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

时间:2022-04-16 08:13: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范文

夜上海论坛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范文

  《伊凡伊里奇之死》,讲的是一位旧俄时代彼得堡高等法院的法官伊凡伊里奇,人到中年,仕途得意,家庭美满,工作得心应手,人缘口碑良好,但一场不期而至的大病,让主人公的生活发生巨变,主人公生前的最后时光,肉体疼痛加精神绝望,痛苦万分,烦躁焦躁,直到死亡前一天,神父到来,在神父的安抚下,主人公才安静离世。

夜上海论坛  读完《伊凡伊里奇之死》,有几分感慨感悟。

夜上海论坛  感慨之一是,我们须时刻警惕:庸常生活对人性的侵蚀。

夜上海论坛  小说里的主人公伊凡伊里奇,法律学院毕业,进入官场,工作认真,步步提升,得到了受人尊重的职位,薪俸很高,家庭幸福,儿女双全,业余有自己的娱乐小圈子,看起来,主人公是人生赢家。

  这看似让人羡慕的生活背后,主人公的另一面:精于算计,同而不和,家庭貌合神离,私生活不检点。让我们很熟悉,主人公和我们当下生活身边的很多官僚政客,中产阶级朋友很像,钱理群先生对这类人有个定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日常生活里的多数人,沉陷于劳作,事业,家庭,期望中,庸常的生活,让我们中的大多数,忘却了人生的真正追求,也忘却了无常,变故,甚或死亡就在我们身边这个事实。光阴似箭,生命无常,一旦遇到大的`生活变故,疾病,甚至面临死亡,很多人就会陷入偏执焦虑烦躁中,抱怨上帝不公,抱怨命运苛刻。

夜上海论坛  我们淡忘了先哲说过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或者,我们压根儿就不知晓这个忠告。

  感慨之二,我们应该如何活着?是个很值得认真思索的大问题。

  生活难道只有个人的事业进步,家庭美满,期望满足吗?

夜上海论坛  对此问题,先哲早已给出了指引,比如,耶稣,佛陀,孔子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观念也值得参考:正视死亡,然后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

夜上海论坛  人生,不应只有个体自我的成长,获取个人功成名就。在死亡面前,这些个人的获取其实很渺小。很多先哲告诫我们,能够给予和付出,才是真正的成就。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开阔广博些,看看我们周边的社会,看看新闻里地球村的现状,你会惊觉,这个世界,苦难太多,可怜人太多。

  还算幸福的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下我们身边的他人。

夜上海论坛  多关心陪伴父母长辈,关心子女,家庭和睦;

夜上海论坛  对有困难的同事给予些支持;

  给我们居住社区的因病因残致贫的低收入人士一些关心;

夜上海论坛  关注进城务工的、从事着城市脏活累活儿的农民工工友们;

  和朋友们去山区农村小学,给山里的孩子们买些文具;

夜上海论坛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感慨之三,克服摆脱人生的虚无感,还需要宗教情怀。

  按海德格尔的理论,死亡是每个人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会很容易陷入生命的虚无感和无意义感中。如古诗所言,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回望历史,多少英雄豪杰,王公贵族,所谓丰功伟业,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而基督教、佛教、道教这些古老宗教信仰,先哲们给我们描绘了一些美好的去处,永生的天堂,自由的极乐世界,解脱自在的生命状态。

夜上海论坛  让尘世间的我们能够有所期盼,有所追求,能够有机会实施自我救赎,而不至于沉沦和绝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过,宗教给人以希望,能够摆脱时间的桎梏,获得生死解脱。这个美梦让人生显得有意义,有追求,是很不错的人生观指南。

夜上海论坛  几大古老宗教还有很多教义让人心胸开朗,有爱心,不计较,更有生活智慧,让信众的生活过的更安静自在,烦恼减少,喜乐增加。

  佛陀有云,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有了宗教信仰,我们会开始询问,我们能否觉悟,能否自我救赎,能否获得精神上的重生?这个学习,思考,修行的过程,会让我们不再怨恨,不再恐惧,并最终获得生死解脱的可能性。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伊氏-姓伊的名人-伊姓起名字-伊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凡卡读后感500字09-26

帕里斯之死01-19

圣人之死作文09-14

商汤和伊尹01-09

蒂凡尼的早餐读后感09-23

凡卡寒假读后感600字01-05

《凡卡》的读后感600字12-29

凡卡读后感精选15篇11-12

卡希姆之死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