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韩信分油的典故介绍

时间:2022-08-25 14:58:19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上海论坛韩信分油的典故介绍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韩信分油的典故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夜上海论坛  据说有一天,韩信骑马走在路上,看见两个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千克)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应该怎样分呢?

夜上海论坛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样倒来倒去的呢?三种容器各自装油斤数的变化过程,可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夜上海论坛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篓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从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现在却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归”。往油葫芦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归”到第三次,葫芦里就出现2斤的油量。再把满满一罐油“归”到篓里,腾出空来,把葫芦里的2斤油“归”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芦3斤油,“归”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务了。

  内容拓展: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夜上海论坛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关于韩信的成语典故

  1. 胯下之辱

夜上海论坛  第一个成语是"胯下之辱",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就是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其中的典故也是关于韩信的最为经典的故事了,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记载:"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在落魄时曾受到过胯下之辱,这个成语典故在后世里也常被用来形容大丈夫做大事不拘小节,以及忍辱负重的形象。

  2. 一饭千金

  这个成语典故也是来自于韩信的经历,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在未得志之前,境况很是困苦,甚至无法解决温饱,常常到河边去钓鱼碰碰运气,有一位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地接济他,给他饭吃,之后韩信被封为了楚王,便以黄金千两来报答了这个漂母。于是,"一饭千金"这个成语便被用来比喻厚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一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其中的"国士"指的是国中杰出的人物。这个典故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奔刘邦,一开始韩信也没有得到重用,之后得到萧何的赏识后,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问韩信有大能耐?萧何不假思索地说:国士无双。说的就是一个国家难找出两个这样的人。

  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夜上海论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比喻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其中典故说的是,当时刘邦与刘邦兵分两路,刘邦被困汉中,栈道被烧毁,很难在短时间打回关中。韩信此时出奇策假装慢慢修栈道,实则从陈仓小道悄悄杀入关中,迅速平定三秦,为后来打回中原,和项羽争天下打下了重要基础,这也成为了韩信的成名战。

  5、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比喻的是与敌人决一死战,其中的"背水"表示的便是没有退路的意思。其中的相关典故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到,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渡黄河北上攻打赵国,面对极其不利的情况下,韩信将后路斩断以激励士兵,背水一战将赵军打得落花流水。

  6、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个成语说的也是背水一战时的一种战况。"置之死地而后生"意思就是让自己没有退路,只有下定决心才能取得成功。

夜上海论坛  7、独当一面

  成语"独当一面"在如今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相关典故出自《汉书·张良传》,在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夹击项羽,刘邦对韩信还是不信任,于是就向张良寻求意见。张良回答道:"韩信是能够能独当一面的。"

  8、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说的是在面对霸王项羽时,韩信凭借着自己精密的算计竟将项羽包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比八面都还多两面埋伏,让其插翅难逃,使得项羽最后只能逃亡乌江,也是这场战役让韩信名声大噪。

  9、功高震主

  这个成语说的是在汉朝建立后,韩信曾经立下的功劳太高,竟让刘邦的地位都受到威胁,自古以来,臣自然都是不能超过君,果然,不久之后刘邦就对韩信下手了。

夜上海论坛  10、推陈出新

夜上海论坛  "推陈出新"在如今用来指的是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创造出新文化。这个成语的典故依旧是与韩信有关,当初韩信还在为刘邦管粮仓的时候,把粮仓开了两个门,新粮食进,旧粮食出,这样就可以保证粮食不会变质浪费,即推陈出新。

夜上海论坛  11、金石之交

夜上海论坛  "金石之交"指的是两人关系非常好,像金石一样坚不可破。典故出自,韩信和刘邦相交甚好,曾有一个幕僚劝他自立为王,但却直接被韩信拒绝了。为此,这个幕僚感叹到:你虽觉得和汉王的关系就像金石一样,但终有一天会被他擒获。

  1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成事败事都是同一人。相关典故也是出自韩信的经历,韩信能被刘邦登坛拜将靠的是萧何的推荐,但韩信最后被骗受擒也是因为对萧何的信任,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除了这前面的12个成语,发生在韩信身上的还有勋冠三杰,不赏之功,拔旗易帜,解衣推食,妇人之仁,战无不胜,兵仙神帅,略不出世等八个成语也是非常经典的成语之一,这边就不一一赘述。

【韩信分油的典故介绍】相关文章:

萧何追韩信典故04-17

韩信的轶事典故04-17

历史典故:萧何追韩信04-17

关于韩信的轶事典故04-24

歇后语典故之韩信点兵03-30

韩信介绍作文素材04-01

韩信破魏之战的基本介绍03-03

老骥伏枥的典故介绍04-29

成语典故介绍04-19