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新唐书》卷六十六 表第六

时间:2021-08-14 13:09:08 新唐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唐书》卷六十六 表第六

  《新唐书》卷六十四至六十九方镇表
  高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将列卫以居内,有事则将以征伐,事已各解而去。兵者,将之事也,使得以用,而不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广,人民之衆,城池之固,器甲之利,举而予之。何虑於其始也深,而易於其後也忽,如此之异哉?岂其弊有渐,驯而致之,势有不得已而然哉?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以自世,旣则迫於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後,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可不戒哉!作方镇表。
  《新唐书》卷六十六 方镇表三
公元
  
河中
泽潞沁
成德
义武
幽州
魏博
横海
710
景云元年
  
  
  
  
  
  
  
711
二年
  
  
  
  
  
  
  
712
先天元年
  
  
  
  
  
  
  
713
开元元年
  
  
  
  
幽州置防御大使。
  
  
714
二年
  
  
  
  
置幽州节度、诸州军管内经略、镇守大使,领幽、易、平、檀、妫、燕六州,治幽州。 
置营平镇守,治太平州。
  
  
715
三年
  
  
  
  
  
  
  
716
四年
  
  
  
  
  
  
  
717
五年
  
  
  
  
营州置平卢军使。
  
  
718
六年
  
  
  
  
  
  
  
719
七年
  
  
  
  
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经略、河北支度、管内诸蕃及营田等使,兼领安东都护及营、辽、燕三州。
  
  
720
八年
  
  
  
  
幽州节度兼本军州经略大使,并节度河北诸军大使。
  
  
721
九年
  
  
  
  
  
  
  
722
十年
  
  
  
  
  
  
  
723
十一年
  
  
  
  
  
  
  
724
十二年
  
  
  
  
  
  
  
725
十三年
  
  
  
  
  
  
沧州置横海军使。
726
十四年
  
  
  
  
  
  
  
727
十五年
  
  
  
  
幽州节度大使兼河北支度营田使。
  
  
728
十六年
  
  
  
  
  
  
  
729
十七年
  
  
  
  
  
  
  
730
十八年
  
  
  
  
幽州节度增领蓟、沧二州。
  
  
731
十九年
  
  
  
  
  
  
  
732
二十年
  
  
  
  
幽州节度使兼河北采访处置使,增领卫、相、洺、贝、冀、魏、深、赵、恒、定、邢、德、博、棣、营、鄚十六州及安东都护府。
  
  
733
二十一年
  
  
  
  
  
  
  
734
二十二年
  
  
  
  
  
  
  
735
二十三年
  
  
  
  
  
  
  
736
二十四年
  
  
  
  
  
  
  
737
二十五年
  
  
  
  
  
  
  
738
二十六年
  
  
  
  
  
  
  
739
二十七年
  
  
  
  
幽州节度使增领河北海运使。
  
  
740
二十八年
  
  
  
  
平卢军节度使兼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
  
  
741
二十九年
  
  
  
  
幽州节度副使领平卢军节度副使,治顺化州。
  
  
742
天宝元年
  
  
  
  
更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增领归顺、归德二郡。
  
  
743
二年
  
  
  
  
平卢军节度使治辽西故城,副都护领保定军使。
  
  
744
三载
  
  
  
  
  
  
  
745
四载
  
  
  
  
  
  
  
746
五载
  
  
  
  
  
  
  
747
六载
  
  
  
  
  
  
  
748
七载
  
  
  
  
  
  
  
749
八载
  
  
  
  
  
  
  
750
九载
  
  
  
  
  
  
  
751
十载
  
  
  
  
  
  
  
752
十一载
  
  
  
  
  
  
  
753
十二载
  
  
  
  
  
  
  
754
十三载
  
  
  
  
  
  
  
755
十四载
  
  
  
  
  
  
  
756
至德元载
置河中防御守捉蒲关使。
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潞州。
  
  
  
  
  
757
二载
升河中防御为河中节度,兼蒲关防御使,领蒲、晋、绦、隰、慈、虢、同七州,治蒲州。
  
  
  
  
  
  
758
乾元元年
  
  
  
  
  
  
  
759
二年
河中节度兼河中尹、耀德军使。虢州隶陕华节度。
  
  
  
  
  
  
760
上元元年
  
  
  
  
  
  
  
761
二年
河中节度增领沁州,以同州隶镇国军节度。是年,复以沁州隶泽潞节度。
泽潞节度增领沁州。
  
  
沧、德、棣三州隶淄沂节度,卫、相、贝、魏、博五州隶滑卫节度。
  
  
762
宝应元年
  
泽潞节度增领郑州,又增领陈、邢、洺、赵四州。是年,以赵州隶成德军节度。
置成德军节度使,领恒、定、易、赵、深五州,治恒州。
  
范阳节度使复为幽州节度使,及平卢陷,又兼卢龙节度使。以恒、定、易、赵、深五州隶成德军节度,邢州隶泽潞节度,置平卢防御本军营田使。
  
  
763
广德元年
  
置相卫节度使,治相州。是年,增领贝、邢、洺,号洺相节度。卫州复隶泽潞,未几,复领,号相卫六州节度使。是年,增领河阳三城。 
泽潞节度增领怀、卫二州,寻以卫州还相卫节度。
成德军节度增领冀州。
  
