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6 16:40:29 高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居易《长恨歌》精品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精品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白居易《长恨歌》精品教学设计(通用5篇)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夜上海论坛  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

  ⑵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夜上海论坛  ⑶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夜上海论坛  ⑴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夜上海论坛  ⑵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⑵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课时安排

夜上海论坛  1、教学重点: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2、教学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1、播放历史舞剧《长恨歌》片段

  2、请学生介绍作者白居易,回顾《琵琶行》中的名句

  3、检查预习,幻灯片显示本课字词,学生齐读,教师适当指正、强调。

  <二>、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三>、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夜上海论坛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播放背景音乐。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教师点拨。

夜上海论坛  ①第一部分, “三千宠爱在一身”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夜上海论坛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夜上海论坛  ②第二部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夜上海论坛  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李隆基陷入怀念和哀伤不能自拔。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

夜上海论坛  ③第三部分:此段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爱悠悠,恨悠悠”。由此也说明皇帝不单是重色,更是一个至诚的情种。至诚才有长恨。多角度的反复描写强化着爱,也突出了恨。(问题:本段是从哪些角度表现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从情景:物是人非、从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

  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夜上海论坛  ④第四部分: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如果说前一段写的是“昭阳殿里恩爱绝”(皇帝),这一段写的是“蓬莱宫中日月长”(贵妃)。寻觅是思念,是牵挂,有点“你在他乡还好吗”的味道。(问题:为什么要从人间写到仙境)。

  “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历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帝王是没有真正爱情的,他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会专爱一人?可在我国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他只专宠一人,并爱得缠绵深切,以至“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皇帝是谁?他爱的又是谁?他又是怎样爱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恨歌》。

  <二>、背朗精彩片段

  <三>、问题探讨(学生自由讨论)

  1、通过分析长恨,讨论诗歌的主题

夜上海论坛  发问:《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那么“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生甲:“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夜上海论坛  生乙: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生甲: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生乙: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生丙: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夜上海论坛  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 讽喻说。

夜上海论坛  (2) 爱情说。

  (3) 双重主题说。

夜上海论坛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此为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均可)

  2、你怎样评价李隆基?怎样评价杨玉环?在这场爱情悲剧中他们各自得到了自己所谓的幸福了吗?你怎样看待他们之间的爱情?唐朝的衰退杨玉环该不该负责任?

  杨玉环

  杨玉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天生丽质不是自己的错,然而这也就成了她悲剧命运的开端。倾国倾国的美貌使她成为六宫粉黛羡慕的对像,其实又有谁知道,自己连选择丈夫的权力都没有,自己只不过是皇家王权的礼物和玩弄品,她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只是操纵在别人手中的玩偶。我想杨玉环一定是含着泪水走向皇宫深院的。

  追求爱情是女人一生的目标,既然连选择自己丈夫的权力都没有,那么就只有接受。是的她不缺少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也不缺少山珍海味,难道只要拥有这些就是幸福的吗?可悲的是没有人能理解她笑容背后隐藏的寂寞和无奈。

夜上海论坛  马嵬坡是她人生的终点,或许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所以她走向死亡时是那么的果敢,没有丝毫留恋,自始至终她连头都没回——毕竟这个世界能让她留恋的东西太少了。花钿委地无人收,何其悲凉!到头来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并且几千年之后还要落得个红颜祸水的骂名。但自己何罪之有?她应该是有所怨恨的,怨恨上天对自己命运竟如此的不公。

夜上海论坛  华清宫里,霓裳乐中或许她也是知道自己正在透支自己的人生。有这样一个肯为自己付出一切甚至连江山都不顾的男人爱着自己,她应该满足了。

夜上海论坛  杨玉环是一个自私性的人。或许她早预知到自己的结局,预知到唐王朝会毁在自己的手中,但为了个人的幸福富贵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她不仅是俘虏了一个男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朝代命运的主导者,是一出历史剧的导演者。

  李隆基

  有人说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这话错了。他是只爱美人却置社稷江山于不顾。在华清池里、芙蓉帐中他迷失了自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更忘了自己肩负历史史命。

夜上海论坛  选男人就选李隆基。他在爱情的表现出来的专一和投入是任何足以让任何一个女子感动的偶像。

  一个连自己幸福都不能作主的帝王。帝王君临天下,万人膜拜,但他不是真正的所谓真龙天子,他也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甚至也会犯错误的人。做了皇帝就拥有真正的幸福了吗?非也。他想像普通百姓一样过男耕女织、夫唱妻随的平平凡凡的日子,这是他在梦里出现过很多次的画面。但他不能。所以当杨玉环这个“回头一笑百媚生”的精灵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要抓住眼前的幸福。他从没有后悔。

