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3 13:45:09 敏铨 高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夜上海论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夜上海论坛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词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豪情壮志,能够背诵本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领悟本词“含蓄”、“精炼”、“优美”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品悟、探究、拓展等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学习本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以词的意象为切入点来鉴赏词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夜上海论坛  1、认识湘江秋景的意象和意境,感受毛泽东及其同学当年的生活情境。

  2、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学习设想:

  本课是略读课文,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特设置学案。本学案分三个部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课堂案中我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品情悟境,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最后联系现实,进行拓展。本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一)读课文,利用字典等工具梳理字词,初步感知本词。

  (二)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本词的写作背景,了解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

夜上海论坛  二、课堂案

  (一)新课导入(3分钟)

  复习导入:由作者诗人政治家的身份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沁园春雪》的温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2分钟)

夜上海论坛  1、多媒体课件展示

  明确:熟悉字音(生字:舸gě 遒qiú 稠chóu 遏è);

  理解词义(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

夜上海论坛  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舟)。

夜上海论坛  2、学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教师总结。

夜上海论坛  明确: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四)整体感知(5分钟)

夜上海论坛  听范读,归纳概括本词的主要内容。

  用设疑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五)品情悟境(8分钟)

  (1)学生读上片,找出描绘意象的语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口述这些意象的内容并体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明确:上片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淳,气韵酬畅。

夜上海论坛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学生读下阕,找出表露青年毛泽东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的语句,口述内容,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学生讨论,明确:

  青年毛泽东的胸怀和壮志主要体现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表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军阀的博大胸怀和勇气。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露出激流勇进,意气风发的革命壮志。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六)分组探究(10分钟)

  读课文,然后体会诗人的思路,探究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分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上片:写景——抒情(问)

  下片:叙事——言志(答)

  上片先写湘江秋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发出“谁主沉浮”的疑问;下片通过回忆形象的概括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七)拓展延伸(5分钟)

  联系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明确:努力学习,将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夜上海论坛  (八)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反思学习本课的收获,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加以总结)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既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要考虑国家的前途。

  附: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上片: 湘江寒秋图 写景——抒情(问)

夜上海论坛  (远山、近水、飞鹰、游鱼)

  下片: 峥嵘岁月图 叙事——言志(答)

  三、巩固案

  1、背诵本词。

  2、将本词与《沁园春雪》相比较,任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

  3、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与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教学反思:

夜上海论坛  我在对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基本上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业能够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上也充分尊重的学生主体性,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展开,努力促成学生的精彩生成。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备课的重要性,只有精心准备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夜上海论坛  1、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景、情的崇高美。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作品内容、感情,建立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秋景的把握,感受词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伟大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词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夜上海论坛  2、感悟词人崇高的理想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夜上海论坛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词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很讲究节奏、韵律,所以,只有诵读出来才能感受词的艺术境界,下面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此词的艺术境界。

  (教师)从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慷慨激昂

  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看看能否读出这种情感?

夜上海论坛  3、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下片:忆事

夜上海论坛  三、鉴赏课文

  (一)赏析词的上片

  1、词的前三句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

夜上海论坛  (学生朗读,个别回答,老师总结)

夜上海论坛  交代观景的人物、时间、地点

  2、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水、船、鹰、鱼

  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4、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夜上海论坛  毛泽东又想到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明确:毛泽东不仅仅是感慨祖国山河的广阔、壮观,尤为祖国命运担忧,从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国家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二)赏析词的下片

  1、对于“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下片)

  2、词的下片忆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泽东在长沙和同学们的一段经历。)

夜上海论坛  (学生诵读课文,结合诗句概括)评论国家大事;写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和军阀作斗争。

  3、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一群怎样的青年?

夜上海论坛  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蔑视权贵。

  4、读结尾三句,这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和同学怎样的气概?作者借这一问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从而含蓄地回答上片的问题。

  5、学生朗读下片,体会词人的豪情壮志。

  四、启迪感悟

  学完全词,你从这些革命青年身上受到哪些启示?

夜上海论坛  五、小结(PPT展示)

  六、(若还有时间)听录音,再次感受词的意境,模仿录音自由朗诵,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夜上海论坛  上片:写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抒情—忧国忧民之情

夜上海论坛  下片:忆事—不平凡

  怀人—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蔑视权贵、敢于斗争

夜上海论坛  抒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夜上海论坛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地单元的第一首诗歌。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运用资料、图片、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很好融入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努力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学情分析

  高一是由初中到高中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审美欣赏能力,在本词学习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夜上海论坛主性。其次此时的学生爱国意识不是特别强烈,应注意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夜上海论坛  2、熟读全诗,把握词的情感脉络,品味其音乐美。

  3、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背诵全诗,再现诗歌意境,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国品质。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领会毛泽东同志宽广的胸襟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

  1、全词的意象特征和品味个别字词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学们知道那些关于秋天的诗歌?