冀州隶成德军节度,罢领顺、易、归顺三州。
置魏博等州防御使,领魏、博、贝、瀛、沧五州,治魏州。是年,升为节度使,增领德州。以瀛、沧二州隶淄青平卢节度,贝州隶洺相节度。未几,复领瀛、沧二州 。
  
764
二年
废河中节度,置河中五州都团练观察使。
  
  
  
  
  
  
765
永泰元年
  
  
  
  
  
  
  
766
大历元年
  
相卫六州节度赐号昭义军节度,後田承嗣盗取相、卫、洺、贝四州,所存者二州。
  
  
  
  
  
767
二年
  
  
  
  
  
  
  
768
三年
  
  
  
  
  
  
  
769
四年
  
泽潞节度增领颍州。
  
  
  
  
  
770
五年
  
颍、郑二州皆隶泾原节度。
  
  
  
  
  
771
六年
  
  
  
  
  
  
  
772
七年
  
  
  
  
  
魏博节度增领澶州。
  
773
八年
  
  
  
  
  
  
  
774
九年
  
  
  
  
  
  
  
775
十年
  
  
成德军节度增领沧州。
  
  
  
瀛州隶幽州卢龙节度,沧州隶义武军节度,德州隶淄青平卢节度。
776
十一年
  
  
  
  
  
魏博节度增领卫、相、洺、贝四州。
  
777
十二年
  
  
  
  
  
  
  
778
十三年
  
  
  
  
  
  
  
779
十四年
  
  
  
  
  
  
  
780
建中元年
  
昭义军节度兼领泽、潞二州,徙治潞州。
  
  
  
  
  
781
二年
  
昭义军节度罢领怀卫二州、河阳三城。
  
  
省燕州。
  
  
782
三年
  
昭义军节度增领洺州,以赵州隶深赵节度。
罢成德军节度,置恒冀都团练观察使,治恒州;深赵都团练观察使,治赵州。
置义武军。
幽州节度复领德、棣二州,後以二州复隶成德军节度。
  
  
783
四年
  
  
  
  
  
  
  
784
兴元元年
置晋慈隰节度使,治晋州。寻罢,复置河中节度使,领河中府、同绦虢陕四州。
  
废恒冀、深赵二观察,复置成德军节度使,领恒、冀、赵、深四州,治恒州。
  
  
  
  
785
贞元元年
河中节度罢领陕、虢二州。
  
成德军节度增领德、棣二州。
  
  
  
置德、棣二州都团练守捉使。
786
二年
  
  
  
  
  
  
  
787
三年
  
陈州隶陈许节度。
  
  
  
  
置横海军节度使,领沧、景二州,治沧州。
788
四年
置晋慈隰防御观察使。
  
  
  
  
  
  
789
五年
  
  
  
  
  
  
  
790
六年
  
  
  
  
  
  
  
791
七年
  
  
  
  
  
  
  
792
八年
  
  
  
  
  
  
  
793
九年
  
  
  
  
  
  
  
794
十年
  
  
  
  
  
  
  
795
十一年
  
  
  
  
  
  
  
796
十二年
  
  
  
  
  
  
  
797
十三年
  
  
  
  
  
  
  
798
十四年
  
  
  
  
  
  
  
799
十五年
罢河中节度,置河中防御观察使。
  
  
  
  
  
  
800
十六年
复置河中节度使。
  
  
  
  
  
  
801
十七年
  
  
  
  
  
  
  
802
十八年
  
  
  
  
  
  
  
803
十九年
  
  
  
  
  
  
  
804
二十年
  
  
  
  
  
  
  
805
永贞元年
  
  
  
  
  
  
  
806
元和元年
  
  
  
  
  
  
  
807
二年
  
  
  
  
  
  
  
808
三年
罢晋慈隰观察使,以三州隶河中节度。
  
  
  
  
  
  
809
四年
  
  
德、棣二州隶保信军节度。
  
  
  
置保信军节度使,领德、棣二州,治德州。
810
五年
  
  
成德军节度复领德、棣二州。
  
  
  
废保信军节度使,以德、棣二州隶成德军节度。
811
六年
  
  
  
  
  
  
  
812
七年
  
  
  
  
  
  
  
813
八年
  
  
  
  
  
  
  
814
九年
  
  
  
  
  
  
  
815
十年
  
  
  
  
  
  
  
816
十一年
  
  
  
  
  
  
  
817
十二年
  
  
  
  
  
  
  
818
十三年
  
  
以德、棣二州隶横海节度。
  
  
  
  
819
十四年
罢河中节度,置河中都防御观察使。
  
  
  
  
  
  
820
十五年
复置河中节度使。
  
  
  
  
  
  
821
长庆元年
  
  
置深冀节度,治深州,寻罢,复以深冀隶成德军节度。
 
幽州节度罢领瀛、莫二州,置瀛莫都团练观察使,治瀛州,寻升为节度使。
 
置德、棣二州观察处置使。 
省景州。
822
二年
置晋慈都团练观察使,治晋州。
  
  
  
