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

时间:2021-02-21 17:39:57 三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

  导语: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夜上海论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夜上海论坛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夜上海论坛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夜上海论坛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夜上海论坛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夜上海论坛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夜上海论坛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夜上海论坛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夜上海论坛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夜上海论坛  ①学生自由读。

夜上海论坛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夜上海论坛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夜上海论坛  ④想象画面朗读。

夜上海论坛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夜上海论坛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夜上海论坛  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夜上海论坛  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相关文章: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出塞》教案08-19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转述教案03-15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05-02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转述》教案05-05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母亲的账单》教案05-05

《蝙蝠和雷达》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18

四块糖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12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心中的风景》教案05-05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为了祖国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