  李隆基值得同情。马嵬坡是他的伤心之地。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就要走向另一个世界,这是何等的无奈,但这个刽子手竟然是自己,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作为帝王,自己掌控千万人的幸福但他却无法抓住自己的幸福。

  <四>、《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夜上海论坛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夜上海论坛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 对爱情真诚执着

  ②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以李隆基与杨玉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夜上海论坛  ①运用想象,截取片段,再现情景,写出细节(环境、外貌、衣着、神态、动作、心理)。

  ②文章要有一个中心。提示:如杨玉环自缢马嵬坡、李隆基再到马嵬坡、李隆基长生殿下。

  (可以视作是课堂的延续,同时也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方面)

  板书设计:

  长恨歌

  白居易

夜上海论坛  一、三千宠爱在一身

  二、君王掩面救不得

夜上海论坛  三、魂魄不曾来入梦

夜上海论坛  四、此恨绵绵无绝期

  1、 讽喻说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

  2、 爱情说 ②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

  3、 双重主题说

  教学反思

  《长恨歌》这首诗内容比较长,但字词较为浅显,学生在认真的预习之后能够理解字面意思,因此,第一课时除了导入及点拨字词之外,我把重点放在了概述诗歌内容并划分结构上,因为长,所以不宜在课堂中全文朗读(可以利用早读让学生朗读全文),于是先设计了自读,在学生理解了内容并划分结构之后,再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爱好。

夜上海论坛  鉴赏诗歌的重点是以意逆志,即通过对诗局、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两个课时的安排这是体现了这一思路。第一课时理解文意,第二课时探讨主题。

夜上海论坛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把握诗歌主旨。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所能理解的点,进行指导点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上有待实践,有可能会出现拖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出现拖堂迹象,一定要及时调整课堂内容,避免拖堂现象发生。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夜上海论坛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夜上海论坛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着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夜上海论坛  二、作者简介

夜上海论坛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夜上海论坛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三、写作背景

夜上海论坛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他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夜上海论坛  四、整体感知

夜上海论坛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霓裳(ní)(cháng)临邛(qióng)鼙鼓(pí)仙袂(mèi)衣钿(diàn)千乘(shèng)钗擘(bò)马嵬(wéi)阑干(lán)绰约(chuò)

夜上海论坛  2.解题: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

夜上海论坛  问题: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

夜上海论坛  明确: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问题:这首诗歌是谁在恨,他们长恨的是什么呢?

  明确: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在恨,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夜上海论坛  问题:李、杨爱情历来是文人喜欢的题材,像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都是写李、杨爱情的,众多文人对这一题材如此忠爱,可见它非常有价值。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李、杨的爱情故事。

  3.理清情节结构

  问题:原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这么曲折,但是最终他们是以悲剧收场,诗人的题目就定为长恨,那么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

  明确:不是。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极写贵妃之美艳和“汉皇重色思倾国”。

夜上海论坛  问题:除了描写贵妃之美和李杨的“蜜月生活”,诗歌还写到什么?

夜上海论坛  明确:还写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身死。

夜上海论坛  明确:还有李隆基返回长安后对杨贵妃思念的种种表现。

  明确:还有李隆基让道士去寻找杨贵妃的亡魂,以及在仙界与贵妃见面的情景。

夜上海论坛  问题:按照刚才的说法试着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

夜上海论坛  明确: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夜上海论坛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夜上海论坛  五、通过分析长恨,讨论诗歌的主题

夜上海论坛  问题: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夜上海论坛  明确:“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明确: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夜上海论坛  明确: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明确: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明确: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夜上海论坛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夜上海论坛  (1)讽喻说。

  (2)爱情说。

  (3)双重主题说。

夜上海论坛  六、《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夜上海论坛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

  ②杨玉环:美貌和忠贞

夜上海论坛  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结合诗歌二、三节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分析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婉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引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夜上海论坛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夜上海论坛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夜上海论坛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夜上海论坛  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着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夜上海论坛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斗争的漩涡。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神倚托。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夜上海论坛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夜上海论坛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济天下”为主,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但贬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兼济天下”转为以独善其身为主。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绍

  (一)写作背景

  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

夜上海论坛  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着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夜上海论坛  五、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夜上海论坛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夜上海论坛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赏读课文:

  1、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夜上海论坛  参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50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李白)

夜上海论坛  出示李白的同样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美读美赏,感受白诗语言声韵流转自然,抑扬起伏之美。