幽州节度复领瀛、莫二州。 
废瀛莫节度使。
  
罢德、棣二州观察处置使。 
横海节度使复领景州。
823
三年
  
  
  
  
  
  
  
824
四年
  
  
  
  
  
  
  
825
宝历元年
  
  
  
  
  
  
  
826
二年
  
  
  
  
  
  
  
827
大和元年
升晋慈观察使为保义军节度。是年罢以二州隶河中节度。
  
 
  
  
  
横海节度增领齐州。
828
二年
  
  
  
  
  
  
  
829
三年
  
  
  
  
  
置相、卫、澶三州节度使,治相州,寻罢,三州复隶魏博。
罢横海节度,更置齐德节度使,治德州,寻废,复置,更号齐沧德节度使。
830
四年
  
  
  
  
  
  
省景州。
831
五年
  
  
  
  
  
  
齐德沧节度使赐号义昌军节度。
832
六年
  
  
  
  
  
  
  
833
七年
  
  
  
  
  
  
  
834
八年
  
  
  
  
  
  
  
835
九年
  
  
  
  
  
  
  
836
开成元年
  
  
  
  
  
  
  
837
二年
  
  
  
  
  
  
  
838
三年
  
  
  
  
  
  
  
839
四年
  
  
  
  
  
  
  
840
五年
  
  
  
  
  
  
  
841
会昌元年
  
  
  
  
  
  
  
842
二年
  
  
  
  
  
  
  
843
三年
  
  
  
  
  
  
  
844
四年
  
泽州隶河阳节度。
  
  
  
  
  
845
五年
  
  
  
  
  
  
  
846
六年
  
  
  
  
  
  
  
847
大中元年
  
  
  
  
  
  
  
848
二年
  
  
  
  
  
  
  
849
三年
  
  
  
  
  
  
  
850
四年
  
  
  
  
  
  
  
851
五年
  
  
  
  
  
  
  
852
六年
  
  
  
  
  
  
  
853
七年
  
  
  
  
  
  
  
854
八年
  
  
  
  
  
  
  
855
九年
  
  
  
  
  
  
  
856
十年
  
  
  
  
  
  
  
857
十一年
  
  
  
  
  
  
  
858
十二年
  
  
  
  
  
  
  
859
十三年
  
  
  
  
  
  
  
860
咸通元年
  
  
  
  
  
  
  
861
二年
  
  
  
  
  
  
  
862
三年
  
  
  
  
  
  
  
863
四年
  
  
  
  
  
  
  
864
五年
  
  
  
  
  
  
  
865
六年
  
  
  
  
  
  
  
866
七年
  
  
  
  
  
  
  
867
八年
  
  
  
  
  
  
  
868
九年
  
  
  
  
  
  
  
869
十年
  
  
  
  
  
  
  
870
十一年
  
  
  
  
  
  
  
871
十二年
  
  
  
  
  
  
  
872
十三年
  
  
  
  
  
  
  
873
十四年
  
  
  
  
  
  
  
874
乾符元年
  
  
  
  
  
  
  
875
二年
  
  
  
  
  
  
  
876
三年
  
  
  
  
  
  
  
877
四年
  
  
  
  
  
  
  
878
五年
  
  
  
  
  
  
  
879
六年
  
  
  
  
  
  
  
880
广明元年
  
  
  
  
  
  
  
881
中和元年
  
  
  
  
  
  
  
882
二年
  
节度使孟方立徙昭义军於邢州,而兼领潞州,自是五州有二昭义节度。
  
  
  
  
  
883
三年
  
  
  
  
  
  
  
884
四年
  
  
  
  
  
  
  
885
光启元年
赐河中节度号护国军节度。
  
  
  
  
  
  
886
二年
  
  
  
  
  
  
  
887
三年
  
  
  
  
  
  
  
888
文德元年
  
  
  
  
  
  
  
889
龙纪元年
  
  
  
  
  
  
  
890
大顺元年
  
  
  
  
  
  
  
891
二年
  
  
  
  
  
  
  
892
景福元年
  
  
  
  
  
  
义昌军节度复领景州。
893
二年
  
  
  
  
  
  
  
894
乾宁元年
  
  
  
  
  
  
  
895
二年
  
  
  
  
  
  
齐州隶武肃军节度。
896
三年
  
  
  
  
  
  
  
897
四年
  
  
  
  
  
  
  
898
光化元年
  
  
  
  
  
  
  
899
二年
  
  
  
  
  
  
  
900
三年
  
  
  
  
  
  
  
901
天复元年
  
二昭义军节度合为一,复领泽州。
  
  
置平、营、瀛、莫等州观察使。
  
  
902
二年
  
  
  
  
  
  
  
903
三年
  
  
  
  
  
  
  
904
天佑元年
  
  
  
  
  
赐魏博节度号天雄军节度。
  
905
二年
  
  
更成德军节度号武顺军节度。
  
  
  
  
906
三年
  
  
  
  
  
  
  
907
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