夜上海论坛  学生自主发言。

夜上海论坛  2、我们仔细体会一下同学们总结的这些诗词,发现大都是诗人抒发悲伤情绪的,再看我们所处的.秋天是不是也很容易引发感伤情怀啊!所以我们知道“悲”是秋天的一个鲜明特征,然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却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看看他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另一番风景。

  二、播放词的朗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

夜上海论坛  三、背景及作者简介。(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

  四、介绍关于词和词牌名的常识。(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关于词的文体知识)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夜上海论坛  1、全班学生诵读→教师点评→教师范读

  2、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说说这首词描绘了几幅图?

  明确:

夜上海论坛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六、欣赏解析,品味语言。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夜上海论坛  明确: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夜上海论坛  2、分析“独立”一词。

夜上海论坛  明确:"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夜上海论坛  (二)湘江秋景图:

  1、这一节的统领字眼是哪个字?(看)

夜上海论坛  2、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3、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夜上海论坛  明确: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慢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夜上海论坛  水底:鱼翔浅底(俯视)

  4、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对比手法

  颜色对比: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

夜上海论坛  动静对比:层林尽染与百舸争流

  动作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5、提问:哪些词用得好?并说明理由。

  明确:遍→红之广;尽→染之透;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夜上海论坛  6、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自己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7、此时,作者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谁主沉浮?"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全班齐读课文,简要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入词的下片学习。

夜上海论坛  (三)峥嵘岁月图:

  1、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夜上海论坛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

夜上海论坛  2、"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四)中流击水图:

夜上海论坛  1、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下片小结:

  下片,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夜上海论坛  三、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完成了全词的学习。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夜上海论坛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再次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秋景作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领会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构思: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点评,教师补充,明确字音、节奏、语气轻重缓急。)

  2、结合划分节奏,听朗读录音。

夜上海论坛  3、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思路。

夜上海论坛  4、整体感知,思考:本词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五、再读鉴赏

  (一)品味鉴赏上阕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是怎样的?

夜上海论坛  4、哪几个动词用的传神?

  5、最后一句叩问大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补充时代背景)

夜上海论坛  (二)品味鉴赏下阕

夜上海论坛  1、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夜上海论坛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曾”和“忆”两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下阕主要追忆“同学少年”的往事,作者和他的同学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情景蕴涵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六、熟读成诵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把上阕改写成2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夜上海论坛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夜上海论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夜上海论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夜上海论坛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三)研习全文

夜上海论坛  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

夜上海论坛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夜上海论坛  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夜上海论坛  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夜上海论坛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夜上海论坛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四)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夜上海论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夜上海论坛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五)小结、作业

夜上海论坛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座的各位若能从本首词中悟得一些,并能给你们的生活一点帮助,中那将是一大幸事。

  请仔细诵读本词,并能熟练背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6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夜上海论坛  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

  录音机

  课时安排:

  2

  教学过程

夜上海论坛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夜上海论坛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夜上海论坛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夜上海论坛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夜上海论坛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夜上海论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夜上海论坛  4、哪几句是虚景?

夜上海论坛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夜上海论坛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夜上海论坛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夜上海论坛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夜上海论坛  2、背诵抄录《沁园春雪》

  教学课后记:

夜上海论坛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夜上海论坛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夜上海论坛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夜上海论坛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夜上海论坛  三、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夜上海论坛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夜上海论坛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当堂进行练习或做《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基本明确了诗歌中运用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必要性及运用修辞的好处。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词的相关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夜上海论坛  3、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夜上海论坛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夜上海论坛  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夜上海论坛  一、导入。由《沁园春·雪》导入。

夜上海论坛  二、讲授新课。

  1、简略讲介作者毛泽东。

  2、由“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比较,学习词牌和词标题的常识。

夜上海论坛  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个词牌都规定了这系列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所以,人们写词又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内容填进去。

夜上海论坛  而词的标题即是与词的内容有关。

  3、多形式诵读课文,掌握词的读音、节奏,初步感知内容。

  4、简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夜上海论坛  这首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协会,并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把贫苦农民发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而这引起了当时土豪恶霸的恐慌,湖南反动军阀赵恒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被迫离开家乡来到长沙,同年秋天去广州接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时,他重游橘子洲,看到绚丽的秋色,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回忆起当年在此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4、赏析课文。

