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明清时期人们爱吃奶:豪华宴席奶制品成

时间:2023-08-02 12:25:07 丽华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明清时期人们爱吃奶:豪华宴席奶制品成必备

夜上海论坛  从北魏时期开始,随着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地区开始掌握挤奶和制作奶制品的工艺,经过发酵等加工程序,把牛奶制成乳酪食用。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也多有农妇挤牛奶、煮牛奶的画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明清时期人们爱吃奶:豪华宴席奶制品成必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清时期人们爱吃奶:豪华宴席奶制品成必备

  糖蒸酥酪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北京传统奶制品小吃通过年轻人的胃,走向了他们的心,复兴势头喜人。值得旧事重提的是,这些奶制品曾经与京城传统小吃的另一大类——炒果饯结合在一起,成为豪华宴席上的必备小吃。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同治年间,京城上层社会的宴会形成了大致固定的程序。席上的第一道环节为,每张餐桌上先设四个干果盘、四个鲜果盘、四个蜜饯盘以及八个冷荤盘。依照习惯,果盘仅供观瞻,并不食用。不过,在“四蜜饯果”后,作者注云:“如红果、甘棠、温朴、杏脯之类,预备沃奶点心用者。”

夜上海论坛  文中接着讲述,开席之后,会有六道主要程序。第一道为大海碗盛的八宝果羹或蒸莲子;第二、三道依次为燕窝、鱼翅;第四、五道如果上烧烤如烧整猪、整鸭切片,就是最上等的宴席,次一等的则为蒸鸭、整尾鲜鱼。与主菜同时,还会有八盘炒菜先后呈进。最后,以四大碗汤菜、四大碗炖菜作为收尾,如果是冬天,则还要添加什锦火锅。

  诚如崇彝感叹,这样的席面实在是奢侈。然而,在流水也似的主菜之间,还要穿插着上三次点心,每次都包括一甜一咸,共为甜点心一种,奶点心两种,荤点心如蒸饺、春卷等三种。与主菜、炒菜以大盘大碗为容器不同,点心是每人一份,叫做“各吃”。关于奶点心,作者又注道:“多以厚奶皮实于小碗中,自以蜜果拌之。”

  原来,逢到大菜之间的点心环节,一开始摆在桌上的四盘蜜饯果才派上了用场。奶点心——主要是奶皮——会盛在小碗里,每位与宴者面前一碗,由各人按照自己口味,舀取喜欢的蜜饯果浇到奶食上,拌匀而食。至于用以给奶点心佐味的果饯,则是炒红果、炒海棠、温朴等,至今被视为京城传统小吃的代表。

  清末京城的豪华宴席中出现奶制品的现象,容易解释成满族人生活习惯的影响。然而,明末人张岱在其《蟹会》一文中披露,他的螃蟹宴上,当煮蟹一轮轮上桌的间隙,会“从以肥腊鸭、牛乳酪”,同样是以奶制品作为主菜之间的调剂。

  张岱所设宴席上的牛乳酪,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私家秘制”佳品:他自家养有一头牛,每天挤的鲜奶于入夜时放置在大盆中,静置一宿之后,液面上会堆簇着厚厚的“乳花”,也就是牛奶自然凝成的精华。将“乳花”入锅中熬煮,同时,按一斤乳配四杯茶汁的比例,加入兰雪茶的清汁。(《陶庵梦忆》卷四《乳酪》)至于“兰雪茶”,同样是依张岱发明的独家方法预先精制而成:先冲出浓茶水少许,投下茉莉花浸泡,待放凉之后,再浇入滚水调淡,据说,其茶色就像纸窗上初映的曙光一般,晶明透亮。(《陶庵梦忆》卷三《兰雪茶》)也就是说,食蟹当中所饮的牛乳酪,乃是蕴含着淡淡的茶香与茉莉花气,以张岱自己的话形容,这种稠乳“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

夜上海论坛  不仅如此,张岱还喜欢在自制的牛乳酪中加入“鹤觞花”蒸馏而成的天然花露,上火笼蒸,制成传统的“蒸酥酪”。北京人会把下火之后的蒸酥酪静置、冷冻,令其凝固,而张岱认为蒸酥酪最好趁热即饮。宴席上,于膏黄满口之余,忽然来上一杯茶香或花露隐约的热酪浆,大概任谁也会顿觉口清腹暖,产生再与肥蟹多鏖战一轮的气力与豪情吧。

  从这两条线索来看,牛奶制品之于古代的高档宴席,并非如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格格不入。在崇彝介绍的清末情况中,第一道果羹或蒸莲子本身就是点心式的甜品,所以这一道之后应该不会上点心。那么,三道点心便是在二、三、四、五道大菜之间现身。这显示,酸甜味的炒果脯拌奶点心,或溢着茶香花香的酪浆是作为调节口味的点缀性小吃,被穿插在易有肥腻感的荤肴之间,为整场盛宴划分出必要的段落,赋予“吃”这个简单的行为以仪式感与节奏感。

夜上海论坛  晚清时浪费无度的设宴方式虽然不可取,吃鱼翅、燕窝的做法尤其值得鄙弃。不过,主菜的上席各成独立章节,循序而行,以及把奶皮、炒红果等传统京城小吃加以灵活运用的方法,或许可以为今日改革中餐的用餐形式提供些许灵感。

