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2-09-16 12:25:09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2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1

夜上海论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则成语的焉是哪儿;将是要;附是依附。皮都不存在了,毛还附在哪里呢?表示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没有了,依附在这基础上的东西也无法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2篇

夜上海论坛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夜上海论坛  春秋时,晋国有一次发生内乱,公子夷吾逃到秦国。为了取得秦国对他当国君的支持,夷吾允诺事成之后,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后来,他果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称晋惠公,但没有履行诺言割城。

夜上海论坛  不久,晋国遭到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向秦国商量求购粮食。秦国没有因他背约失信而拒绝,仍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料过了一年,秦国也闹饥荒,派人到晋国去求购粮食。晋惠公却幸灾乐祸,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大夫庆郑联系到以前的事,对晋惠公这样做法不满,气愤地说:“背弃秦国的恩惠,对秦国发生灾害感到高兴,这是不道德的;贪爱自己的东西,不肯救济别人,从而激怒邻国,这对晋国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要保不住了,怎么还能守卫国家呢。”晋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却说:“早先我们晋国不履行割让五城给秦的诺言,是根本的问题,它导致我们与他们关系的决裂。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而只答应卖粮食给秦国,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现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里呢!既然事已如此,不如干脆连粮食也不卖!”

  庆郑反对虢射的观点,继续说:“我们要是抛弃诚信而背弃邻国,一且发生祸患,还有谁来救助?失掉救助,就会灭亡。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

  虢射坚持自己的观点,说:“现在就是给秦国粮食,也不可能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反因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而加强了他们的力量。我的意见还是不卖粮食!”

  晋惠公听从了虢射的意见,而不采纳庆郑的建议,拒绝向秦国卖粮。庆郑叹息他这样做,将来一定要后悔。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第二年,秦、晋之间发生战争,晋惠公兵败,当了秦国的俘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2

夜上海论坛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关于这个成语有两个小故事。

夜上海论坛  据《左传·俱公十四年》记载,春秋时,晋惠公做国君之前,曾要求秦国支持,并答应割给黄河南岸的五城作为报酬。可是,当晋惠公在秦国帮助下做了国君之后,却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不久,晋国遇到荒年,晋惠公向秦国商请构粮,秦国也还是很乐意地满足了晋国的要求。

  后来,秦国也遇到了荒年,便派人向晋国商议,请求昀粮,晋惠公却表示不愿意。大夫庆郑劝道:“你靠秦国做了国君,还没报答;现在人家遇到天灾,你又不予援助。这样,是我们不讲信义了,国家怎能保得住?”可是另一位大夫,也是晋惠公的舅舅虢射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要讲信义,应该早讲。没有割给五城,已是大失信义,我们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已经遭到破坏,现在纵使答应,卖粮给秦国,他们也还是不会满意了。因此,不如干脆不答应。并且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夜上海论坛  汉朝刘向的《新序》又有一个故事。

夜上海论坛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出外巡游,路上遇见一个樵夫,身穿老羊皮,背着一大捆柴草。北方f通老百姓穿的皮衣,都不缝布面,穿的时候,总是毛向外、皮向里。可是这个人却相反,他把毛向里,而把皮向外。魏文侯觉得奇怪,问道:“你为什么把羊皮反穿呢?”那人说:“我这样天天背柴草,如果把毛穿向外,不是容易把毛磨坏吗?”魏文侯听了,笑道:“可是你知道,毛是附着在皮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11-19

经典成语故事11-04

成语故事范文11-18

有关成语故事11-20

动物的成语故事11-22

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1-24

推荐成语故事11-27

中华成语故事12-01

中国成语故事12-17

成语故事大全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