  (1)上片

  分析品读第一句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语序及这一变序的作用。

  参考答案:平常的语序应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这一变序凸现了诗人“独立”于天地间的形象。

  诗人独立于此,还看到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即词中的意象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意境?你发现这些景物的选取和描写的角度等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多角度地观察事物: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景物中动景和静景互相映衬。选材典型。语言极富表现力。

  “层”写出了山的远近高低,“遍”写出了范围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的充盈之态,“争”点出了千舟兑发的.壮观场面,“击”写出了鹰的矫健身影,“翔”写出了鱼轻快自由的神态,一改“悲秋”的传统,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壮丽秋色。

  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点明诗人此时此景的发问。

  (2)下片

  诗人和朋友们的“峥嵘岁月”具体是怎样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了诗人和战友们哪些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以天下为己任,英勇无畏,蔑视反动军阀等黑暗势力的精神品质。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体现了诗人和战友们的志向?

夜上海论坛  参考答案:决心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夜上海论坛  从“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点明诗人对“谁主沉浮”的暗答。

夜上海论坛  三、课堂小结:

夜上海论坛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壮丽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的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决心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夜上海论坛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诗中的豪情壮志。

  2、就本文的内容或艺术技巧等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性的文章。

  3、背诵全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夜上海论坛  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具体让学生体会意象、意境;通过意境营造的情境氛围体会作者情感。知识结构图就是意象———意境————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朗读技巧,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②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夜上海论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学习,把握文中关键词的意思和作用,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夜上海论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体会毛泽东的伟人情怀以及他那种豪放雄奇的风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抱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夜上海论坛  学生预习了诗歌,可是对于这首诗歌的上片,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意象,只知道是景物描写,面对诗歌还是像初中那样的死记硬背,并没有掌握诗歌的解读办法,还需要高中教师在学法上给以指导,所以我让学生找出上片的景物描写,并指出这些景物的词性,感悟整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进而分析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也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神采飞扬,指点江山,他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感受《沁园春长沙》的魅力。

  二、背景链接: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此时的毛泽东已被排挤出中央委员会,且被军阀赵恒惕通缉,真可谓“乱离朋友尽,独在天一隅”。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往日之事,不禁心潮澎湃,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

  三、学习目标:找出上片意象并分析其特征,赏析诗歌意境,初步掌握意境题答题模式。

  四、诵读诗歌,感知氛围

  五、老师提问,学生做答(结合课文内容,字句翻译)

  六教师分析:上片通过寒江、霜天、万山、百舸、飞鹰、游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七、课堂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一:再读上片,概括上片内容学生讨论,学生可能抓不住命名的关键,老师引导。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

  提问二: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来描绘湘江秋景?请在课文中勾画并回答。教师准备意象概念的讲解。学生可能抓不住意象,只能找到景物,那就从景物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真正进入诗歌考题意象的讲解。

  提问三: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抓什么去体会意象的特点,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意象。

  提问四: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学生讨论,学生对意境基本没有概念,教师需要逐步引导讲解,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让学生体会意境,感悟意境,进而体会情感。

  六、教学评价设计

  以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来确定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教师也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内部也对成员之间进行评鉴,在彼此的评价之间可以查缺补漏,把课堂教学的结果延伸到课外。

  七、教学板书

  沁园春长沙

夜上海论坛  上阕:即景抒情[提出问题]

  写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夜上海论坛  抒情:怅、问

夜上海论坛  下阕:回忆抒情[巧妙作答]

  总结:

夜上海论坛  1、思路清晰构思巧妙

  2、用词精当意境深远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进行的比较流畅,按照由课内到课外的思路进行延伸,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对意象的讲解,到意境的感悟,到诗歌感情的流畅分析,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有遗憾,就是在扩展到抒情方式就更好,点一下借景抒情,课堂上有学生把意象理解偏颇的地方,我说通过词性来判断,意象都是名词。如果重新学习,我会加入抒情方式的讲解。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字音、字形、词语,背诵全文。

  ②初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③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④学会以意境为切入点鉴赏词作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①通读教学法。

  ②感情体悟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夜上海论坛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意象的理解与把握。

夜上海论坛  2、明确意象、意境的内涵。

  教学过程:

夜上海论坛  一、导入新课

夜上海论坛  播放歌曲《东方红》,这是一首歌唱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歌曲。毛泽东不仅是伟大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还是优秀的书法家、诗人。

夜上海论坛  毛泽东善于用古典诗词抒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反映了他青年时期的人生理想。

  二、介绍“词”的相关知识

  1、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故又称“诗余”。

  2、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又叫“填词”。按照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三、背景介绍

  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蓬勃高涨,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反动势力疯狂镇压,中华民族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

夜上海论坛  长沙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重回长沙,重游橘子洲,想起革命形势和往事,心潮澎湃。

  四、读文,正音

  1、学生自由朗读。

  2、正音

  沁(qìn) 舸(gě) 廖(liáo)廓(kuò)

夜上海论坛  遒(qiú) 峥嵘(zhēng róng) 遏(è)

  五、突破难点

  1、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主要特征是什么?