夜上海论坛  落实单元目标,讨论诗歌的主旨。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白诗多么通俗易懂,也可见这两首诗流传之广,家喻户晓。一千多年过去了,它们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和动人的魅力。《长恨歌》取材于唐明皇李隆基和大美女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李杨爱情佳话是那个梦幻时代的梦幻传奇,它既是无数文人墨客抒情的对象,也是历代市井小民八卦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在盛世大唐上演的一部收视率极高的偶像剧。

夜上海论坛  二、吟咏诗韵

  这首诗太美了,我把它雪藏到了今天,就是想和同学们美美地欣赏一下。下面我和后羿同学合作诵读这首诗。读《长恨歌》不可无音乐,因为李杨二人均是优秀的音乐家,堪称知音。正好我们班有古典音乐方面的人才,有请戴舒淇和揭清宜伴奏。

夜上海论坛  三、赏析品味

  (一)解读白居易笔下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人物形象

  (因为这是选修课,而且本诗是单元赏析示例,文本的辅助资料很多,所以字词请大家自学,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古今异义词。)

夜上海论坛  1.李杨二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刻画的。请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和段落。

  ①唐玄宗

夜上海论坛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重色误国

  ◆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来入梦——(痴情专一)

  ②杨贵妃

夜上海论坛  ◆天生丽质难自弃……可怜光彩生门户——(天生丽质、备受恩宠)

  ◆闻道汉家天子使……夜半无人私语时——(忠贞专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诗进行赏析品味,说说这句诗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对比,绘其神韵,突出了杨贵妃的美貌)

夜上海论坛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顶真,音韵和谐,婉转动人)

夜上海论坛  ◆黄埃散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薄。(以哀景衬哀情,写出了李悲痛、凄凉的心情)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青山碧水之永恒和圣主恩宠之短暂、誓言之苍白)

夜上海论坛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触景伤情,勾起痛苦的回忆)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物是人非,痛彻心扉)

  ◆归来池苑皆依旧……芙蓉如面柳如眉……(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处去)

夜上海论坛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互文,写季节更替,时间漫长,相思无限)

夜上海论坛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失去了美人,也失去了江山,以寂寥之景衬寂寥的心情)

夜上海论坛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勾起对往日欢娱的回忆,想象杨若在将会怎样)

夜上海论坛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魂魄不曾来入梦(漫漫长夜,孤灯相伴,相思无尽,晚景凄苦。梦中亦不能相见,令人绝望。)

  ◆闻道汉家天子使……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三个连贯动作,写震惊、激动,表现了内心的焦急和迫切)

夜上海论坛  ◆风吹仙袂飘飖举……梨花一枝春带雨。(绝美的形象,写酸楚、凄苦、委屈、感激)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恩爱短暂,相思寂寞永恒)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死生异处,天人相隔)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不忘旧情,矢志不渝)

夜上海论坛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赋予神话、浪漫色彩)

  总结写法

夜上海论坛  昔乐衬今悲,昔盛衬今衰。诗中唐玄宗晚境的描写是非常动人的一笔。诗人将玄宗凄苦的心境刻画地细致入微,相思之情痛彻心扉,侵入骨髓,这不仅是对杨玉环的思念,也是对往日富贵荣华、帝王之尊生活的怀念,更是对昔日盛世王朝的追忆。

  4.总结李杨形象

  重色误国 天生丽质

  痴情专一 备受恩宠

夜上海论坛  唐明皇 仪范伟力 杨贵妃 一荣俱荣

  多才多艺 史载 忠贞专一

夜上海论坛  治国明君 能歌善舞

夜上海论坛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仪范伟力,有非常之表。”

夜上海论坛  唐玄宗精通文学(是《唐诗三百首》中唯一入选的帝王)、音律(改编婆罗门舞曲,融入民族元素《霓裳羽衣曲》)、羯鼓(头若青峰,手若雨点)、马球(大败外族球队)。

  (二)剖析若干矛盾

  1.李帝王的身份使他拥有专宠的权力,专宠又使他失去帝王的身份。

  杨绝世美貌使她备受恩宠,受宠又使她失去全部,包括美貌。

  2.李杨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他们是悲剧的制造者。(因)

  安史之乱使李杨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成为悲剧的承受者。(果)

  3.李本身充满矛盾,我们对他的感情也充满矛盾。我们既仰慕他壮丽的事业,又惋惜他悲凉的结局;既羡慕他浪漫的爱情,又同情他不幸的遭遇;既欣赏他的旷世才华、真率痴情,又责怨他纵情声色,忘了君王的责任,以致误国误民。

