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蟾宫折桂的成语典故

时间:2024-06-07 19:42:21 许清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蟾宫折桂的成语典故

夜上海论坛  蟾宫折桂字面意思就是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引申为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多指金榜题名,还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以下是蟾宫折桂的成语典故,欢迎阅读。

  蟾宫折桂

  拼音:

  chán gōng zhé guì

  成语故事:

  蟾宫折桂,也有一些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夜上海论坛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夜上海论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蟾宫:月宫。折桂;折断桂花攀折月宫桂花。汉族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红楼梦》第九回:“彼时 黛玉 在窗下对镜理妆,听 宝玉 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亦作“ 蟾宫扳桂 ”。

  典故: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晋书·郤诜传》

夜上海论坛  释义: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考试得中

  近义词:金榜题名

  反义词:名落孙山

  成语例句:

  (1)不多一时至寇府,早有人报与蟾宫折桂人。

夜上海论坛  (2)庙中独占鳌头,蟾宫折桂种种吉祥图案随处可见,营造金榜题名美好意境。

夜上海论坛  (3)这一世,谁许我蟾宫折桂,鳌头诺兑。

夜上海论坛  (4)多少人几十年寒窗就等着一朝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5)公子才华绝世,想必是蟾宫折桂,轻而易举了。

  蟾宫折桂

夜上海论坛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郤诜传》。

  蟾宫折桂字面意思就是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引申为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多指金榜题名,还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该成语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寓意

  在科场得意的语境中,“折桂” 可以指高考或考研等获得通过,也可以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其实,应该把考试视为手段和过程,而非目的。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体育赛事获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享受竞技的快乐,交流竞技的收获。如果忽略过程所具有的意义,而只重视考试或比赛的结果,就有本末倒置之嫌。

【蟾宫折桂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蟾宫折桂的成语典故故事06-22

成语典故07-25

成语典故09-08

古代成语历史典故成语06-17

成语南辕北辙的典故07-04

李郭仙舟的成语典故07-20

成语历史典故07-21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08-02

成语典故大全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