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

时间:2022-09-17 08:02:06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1

夜上海论坛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夜上海论坛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夜上海论坛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夜上海论坛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夜上海论坛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夜上海论坛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夜上海论坛  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夜上海论坛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0.(2分)(1)战胜(攻破) (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每小题1分)

  11.(3分) C (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夜上海论坛  12.(4分)(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夜上海论坛  13.(3分)示例一:鲁庄公“不鄙”。(1分),理由合理得2分,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均可(

夜上海论坛  14.(2分)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2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夜上海论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夜上海论坛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夜上海论坛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夜上海论坛  楚王问其故。

夜上海论坛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公输》)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夜上海论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2、词语理解。

夜上海论坛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

  ②公问其故( )

  ③望其旗靡( )

  ④公输盘诎( )

  (2)请选出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_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②例句:以牒为械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__________

夜上海论坛  3、翻译下列句子。

夜上海论坛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夜上海论坛  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2、(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同“屈”,理屈。

  (2)①B ②B

  3、(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怕的是有埋伏。

夜上海论坛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夜上海论坛  4、示例:从《公输》一文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做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侵略的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曹刿论战》一文的结局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同时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了有利的反攻战机。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社会现实。

  (意对即可)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3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夜上海论坛  (1)小惠未徧( ) (2)彼竭我盈( )

夜上海论坛  (3)牺牲玉帛( ) (4)又何间焉(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夜上海论坛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夜上海论坛  【小题3】 文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夜上海论坛  【小题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夜上海论坛  【小题1】(4分)(1)同“遍”,遍及,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正旺盛;(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4)参与。

  【小题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枯竭了。

  【小题3】(3分)(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近臣的拥护、神灵的保佑,而不是百姓的拥护。(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不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各一分)

  【小题4】(4分)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用乡人与曹刿形成对比,突出了曹刿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远见和爱国热情;同时曹刿的答语也是全文的纲领,为下文写曹刿的远谋及庄公的鄙作铺垫。(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徧”是通假字,“牺牲”“间”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夜上海论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虽”“狱”“情”“鼓”“作”“衰”“竭”,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了解“鄙”的意思,根据文中内容,抓住文中鲁庄公的言行表现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夜上海论坛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从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人物形象的对比两方面来分析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4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夜上海论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夜上海论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名着和 名着。

夜上海论坛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神弗福也 (2)望其旗靡

  3.本文在描写战争的过程时,语言简洁,曹刿只说了两次“未可”、“可矣”,这样简洁的语言能表现曹刿的什么特点?

夜上海论坛  4.本文第③段通过曹刿的`论战回答了鲁庄公的哪两个疑问?

  5.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自信的基础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左传 史学 文学

  2.(1)赐福,保佑。(2)倒下

  3.表现曹刿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抓住战机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4.(1)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而“鼓”?(2)为什么待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5.在战争中曹刿能够仔细观察敌情,在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了解对方的特点和实力,做到知己知彼。启示围绕“面对大事应该运用智慧,灵活应对”回答即可。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5

夜上海论坛  《曹刿论战 》阅读训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夜上海论坛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夜上海论坛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夜上海论坛  (4)齐师败绩 败绩:

夜上海论坛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夜上海论坛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

  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答:(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夜上海论坛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

夜上海论坛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

  4.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20xx年泸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夜上海论坛  1.鄙陋(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2.A

  3.(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

夜上海论坛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4.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6

夜上海论坛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夜上海论坛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10.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2分)

  A.公将鼓之 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B.公将驰之 若往击之

夜上海论坛  C.彼竭我盈 则彼见吾众寡矣

  D.惧有伏焉 彼设栅自固,惧我也

夜上海论坛  11.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夜上海论坛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译文:

夜上海论坛  12.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答:

夜上海论坛  13.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2分)

  答:

夜上海论坛  10. A,2分。11. (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2分。(2)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攻打他们,(那样的话)一定能 !够打败他们了!2分。每小题错漏一处扣1分,扣到零分为止,计4分。12.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1分,及战后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7

  文章(一)

夜上海论坛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文)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易置:撤换。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译文):赵括取代廉颇(领兵)以后,将(之前的)规章纪律都变更了,还调换了军中人员的的职务。秦国大将白起听说这件事后,指挥军队出其不意,假装兵败退走,同时断绝赵军的粮食供应道路,将赵军封堵截断为两部分。(此时)赵军中士卒之心背离,(如此)四十多天后,赵军饥饿难耐,赵括调出了精锐的士卒,并亲自搏杀战斗想要突围,秦军将赵括射死。赵括大军兵败,于是几十万人都投降秦国,却被秦军全部坑杀屠戮。

夜上海论坛  1、解释画线的词。

  (1)小惠未徧( ) (2)牺牲( )玉帛

  (3)而绝( )其粮道 (4)秦悉坑( )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夜上海论坛  (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

  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

  。

夜上海论坛  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 。

  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文章(二)

夜上海论坛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夜上海论坛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夜上海论坛  (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

夜上海论坛  1、解释画线的词。

  (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夜上海论坛  (3)遂逐齐师( ) (4)宋师败绩 (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

夜上海论坛  3、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夜上海论坛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 。

夜上海论坛  (2) 。

  文章(三)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译文)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而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夜上海论坛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想要了解别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1、解释画线的词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忠之属也。(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4)吾民不寡( )

夜上海论坛  2、翻译下列句子。

夜上海论坛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夜上海论坛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参考答案:

  (一)

  1、(1)通“遍”遍及,普遍(2)指猪、牛、羊等。(3)截断(4)动词活埋

  2、(1)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到这件事中呢?(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夜上海论坛  4、纸上谈兵。只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二)

夜上海论坛  1、(1)击鼓进军(2)已经 (3)追赶、追击(4)大败

  2、(1)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下的痕迹,登上车,扶着轼眺望齐军。

夜上海论坛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

  (三)

  1、(1)目光短浅(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3)满一年(4)少

夜上海论坛  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竭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泄尽了。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夜上海论坛  3、(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8

夜上海论坛  1、[甲] 文中“齐师伐我。公将战”时,一介布衣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目的是使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形容。[乙]文结尾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是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用原文语句回答)。

夜上海论坛  2、【甲】文通过记叙,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乙】文通过议论,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两个文段文段都强调了民贵、人和的重要,请你说说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 “民贵”即“以民为本”,“人和”实际上就是“仁政”,这种仁政爱民之心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谐”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靠“人和”,“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实现了后期建设。

  3、甲文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孟子在治国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思想,请分别写出能体现他们共同思想的句子。【甲】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甲文着重刻画了曹刿的形象,突出“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 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乙文通过列举一系列战例,明确了“人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夜上海论坛  5、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夜上海论坛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夜上海论坛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9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彼竭我盈: ②惧有伏焉:

夜上海论坛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下面各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公将驰之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夜上海论坛  B.①战于长勺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①登轼而望之②学而不思则罔

  D.①吾视其辙乱②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4: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夜上海论坛  小题1:(1)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害怕

夜上海论坛  小题1: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气势,第二次击鼓就气势衰退,第三次击鼓气势就消失殆尽。

  小题1:B

  小题1:曹刿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冷静沉着。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夜上海论坛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夜上海论坛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加点字意思的'能力。B项中“于”的意思都为“在”。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曹刿”的具体描写来分析该人物形象即可。

【《曹刿论战》的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改写06-19

《曹刿论战》改写06-19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06-08

《曹刿论战》人物分析12-09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12-29

《曹刿论战》原文及译文01-22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11-15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12-24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7-29

曹刿论战之长勺之战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