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时间:2021-11-25 09:33:32 七年级 我要投稿

夜上海论坛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1

  [教学目标]

  1, 多层面颂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自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理解诗歌的大意,思考选择对于人生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2, 比较朗读优美的语句,通过鉴赏语句,来欣赏诗歌。

夜上海论坛  3, 通过对不同的形象的分析认识,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通过美读和分析语句来领悟诗歌主旨。思考选择对于人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并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并学习有象征手法的诗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环节]

夜上海论坛  师:同学们能否来描述老师出示的两幅画片?

  周晓燕:这是二条不同的路,一条是宽广的大道,两旁是笔直的水杉,远处是绿色的田野,还有各种花;另一条是长满灌木的小路,前方都是杂树看不清楚。

  师:对于周晓燕同学的描述,哪位同学愿意评价?

  董超:周晓燕同学比较准确地概述了两条路的特点,但是作为描述,还应该有些生动的词语,比如“绿色的原野”可以说“田野像绿色的大绒毯,上面点缀着粉红色的小花。”结尾“看不清楚”也可以改成“似乎很神秘”,这样更有吸引力。

夜上海论坛  师:对于董超同学的建议,周晓燕同学有什么看法。

夜上海论坛  周晓燕:他补充得很好,尤其“神秘”两个字,的确引人注意。

夜上海论坛  师:“神秘”很多人都喜欢探索,但神秘事物有许多危险。常常有人走了会后悔。请听诗歌《未选择的路》,来看看作者的选择和反思。

  [初读阶段目标:剖析主题]

夜上海论坛  层递式提问,引起学生看屏幕,通过麦克风感受朗读。

夜上海论坛  师:同学们能谈谈,通过学习本诗歌,你希望得到什么。

夜上海论坛  任燕:我听不懂这首诗讲什么?我想知道主题。

  黄杰:是作者的两条路写得好还是周晓燕和董超说得好?

夜上海论坛  颜建英:这个“路”到底是什么“路”?这样的写法,我们上册在哪里学过?

夜上海论坛  任燕:走一条路就走一条,干嘛还要改日再见?还要叹息?

  袁湘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态度乐观向上,这首诗的态度是什么?

  黄晓燕:走条路需要这么复杂吗?

  (教师等待一分钟,没有新问题出现)

夜上海论坛  师:黄晓燕同学很坦率,这一条路为什么这么复杂?

夜上海论坛  生:(杂乱)也许路上有陷阱,路上有地雷,要么路越走越难走……

夜上海论坛  师:同学们很风趣,我们小时候听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这里的路指得是读书之路,难道路非得指眼前的路吗?

  颜建英:路,可以指“人生之路”!

  生(杂):“人生之路,贝贝起步。”

  师:好的,广告词都进来了,孩子从小健康,走人生之路才有实力,如果你的人生之路面临选择,比如上“重高”还是“普高”,你会怎么办呢?

  陆芳敏:这很难,我想上重高,可按成绩却只能进普高啊!

夜上海论坛  师:陆芳敏的难处大家有同感吗?

  生(杂):有,还有比如以后工作等等的选择都会很难。

夜上海论坛  师:那么,现在理解作者为什么小“路”大作吗?

  生:理解,因为这是“人生之路”。

  师:谁能告诉任燕同学,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汤小锋:人生之路很难走,所以要慎重的选择。

夜上海论坛  徐彬:人生之路一旦选定,就没有后悔药可以买了。

  黄杰:人生有一条道路,不能回头。

  师:那么作者所说的改日再见,看起来不可能啰?

夜上海论坛  生(杂乱):当然,所以他要叹息了。

夜上海论坛  袁湘芬:作者不能走回头路,感到可惜,所以诗人的态度是忧愁的。

夜上海论坛  师:那让我们一起怀着忧愁的态度颂读诗歌,品味作者对读者的劝诫吧!

  (齐读诗歌,教师对颂读进行短评)

  [精读阶段(目标):欣赏语句]

夜上海论坛  师:同学们读到荒草萋萋时,我想到了黄杰同学说“谁写得更好!”的问题。大家能否摘取关于路的描写,来比较鉴赏一下。

夜上海论坛  (学生五分钟比较自读;自读结束后,可以各抒已见)。

  周晓燕:作者写大路用了“消失丛林深处”、“延绵无尽头”,我觉得比我有味道,写小路用了“萋萋”、“幽寂”、“诱人”、“美丽”,更写出小路荒凉,比我好。

夜上海论坛  徐芳:你太谦虚了,我觉得大路还是你写得形象,作者虽然突出了“路长”,却写得没有吸引力,要是大路荒凉,我还不想走呢!

  (大家笑,有短暂的互相评论,教师鼓励大家相互驳斥。)

  师:徐芳同学看不起大路,可作者却念念不忘大路。他怎么说来着?

  生(齐读):啊,留下一条路等到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师:走了一条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又留恋另一条路呢?

  董丽丽:也许作者选择的小路走得并不顺利,所以他觉得还是大路好。

夜上海论坛  范佳:那也不见得,或许大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呢?

  卓俊义:得不到的东西,你会认为它总是好的,所以后悔也是很正常的。

夜上海论坛  何杰: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夜上海论坛  师:那么如何减少选择后的后悔呢?

  生(杂乱):选择的时候要尽量慎重,一旦选定,就要坚定不移。

  黄杰:既然选择要慎重,那么作者为什么反而选择难走的路呢?

夜上海论坛  董慰强:因为小路神秘,富有吸引力,而作者喜欢曲折的人生。

夜上海论坛  [延展读(目标):学习象征手法]

夜上海论坛  师:说得好,大路可以指平坦的人生,小路可以指曲折的人生。这样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什么?它叫作什么?