  2、这些意象的特点表明了什么?

  意象(壮丽)――积极向上,昂扬奋进,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借景抒情)

  3、壮景与豪情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高远广阔,壮丽绚烂。)

  六、拓展延伸

  1、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夜上海论坛  (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2、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萧条凄凉,清冷惨淡。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蕴。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什么如此绚丽多彩?这与作者的什么有关?

夜上海论坛  分小组讨论后明确:

  ①毛泽东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势。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②这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性格、志向”有关。

  3、从毛泽东身上你得出什么结论?

夜上海论坛  1910年,外出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写了首励志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

  4、然而,空有志向能行吗?

夜上海论坛  不行。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态度。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驶生命,要么生命驾驶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常常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人生的方向也是由态度决定的。

夜上海论坛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积极的心态,树立理想,掌控命运。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描写秋日独游所见橘子洲头秋景,想到“谁主沉浮”的民族命运问题。下阕回忆从事革命活动不平凡的岁月,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的:

夜上海论坛  1、感受伟人抱负,感悟革命情怀。

夜上海论坛  2、了解词的特点,把握情感内涵。

  3、品味语言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夜上海论坛  通过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介绍学习方法

  1、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

  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ks5uks5uks5u]

夜上海论坛  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品语言、知诗艺、思想)

夜上海论坛  4、写写:拓展鉴赏。

  二、品读课文

夜上海论坛  1、说说:

夜上海论坛  ⑴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

  (学生自由表达)

夜上海论坛  ⑵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⑶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夜上海论坛  2、读读:

夜上海论坛  ⑴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⑵将《沁园春·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沁园春·雪》)。

  ⑶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交流后再明确:词牌,题目,一般分为上片或称上阕和下片或称为下阕相同词牌的词有相同的体例,古人称作词为“填词”)

夜上海论坛  ⑷“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

  3、集体朗读。

  学生谈对“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

  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欣赏及毛泽东的书法。

夜上海论坛  (明确: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壮志。基调昂扬向上,词风大气磅礴。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学生有气势地再读。

  三、赏析上片

  1、教师范读前三句。

夜上海论坛  2、学生讨论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这里交代的情况。(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到:词的语句多倒装)

  建议:让同学用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诗句所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赏析毛泽东笔下的秋景。

  具体步骤:

  ⑴让学生读出“看”领属的诗句。

  ⑵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夜上海论坛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⑶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①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夜上海论坛  ②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夜上海论坛  ③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夜上海论坛  ④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⑷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夜上海论坛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

夜上海论坛  (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

  ⑸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毛泽东的不凡的人格:

  ①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比较。

夜上海论坛  ②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比较。

夜上海论坛  ③古人描写秋的句子与毛泽东咏秋诗比较。(可以找一些有关“大雁、梧桐、菊花、落叶”等诗句来比较)

  四、赏析下片

  在词的上片,毛泽东同志通过写秋景传达了自己内心激荡的青春激情,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几个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讨论交流几个重点词的用法。

夜上海论坛  ⑴“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⑵“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夜上海论坛  ⑶“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夜上海论坛  ⑷“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夜上海论坛  ⑸“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夜上海论坛  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3、这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挑战,敢于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运的热血青年。血气方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在穿透8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力的脉搏,炽烈的情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首词能有这样的穿透力、感染力?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

夜上海论坛  ⑴“诗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

  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

夜上海论坛  ⑶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炼字炼句炼意)。

  五、学法与鉴赏点拨

  1、赏析写景: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

夜上海论坛  2、分析叙事: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

夜上海论坛  3、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

  明确即课堂小结:作者借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景造阔大之意境,以刚健有力之行为状人物之形美,当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动,心有激情,胸怀天下,方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

夜上海论坛  六、布置作业

  写写你心中的理想。要求采用诗的语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诗词)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上阕雄奇壮观之景抒写心中之情

  下阕刚健有力之行叙传人物之神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精选7篇)08-31

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说课稿(通用8篇)09-16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1-22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02-18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精选9篇)05-27

人教版高一上册《沁园春长沙》知识点07-29

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通用12篇)12-08

高一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学设计06-24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07-22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