  古代奶制品极简史

夜上海论坛  在古代,喝牛奶、吃奶制品并不是一个传统的饮食习惯。

夜上海论坛  农耕少不了牛,为了保护农业,官府对牛的食用多有限制是一个原因,《史记》中记载,对当时的中原人民来说,喝牛奶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夜上海论坛  榆林窟第25窟《弥勒经变之耕作图-中唐

夜上海论坛  牛奶来源匮乏是另一个原因。清朝晚期才从欧洲引进奶牛,在这之前,我国土生土长的牛多是黄牛和水牛,即便算上牦牛,无论哪一种牛的产奶量都无法和奶牛相比。

夜上海论坛  埃及一座陵墓中发现的壁画,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50年左右

夜上海论坛  从北魏时期开始,随着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地区开始掌握挤奶和制作奶制品的工艺,经过发酵等加工程序,把牛奶制成乳酪食用。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也多有农妇挤牛奶、煮牛奶的画面。

夜上海论坛  贾思邈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一道叫做“膏环”奶制品的制作方法,用牛奶和面,搓成圆环,在油里炸熟。单看描述,膏环和老北京的焦圈的倒是有那么点相似。

夜上海论坛  大抵是发现了牛奶的妙用,自此,“吃货”们研究出了多种乳制品制作方法。

夜上海论坛  唐朝诗人白居易就是乳制品的超级粉丝,多次在诗中表达“吃货”心愿,而且,get这些白居易同款并不难,在家就可以复刻。

  冬天,他想着“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也就是用雪水煮茶、调酥油煮牛奶,茶可以解酥油茶的腻,难怪会吃到“快活亦谁知”。料峭寒春时节,吃法就变成了 “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酥油野蒜酒,牛奶地黄粥,既暖胃又解馋还养生。

  到了宋朝,乳品变得盛行起来,街边开始有专门经营乳品的摊子。在北宋的首府开封,经营乳品的“王家乳酪”特别受欢迎,堪比今天的网红饮品店。

  到了年节时,如果没有乳品和糕点,还会遭到吐糟,杨万里就曾在除夕夜吐槽说“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

  当时,还流行着一种很贵气的吃法——牛奶粥,这也是苏辙的孙子苏籀喜欢的吃法,蛋白质和碳水同时补充,健康也好吃。

夜上海论坛  明清时期,因为人口快速增长,粮食压力变大,大量牧场开垦成农田,奶用牛数量大量减少,失去奶源,食用牛奶的习俗渐渐衰落。

夜上海论坛  直到民国时期,饮用牛奶被提上日程,我们的饮食中也越来越多出现牛奶的身影。

  农场改造

  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许多农场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大部分农场存在遗留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主导产业缺失等制约因素,农场发展停滞不前,需要转型升级,开发改造再利用。

  伦敦牛津郡的Soho Farmhouse度假酒店的前身,就是一处占地100亩废弃破败的农场,经过Soho House和英国本土设计事务所Michaelis Boyd的改造,改建成了一处“农场酒店”。

夜上海论坛  和其他Soho House地处闹市不同的是,Soho Farmhouse周边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只有乡野间的幽静。

夜上海论坛  805平方米的谷仓,拆掉破旧的水磨坊后,改建成酒店大厅,农场中间的旧工业建筑变成社交空间。

  改造后的农场庄园设有7间卧室,沿着农场边建设了40间独立的小木屋,配有农舍、客房、帐篷等住宿设施。室内装潢陈设自然古朴,再生木材上铺满鹅卵石作为墙壁和地板,空间更显质朴。

夜上海论坛  把390平方米的谷仓改造成影院,变成农舍的娱乐设施,影院内配有鹅绒躺椅、小餐桌和台灯、羊毛毯等。

  室外16平米的船库改建成室内泳池,与室外25米长的铺板层泳池融为一体。

  无独有偶,位于南非开普荷兰的一处农场经过改造,变成了乡村旅游圣地。

  Babylonstoren农场地处南非开普荷兰,建于1690年,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农庄之一,庄园宅邸则建于1777年。

夜上海论坛  维护农场原貌的基础上,设计团队将农场改造成一处乡村旅游圣地,白色的农舍、古老的地窖、鸡舍、鸽舍、倾斜的钟塔散布在田野之上。

  部分屋舍改建成酒店,外墙刷成白色,茅草做屋顶,室内装饰山形墙,17、18世纪的外观和21世纪的室内装潢搭配也不显突兀。把餐厅打造成方盒状的形态,玻璃阳光房不错过一天的好阳光。

  依循“农场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引入酒店的商业模式,游客可以体验种植、修建、采摘的田园生活。

  多样乳制品食用也好,世界牛奶日的设立、以及农场的改造也好,究其根本,都是希望获得一种健康的存在方式。设立世界牛奶日,普及牛奶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怎么选一瓶好牛奶,获取更全面的营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夜上海论坛  对废弃农场进行改造,改建成更符合时下经济发展、适合大众的休闲观光场所和住宿设施,得以让延续了近百年的农场更体面地发光发热。

【明清时期人们爱吃奶:豪华宴席奶制品成】相关文章:

我的“豪华房子”06-05

宴席的座位08-17

苍蝇与宴席09-23

吃奶鱼的传说10-04

偷吃奶粉06-26

那些形容酒店豪华的句子04-27

爱直至成伤经典语录11-18

古代宴席的礼仪09-13

森林,人们的家园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