夜上海论坛  生:(大部分齐答)《在山那边》、《柴藤萝瀑布》、《行道树》,叫作“象征”手法。

  师:(屏幕出示象征的定义)“象征”——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事理的方法。比如“红花”象征“光荣”,“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松柏”象征坚强勇敢。“象征”和“比喻”的区别在于,“比喻”着眼于相似点,而“象征”侧重于本质上的联系。例如“红花”可以象征光荣,但“红花”不能象“光荣”。

  (屏幕出示四幅图画:梅花、宝剑、火炬、长城,请同学脱口而出象征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例举了许多象征意义,可见一个事物可以拥有多个象征义,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千万不能拘泥。

  姚佳(问):写诗歌用象征有什么好处呢?

  师:这个问题不好答,同学配合我一下,把“路”全都改成“人生选择”,把“荒凉”“萋萋”改成“人生路上的艰难”、“挫折”,再读读诗歌,谈谈感受行吗?

  (生改读课文,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改,但是要求换入象征义)

  师:读后感受如何?

夜上海论坛  生(杂乱):太噜嗦,而且像讲道理,不像诗歌。

  师:能用平常我们讲的文学用语来表达吗?

  袁湘芬:如果直接讲道理,不含蓄,不简洁,不优美。

  师:对于她的说法,大家怎么看?

夜上海论坛  生:就是我们要说的。

夜上海论坛  师:这也是我要回答大家的。谢谢袁湘芬同学帮助我解答问题。

  生:我们写作时怎么来运用象征呢?

  师:当然是“学写”啦!

  生:笑。

  师:我们顺着作者的话题,请同学分别来写走大路和走小路的感受和结果,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一段小散文,然后通过对擂来决定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夜上海论坛  (生用5—8分钟来写,师循环,偶尔应学生要求指导。)

  姚佳:我走小路,我是这样写的:我越走越艰难,小路上满是陷阱和小山,我一次次地跌倒又起来,但我决不后悔最初的选择。

  沈丽:我也走小路,小路上有刺、有蛇、有灾难,我精疲力竭却不能回头,人们啊,走路时一定要小心,别像我那样,遭遇痛苦。

夜上海论坛  邹利民:我走大路:大路平平坦坦,春风和和暖暖,但我觉得无聊,因为没有挑战。

  董超:大路一望无限,前途平步青云,我庆幸我的选择,人生才会一帆风顺。

  黄杰:我反对董超的看法:“梅花香从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若要人生有作为,崎岖小路搏一回。”

  (下课铃响起)

夜上海论坛  师:(总结)无论是小路还是大路,老师相信同学们都会走得很精彩。“行路难,行路难”,然而“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同学们充满勇气走下去,天堑都会变通途。

  作业:

  1、运用象征手法写200字。

夜上海论坛  2、完成语文作业本。

  [附课后小结]

  一, 学生评议[选择了三个层次的同学]

夜上海论坛  陆芳敏:我觉得讨论的太多,诗歌读得还不够,像昨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节课就背出来了。

  袁湘芬:我喜欢讨论,这样气氛好,而且很有人生意义。

夜上海论坛  范佳:我认为口头讨论太多,同学不一定会写,最后的写小诗,应该让大家四人组交流一下。

夜上海论坛  (师插入: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就不安排了)

  任建娥:读自己的诗歌在早自修也可以进行啊,我觉得不用为了追求完全,而太简单的结束最后的写作。

  庞小洁:听得很懂了,很想讨论,不过怕说不好,你总是叫举手的同学,下次能不能叫不举手的同学?

夜上海论坛  (师: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黄杰:换语句读很好,很有趣味。

夜上海论坛  胡挺:听是听懂了,不过写不出来,能不能再指导怎么写诗。

  (师:指导可以,但是你必须自己写)

  大家笑,结束课后反映。

夜上海论坛  二, 教师的小结:

  优点:

  因为采取了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兴趣比较高,参与面相对较广。在教学时气氛比较民主,基本上能让学生讲自己的话。教学中采用了换读法,和看图当堂写作,学生感到学法上比较新颖,领悟知识较为自然。讨论时教师的转引环节处

  理得自然,学生没有生硬的感觉。主题探讨上,深入浅出,联系生活,有实际的意义。在人文性的处理上比较到位。

  不足:

  1. 对于朗读缺乏必要的指导,朗读流于表面,而没能达成深入的效果。

  2. 讨论的环节中,时间较长,压缩了其它的时间。

夜上海论坛  3. 对于语文程度相对较弱的同学,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展现机会。

  4. 写作环节结束得太草率,使之作用不能很好地实现。

  5. 课堂过分追求完善,而忽视了课堂的实效。

  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2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夜上海论坛  上一节我们欣赏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说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他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特别难忘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

  三、诗文理解

  1.学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

  2.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放声自读。

  4.谈谈感受,结组讨论,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组同学依次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有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且选择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夜上海论坛  (2)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诗人心中虽仍踌躇但还是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

夜上海论坛  (4)诗人没有告诉读者他的结果怎样,而是未选择的路叹息

  (插入课件)

  6.小结: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浅显的,实质却是深刻的,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条路可选择,但一个人往往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其他许多条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着偶然性和随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诗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当你作出了一种选择你也就放弃了另一种人生的路。

  7.能谈谈你心中从本诗明白的道理吗?

夜上海论坛  8.师总结: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决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四、放声自读,再次感悟,记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课后反思:诗是美的,哲理确实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诗只有结合生活才有更深的体会,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从浅处去品味,鱼和熊掌总的有所舍弃,选择的求学也就放弃了嬉戏,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未选择的路》ppt04-30

《未选择的路》的语文教学反思08-0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12-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07-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07-2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片断07-2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07-19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七年级语文教案11-21

高二语文《花未眠》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