坛  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

夜上海论坛  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四、入诗境,悟诗情

夜上海论坛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绘的画面。

夜上海论坛  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

夜上海论坛  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

  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

  4、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

  《长相思》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题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词

  1、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三、初读后想象

  1、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四、悟词意

  1、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夜上海论坛  2、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⑴ 作者的“身”在那里?

夜上海论坛  ⑵ 作者的“心”在那里?

夜上海论坛  3、学生再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五、想象画面

夜上海论坛  1、教师放音乐指一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夜上海论坛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3、练习朗读。

夜上海论坛  4、写片段: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夜上海论坛  5、再读。

  六、课堂延伸

夜上海论坛  1、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2、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校长扬州之行的一大发现,某次偶然的机会向本人推荐,本人初看教案,也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决定一试。在此之前我从未曾想象到,一首简简单单的词,能上得如此之丰满,如此之浑厚,如此之动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断的起承转合的节奏变迁中咏唱着那一份情感,让激越的思绪不断飞扬,不断扩散。

  读是这节课的元神,是这节课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诗词教学依托载体是读,所以我对读的训练是足够的,并都尽量做到每一次读都解决一个问题。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梦美到征程心碎的读,一个“读”字里,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想的痛楚表现得一览无余。

夜上海论坛【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2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6-2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12-14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8-26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2篇)05-1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03-1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03-09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2-1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