  四、解读“长恨”,理解主旨。

夜上海论坛  恨:遗憾、不满意,亦有“悔”之意。

  本单元的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此诗“恨”的内涵。

  恨玄宗当年夺爱

夜上海论坛  恨玄宗在马嵬没有保护她

  杨之恨 恨命运无常,眷顾她又抛弃她

  恨当初沉湎欢乐,未作远虑,不知后患

夜上海论坛  恨甜蜜的爱情太短暂

夜上海论坛  恨不能和杨厮守终生

  恨自己不能保护杨

夜上海论坛  李之恨 恨昔日纵情欢乐,忘却责任,误国害己

  恨自己帝王身份

夜上海论坛  恨李杨荒淫无度,自酿苦果(讽喻说)

  白之恨 恨李杨浪漫爱情夭折,留下无尽相思遗恨(同情说)

  恨自己不幸的爱情遭遇(自伤说)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诗分为感伤、讽喻、闲适、杂律四类,白居易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而非“讽喻”,这也许能反映诗人写作时的情感倾向,白居易将他视作普通人、真实的人,所以对他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充满了悲悯情怀。

  五、结语

  1.齐读“临别殷勤重寄词”至结尾。

  2.这段真挚的告白、炽热的誓言是对人对多情天子寂寞心灵的慰藉,也是白居易对自己理想爱情的诠释,更表达了人们对李杨爱情的深沉思考,对瑰丽大唐盛世没落、繁华不再的憾恨。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长恨歌》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选修)的第一首诗。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她以高超的艺术性,丰富的人文性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长恨歌》里所涉及的李、杨爱情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李、杨爱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 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夜上海论坛  3 引导学生树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夜上海论坛  2 难点:诗歌的主题把握。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着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 “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夜上海论坛  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并掀起新乐府运动。他的作品反映现实,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深受广大民众的喜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是真实写照。

  三、背景介绍--历史的真实性

夜上海论坛  1 学生简介历史上的李、杨故事:(1)李隆基后期宠幸杨玉环不理朝政。(2)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专权,统治黑暗。(3)安禄山发生叛乱。(4)马嵬坡兵变,杨玉环自缢。

  2 老师介绍创作背景:元和元年,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李隆基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他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四、探究诗歌--文学的艺术性

夜上海论坛  1 学生速读诗歌,找出与背景有关的诗句。

  (1)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4)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夜上海论坛  2 自由朗诵诗歌,了解大意并复述故事情节。

夜上海论坛  (1)杨玉环因貌美而受宠。

  (2)安史之乱后杨玉环殒命。

  (3)李隆基日夜思念杨玉环。

夜上海论坛  (4)李隆基、杨玉环天宫相见并定下誓言。

  3 找出并赏析精彩诗句

  (1)描写杨玉环美貌的诗句:

夜上海论坛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夜上海论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夜上海论坛  (2)李隆基日夜思念的诗句: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夜上海论坛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上海论坛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夜上海论坛  4 仔细吟咏诗歌,体会容貌之美、相思之痛。

  5 理解主题

  师问:读完这首诗,你有何感想?

夜上海论坛  生甲:李隆基和杨玉环真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杨玉环红颜薄命,两人天地永隔,让人感到惋惜。

夜上海论坛  生乙:李隆基“不爱江山爱美人”,重色误国,酿出了历史的悲剧,真是悲哀。杨玉环红颜祸水,让世人警醒。

夜上海论坛  师问:都有道理。历来人们对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歌颂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一种认为是在批判讽刺李隆基重色误国。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从这两个不同立场分别来看,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

夜上海论坛  生甲: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在恨,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生乙:恨是遗憾,痛恨。是作者和百姓在恨,恨李隆基不理朝政,重色误己、误民、误国。李隆基酿成大错却不知悔过,更加让人大恨痛恨。

夜上海论坛  生丙:是后人在恨,后朝多少皇帝不以之为戒却重蹈覆辙,终成千古之恨。

  师问:总结的很深刻。说明大家对白居易的创作初衷已经全面理解了。我们来思考一下,李隆基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使他酿成大错的根源是什么?

夜上海论坛  生答:李隆基作为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却在“江山”与“美人”中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把爱情当作了生命的全部。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就找不清自己的位置,就看不到天下的黎民疾苦,这样的君主必定被百姓抛弃,被历史淘汰。

  五、总结板书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叙事诗的新乐府双碧。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琵琶行》--小人物的遭遇

  《长恨歌》--统治者的悲哀

【白居易《长恨歌》精品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白居易《草》教学设计10-27

白居易的《长恨歌》古诗原文08-04

白居易《琵琶行》教学设计11-03

高中语文《 长恨歌》教学设计12-17

白居易《长恨歌》古诗的读后感10-29

《池上》教学设计「精品」03-21

泰戈尔《纸船》精品教学设计05-20

杜甫《登高》精品教学设计04-27

《黄河的主人》精品教学设计04-27

《晚上的“太阳”》精品教学设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